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寒飲」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寒飲是中醫學上的一個病證,是指由於飲食不節,過食生冷寒涼之物,損傷脾胃陽氣,導致寒邪內生,停留於中焦,影響脾胃運化功能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

寒飲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 胃脘部疼痛,喜溫喜按,得食則減,遇冷則加重;
  • 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 舌苔白膩,脈沉遲。

寒飲的治療以溫中散寒、健脾和胃為主。常用方藥有:

  • 香砂六君子湯: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生薑、大棗組成,具有溫中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理中丸:由人參、白朮、炙甘草、乾薑、附子組成,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的功效。
  • 四逆湯:由人參、乾薑、附子、炙甘草組成,具有回陽救逆、溫經散寒的功效。

寒飲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生冷寒涼之物;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寒飲是中醫學上的一個常見病證,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傷寒噦逆證,有屬熱閉邪實者,有屬寒飲精虛者,又有因蛔蟲者,宜精診甄別以措方。庸醫皆懼呃逆,故一見噦證,即為胃寒虛脫,概用治噦之劑,可謂粗矣!王宇泰用瀉心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桃仁承氣湯,龔廷賢用黃連解毒湯、白虎湯等,可謂具眼之士矣!
  • 2.《張氏醫通》:「大黃附子湯(金匱)治脅下寒飲偏痛。
  • 3.《醫通祖方》:「治脅下寒飲偏痛。

大建中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小建中湯治裡急拘攣急痛,此方治寒飲升降,心腹劇痛而嘔,故能治疝瘕,腹中痛者,又能治挾有蛔蟲也。」
  • 2.《類證治裁》:「〔寒飲〕,大建中湯,蜀椒,乾薑,人參,飴糖

小建中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小建中湯治裡急拘攣急痛,此方治寒飲升降,心腹劇痛而嘔,故能治疝瘕,腹中痛者,又能治挾有蛔蟲也。」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傷寒論》)**
  • 2.《千金翼方》:「少陰病,其人飲食入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遂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當溫之,宜四逆湯。(方見陽明門。)
  • 3.《脈經》:「少陰病,其人飲食入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當溫之,宜四逆湯。
  • 4.《傷寒六書》:「陽明病,腹滿痛,為土實,急下之。熱病目不明,熱不止者,多死。目睛不明,腎水已竭,不能照物,則已危矣,急宜下之。五者俱大承氣湯。少陰急溫有二證:內寒已盛,陽和之氣欲絕,急溫之;少陰膈上有寒飲,乾嘔,不可吐,急溫之,四逆湯。此急救之功也。
  • 5.《傷寒六書》:「少氣,或咳或悸,身痛自利,真武湯去附子,加生薑。膈上寒飲,乾嘔,吐涎沫,四逆湯。
▼ 展開更多

射干麻黃湯

  • 1.《金匱方歌括》:「尤在涇云。咳而上氣。肺有邪則氣不降而反逆也。肺中寒飲上入喉間。為呼吸之氣所激。則作聲如水雞。射干、紫菀、款冬利肺氣。麻黃、細辛、生薑發邪氣。半夏降逆氣。而以大棗安中。五味斂肺。恐劫散之藥。並傷及其正氣也。

甘草乾薑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甘草乾姜(湯)溫肺氣,唾涎(唾涎沫者必有寒飲)溲數(氣化失令)且遺尿,(膀胱不藏)口無燥渴(知非熱邪)方宜服,水冷金寒此劑司。(此方之治肺痿,乃肺中有水飲寒邪者。若火灼金傷之肺痿,與此相反,不可誤施。)陽氣溫和津自化,(陰自陽生,津由氣化,若陽氣不布,陰津亦不得上供。
  • 2.《退思集類方歌註》:「甘草乾姜(湯)溫肺氣,唾涎(唾涎沫者必有寒飲)溲數(氣化失令)且遺尿,(膀胱不藏)口無燥渴(知非熱邪)方宜服,水冷金寒此劑司。(此方之治肺痿,乃肺中有水飲寒邪者。若火灼金傷之肺痿,與此相反,不可誤施。)陽氣溫和津自化,(陰自陽生,津由氣化,若陽氣不布,陰津亦不得上供。

