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瘙癢」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瘙癢

瘙癢是中醫皮膚科常見的病證,以皮膚表面發癢為主要表現。瘙癢的病因複雜,可由內外因素引起。內因包括血虛風燥、濕熱蘊蒸、蟲積肌膚等;外因包括風寒、暑濕、燥熱等。

瘙癢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皮膚表面發癢,可伴有灼熱、刺痛、皮疹等。根據病因的不同,瘙癢的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血虛風燥型瘙癢,多見於老年人,皮膚乾燥、粗糙,瘙癢劇烈,可伴有皮疹;濕熱蘊蒸型瘙癢,多見於夏季,皮膚潮紅、灼熱,瘙癢劇烈,可伴有皮疹;蟲積肌膚型瘙癢,多見於兒童,皮膚出現丘疹、水皰,瘙癢劇烈。

瘙癢的治療以清熱利濕、養血潤燥、祛風止癢為主。常用中藥有白鮮皮、地膚子、苦參、黃柏、蟬蛻、僵蠶、白蒺藜等。此外,還可配合針灸、推拿、拔罐等治療。

瘙癢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色素沉著等併發症。因此,如果出現瘙癢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逍遙散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血風攻注,五心煩熱,遍身瘙癢,或生癮疹,或發赤腫,可與人參荊芥散、人參當歸散、消風散、四物湯加荊芥煎逍遙散,甚者,可與服皂莢煎丸。血氣凝滯者,可服青木香丸疏通開導。
  • 2.《校註婦人良方》:「婦人瘙癢癮疹,五心煩熱,乃血風攻疰,用人參荊芥散、消風散、逍遙散。大抵因體虛風寒相搏,赤屬血分,白屬氣分也。經云:汗出見濕,乃生痤痱。凡人汗出不可露臥沐浴,使人身振寒熱,致生風疹也。
  • 3.《何氏虛勞心傳》:「)脅肋作痛,(肝脈布脅肋也。)肢體盡疼,(血不能榮筋也。)嗜臥少食,(子病及母,故嗜臥,肝木乘胃,故食少。)月水不調,(血熱相搏故也。)或小腹重墜,水道澀痛,或腫痛出膿,(亦有陰中癢者,皆肝火所致,以肝脈繞陰器,抵小腹也。)或遍身瘙癢,赤白遊風,或瘰癧結核等症。

葛根湯

  • 1.《皇漢醫學》:「第二,本方治惡寒作用有力,則有惡寒之證時,先決其非陰證,更否定其為大青龍湯證,然後可肯定為本方證也。第三,如本方之君藥葛根,治發疹及小瘡有特種之作用,故有此等病證之際,若見有發熱惡寒,或惡瘙癢等之表證,則亦可決定為本方證也。其他方法由此類推。

四物湯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血風攻注,五心煩熱,遍身瘙癢,或生癮疹,或發赤腫,可與人參荊芥散、人參當歸散、消風散、四物湯加荊芥煎逍遙散,甚者,可與服皂莢煎丸。血氣凝滯者,可服青木香丸疏通開導。

十全大補湯

  • 1.《馮氏錦囊秘錄》:「凡瘡一向起發,紅活光壯肥滿,忽然瘙癢者,此必穢氣所觸也,宜內服十全大補湯,外用茵陳熏法。如瘡本乾枯,又添瘙立癢者,此火甚也。如瘡原帶水,皮肉嫩薄又癢者,此經熱也。如當起發養漿,因血氣不足而肉分空虛者,其癢為虛,通用十全大補湯加減主之。然症有數端,治有異法。
  • 2.《痘疹心法》:「凡痘子瘙癢者,須於形色上詳審。如瘡一向起發紅活,光壯肥滿,忽然瘙癢者,此穢氣所觸也,宜內服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外用茵陳蒿熏法(八十一);甚破者,以白龍散敷之(七十九)。如瘡本乾枯,又添瘙癢者,火甚也;如瘡厚帶水,皮肉嫩薄又癢者,此溫熱也;擺頭搖項,手動作,昏悶者,死症也。

當歸飲子

  • 1.《外科理例》:「治血燥作癢。及風熱瘡疥瘙癢或作痛。

蛇床子散

  • 1.《外科理例》:「治風癬疥癩瘙癢。膿水淋漓。
  • 2.《外科心法》:「一婦,遍身瘙癢,秋冬則劇,脈浮數。此風邪客於皮膚而然也,名曰血風疹。飲以消風散,及搽蛇床子散,少可。更以四物湯加荊、防,數劑而愈。又一婦人患此,夏月尤甚,脈洪大,以何首烏散。一婦患赤斑,瘙癢搔破,成瘡出水,久而不愈,內服當歸飲,外搽蛇床子散,並愈。

消風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患疹,寒熱瘙癢,先用消風散治其兒;次用加味逍遙散治其母,兩月而愈。
  • 2.《外科心法》:「一小兒,癮疹瘙癢,發熱不安,以消風散治之;又一小兒亦患此,咳嗽時嘔,以葛根橘皮湯,並愈。
  • 3.《新刻圖形枕藏外科》:「此藥治一切風熱癬疥,瘙癢發熱,或頭皮腫痛,頭目昏眩,鼻流清水,噴嚏聲重,耳嗚諸疝。
  • 4.《外科理例》:「治風熱。癮疹瘙癢。及婦人血風瘙癢。或頭皮腫癢。或諸風上攻。頭目昏痃。項背拘急。鼻流清水。嚏噴聲重。耳作蟬聲。
  • 5.《保嬰撮要》:「_人參消風散_,治諸風上攻,頭目昏眩,項背拘急,肢體煩疼,肌肉顫動,耳若蟬鳴,鼻塞多嚏,皮膚頑麻,瘙癢隱疹,目澀昏困。(方見赤白遊風)
▼ 展開更多

六君子湯

  • 1.《校註婦人良方》:「_六君子湯_,治脾氣虧損,皮膚瘙癢,或癮疹不消。(三方見本卷第六論。)

六味地黃丸

  • 1.《瘍醫大全》:「王肯堂曰:腎臟風屬腎,虛風邪乘於臁脛,以致皮膚如癬,或漸延上腿,久則延及遍身,外證則瘙癢成瘡,膿水淋漓,眼目昏花,內證則口燥舌乾,腰腿倦怠,吐痰發熱,盜汗體疲,治當用六味地黃丸。(《準繩》)

加味逍遙散

  • 1.《校註婦人良方》:「_加味逍遙散_,治肝脾血虛有熱,遍身瘙癢,或口燥咽乾,發熱盜汗,食少嗜臥,小便澀滯等症。又治瘰癧流注,虛熱等瘡。

人參敗毒散

  • 1.《証治準繩‧幼科》:「_人參敗毒散_,治小兒風熱瘙癢,頑核毒瘡,或解脫衣裳,風邪所傷,惡風發熱,胸膈生痰,頭目不清。(方見後)
  • 2.《保嬰撮要》:「_人參敗毒散_,治小兒風熱瘙癢,頑核毒瘡。或解脫衣裳,風邪所傷,惡風發熱,胸膈生涎,頭目不清。(方見發癍)

如意金黃散

  • 1.《瘍醫大全》:「陳實功曰:血瘋瘡,乃風熱濕熱,血熱交感而成也。初起瘙癢無度,破流脂水,日漸沿開,形同針眼,外搽解毒雄黃散,如意金黃散俱可。如年久紫黑堅硬,氣血不行者,用磁鋒砭去惡血,再以神燈照法熏之,以解鬱毒。(《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