吳茱萸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吳茱萸湯人參棗,重用生薑溫胃好。(吳萸、生薑溫胃散寒,人參大棗緩脾益氣,亦中焦之治法。)食谷欲嘔(必食而嘔,受病在納穀之處。)吐涎沫,(胃中有寒飲)厥利煩躁皆能保。(吐利而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少陰之陽並露矣。吳茱萸為厥陰之主藥,上可溫胃寒,下可救腎陽,故能統治以上諸證。
  • 2.《辨舌指南》:「《辨正》:淡紫帶青舌,青紫無苔,多津滑潤而瘦小,為傷寒直中腎肝陰證,宜吳茱萸湯,(吳茱萸、人參、薑棗,治胃氣虛寒、中夾寒飲者效、)四逆湯溫之,《舌鑑》是也。(肝色青,腎色黑,青黑相合,而見於舌,變化紫晦者,腎肝色泛也。此舌雖無邪熱,亦必難治。)
  • 3.《辨舌指南》:「_吳茱萸湯_,治胃氣虛寒,中有寒飲者。
  • 4.《退思集類方歌註》:「吳茱萸湯人參棗,重用生薑溫胃好。(吳萸、生薑溫胃散寒,人參大棗緩脾益氣,亦中焦之治法。)食谷欲嘔(必食而嘔,受病在納穀之處。)吐涎沫,(胃中有寒飲)厥利煩躁皆能保。(吐利而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少陰之陽並露矣。吳茱萸為厥陰之主藥,上可溫胃寒,下可救腎陽,故能統治以上諸證。

小青龍湯

  • 1.《傷寒大白》:「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此重申太陽經,心下有水氣喘咳,發熱不渴,可用小青龍湯。服小青龍湯已發渴者,此寒飲已去,病欲解,不必再服小青龍湯。
  • 2.《傷寒論類方》:「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凡水停心下者,喘而不渴。服湯已,即小青龍湯也,渴者,此寒氣去欲解也,寒飲欲去。小青龍湯主之。此倒筆法,即指「服湯已」三字,非謂欲解之後,更服小青龍湯也。
  • 3.《傷寒明理論》:「麻黃味甘辛溫。為發散之主。表不解。應發散之。則以麻黃為君。桂味辛熱。甘草味甘平。甘辛為陽。佐麻黃表散之。用二者所以為臣。芍藥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溫。二者所以為佐者。寒飲傷肺。咳逆而喘。則肺氣逆。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藥五味子為佐。
  • 4.《傷寒尋源》:「此治太陽寒水之法也。雖同名青龍。卻與大青龍主治迥別。太陽表邪不解。與陽熱相搏。宜大青龍發之。太陽表邪不解。與寒飲相格。宜小青龍逐之。經云。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此為小青龍的對之證。故方中用麻黃桂枝細辛之屬。以散寒而解表。用半夏乾薑五味之屬。
  • 5.《傷寒括要》:「主表邪不解。心下有水氣。青龍象肝木之兩岐。主兩傷之疾。麻黃湯散寒。桂枝湯散風。若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為表裡兩傷。須小青龍祛表裡之邪。麻黃辛溫。為發散之君。桂枝辛熱。甘草甘平。為發散之臣。芍藥酸寒。五味酸溫。寒飲傷肺。則咳喘而肺氣逆。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 展開更多

小柴胡湯

  • 1.《傷寒論類方》:「生薑,加乾薑故去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古方治嗽,五味、乾薑必同用,一以散寒邪,一以斂正氣,從無單用五味治嗽之法。後人不知用必有害,況傷熱、勞祛。火嗆,與此處寒飲犯肺之症又大不同,乃獨用五味,收斂風火痰涎,深入肺臟,永難救療矣!

五苓散

  • 1.《醫學綱目》:「次以五苓散淡劑滲泄利水道,又以甘露散止渴,不數日而冷食寒飲皆如故。此法王啟玄言之矣,奈無人用之,何哉。太康劉倉使,大便少而頻,日七八十次,常於兩股間懸半枚瓠蘆。戴人見而笑之曰:便既頻而少,欲通而不得通也,何不大下之,此通因通用也,止宜一服藥之力。乃與藥大下二十餘行,頓止。
  • 2.《雜病心法要訣》:「胞痹宜用五苓散加附子,腸痹宜五苓散加蒼朮,以利寒飲也。五苓散方在傷寒門。

四逆散

  • 1.《張卿子傷寒論》:「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

烏梅丸

  • 1.《傷寒纘論》:「按烏梅丸。主胃氣虛而寒熱錯雜之邪積於胸中所以蛔不安。而時時上攻。故仍用寒熱錯雜之味治之。方中烏梅之酸以開胃蜀椒之辛以泄滯。連柏之苦以降氣。蓋蛔聞酸則定。見辛則伏。遇苦則下也。其他參歸以補中氣之虛寒。姜附以溫胸中之寒飲。若無飲則不嘔逆。蛔亦不上矣。

理中湯

  • 1.《周慎齋遺書》:「或寒氣,或寒飲,食留滯在胸膈之間,用理中湯和之,托住正氣,自然得吐。

茯苓四逆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四逆湯中姜附草,四肢逆冷急煎嘗。(按:方名「四逆」,必以之治厥逆。《傷寒論·厥陰篇》云:「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手足逆冷是也。」)臟寒吐利脈沉細,(上吐下利而脈沉細,口不渴,以其臟有寒故也,溫之無疑。)飲邪乾嘔亦相當。(寒飲無實物,溫之則寒散而飲去嘔止。
  • 2.《退思集類方歌註》:「四逆湯中姜附草,四肢逆冷急煎嘗。(按:方名「四逆」,必以之治厥逆。《傷寒論·厥陰篇》云:「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手足逆冷是也。」)臟寒吐利脈沉細,(上吐下利而脈沉細,口不渴,以其臟有寒故也,溫之無疑。)飲邪乾嘔亦相當。(寒飲無實物,溫之則寒散而飲去嘔止。

真武湯

  • 1.《傷寒瘟疫條辨》:「按:下利嘔逆句之下字,當是不字。若是下字,豈有上嘔下利,而用十棗湯峻劑攻之之理乎?惟大便不利,痞硬滿痛,始屬裡病;小便不利,嘔逆短氣,始屬飲病,乃可峻攻。發作有時句之作字,當是熱字,始與太陽陽邪熱飲相合,若無熱汗出,乃少陰陰邪寒飲,真武湯證也,皆當改之。此湯與大陷胸湯相仿。

乾薑附子湯

  • 1.《傷寒治例》:「_溫經_,膈上有寒及寒飲,或嘔不渴,乾薑附子湯。乾嘔吐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小陷胸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一婦人年近四旬,素患寒飲,平素喜服乾薑、桂枝等藥。時當嚴冬,因在冷屋察點屋中傢俱為時甚久,忽昏僕於地,舁諸床上,自猶能言,謂適才覺涼氣上衝遂至昏僕,今則覺呼吸十分努力氣息始通,當速用藥救我,言際忽又昏憒,氣息幾斷。

清胃散

  • 1.《成方切用》:「(東垣),治胃有積熱,上下牙痛,牽引頭腦,滿面發熱。其牙喜寒惡熱,或牙齦潰爛,或牙宣出血,或唇口頰腮腫痛。(足陽明胃脈,循鼻外,入上齒中,挾口,環唇,循頰車,上耳前,主上牙齦,喜寒飲而惡熱。手陽明大腸脈,上頸,貫頰,入下齒,挾口,主下牙齦,喜熱飲而惡寒。
  • 2.《醫方集解》:「治胃有積熱,上下牙痛,牽引頭腦,滿面發熱,其牙喜寒惡熱;或牙齦潰爛,或牙宣出血,或唇口頰腮腫痛(足陽明胃脈循鼻外,入上齒中,俠口環唇,循頰車,上耳前,主上牙齦,喜寒飲而惡熱:手陽明大腸脈上頸貫頰,入下齒,俠口,主下牙齦,喜熱飲而惡寒。

大黃附子湯

  • 1.《張氏醫通》:「大黃附子湯(金匱)治脅下寒飲偏痛。

二陳湯

  • 1.《重訂溫熱經解》:「咳嗽有五邪,五邪者,寒熱燥濕風是也。寒咳嗽者,冬令傷寒,寒邪入肺,咳而喘,麻黃湯主之。熱咳嗽者,面色赤,咳嗆氣逆,瀉白散主之。燥咳嗽者,咳吐白沫,清燥湯主之。濕咳嗽者,痰飲內聚,有寒有熱,寒飲咳者,二陳湯主之。熱食咳者,杏仁石膏防己湯主之。風咳嗽者,喉中癢咳吐黃痰,桑杏湯主之。
  • 2.《雜病廣要》:「寒嘔,中脘停寒飲食,喜辛熱物,入口即吐出,宜二陳湯加丁香十粒,或理中湯加枳實半錢。不效則溫中湯,甚則附子理中湯或丁附湯,並須冷服。蓋冷遇冷則相入,庶不吐出。(《要訣》)

瓜蒂散

  • 1.《傷寒脈證式》:「(難遽以辨其病位。故曰病也。如桂枝證。以氣上衝。脈微浮。肌熱之比言之也。今雖不標肌熱。而瓜蒂散之因心胸有寒飲。則其動不能必無肌熱也。雖然。見於頭不痛。項不強。則復非太陽桂枝證可知焉。脈微浮。微。不以其本面言之。讀如微緩之微也。言帶浮也。寸字。

旋覆花湯

  • 1.《婦人大全良方》:「又妊娠七月,手太陰脈養,不可針灸其經。手太陰內屬於肺,肺主皮毛。七月之時,兒皮毛已成。無大言,無號哭,無薄衣,無洗浴,無寒飲。

十棗湯

  • 1.《傷寒括要》:「太陽汗出。乾嘔。桂枝湯)少陰下利。乾嘔。(姜附湯)表不解。心下有水氣。身微熱。乾嘔微喘。或自利。(小青龍湯)太陽頭痛。心下痞。硬滿。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膈上有寒飲。乾嘔(四逆湯)少陰下利。厥逆無脈。乾嘔而煩。(白虎湯加豬膽汁)

桂枝人參湯

  • 1.《皇漢醫學》:「尾臺氏曰:「『協』同『挾』,《玉函》、《脈經》、《千金翼》皆作『挾』。宋本作『協』。協熱下利者,此為表證未除而數下之,故素有之裡寒挾表熱而下利不止也。主以桂枝人參湯者,以桂枝解表,朮與乾薑蠲寒飲而止下利,人參解心下之痞硬,甘草緩其急,不得一味加減,古方之簡約而其妙用有如此者。」

厚朴麻黃湯

  • 1.《本草思辨錄》:「夫厚朴非所云氣向表者歟,雖非表藥而表證亦兼有可資,如厚朴麻黃湯治咳而脈浮,以厚朴能隨麻黃輩外散寒邪,偕姜夏輩內消寒飲,方名以是冠首,固無愧爾。

都氣丸


異功散

  • 1.《保嬰金鏡錄》:「愚按:前方若口舌生瘡,吐舌飲水,發熱驚搐,啼哭煩躁,面赤,屬心經實熱,宜用此瀉之。若目拽搐搦,面青寒熱,屬肝經風熱,用六味地黃丸。若惡寒飲湯,屬脾氣虛弱,用異功散。若前症益甚,兼手足並冷,睡而露睛,屬脾胃虛寒也,用六君加木香、炮姜補之。

甘露散

  • 1.《醫學綱目》:「次以五苓散淡劑滲泄利水道,又以甘露散止渴,不數日而冷食寒飲皆如故。此法王啟玄言之矣,奈無人用之,何哉。太康劉倉使,大便少而頻,日七八十次,常於兩股間懸半枚瓠蘆。戴人見而笑之曰:便既頻而少,欲通而不得通也,何不大下之,此通因通用也,止宜一服藥之力。乃與藥大下二十餘行,頓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