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頭風」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頭風,中醫病名,又名偏頭痛、風頭痛、風眩、偏正頭痛等。是指頭部一側或兩側交替發作的劇烈疼痛,常伴有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

頭風的病因主要有外感風邪、內生痰濕、肝陽上亢、氣血虧虛等。外感風邪侵襲人體,阻遏經絡,導致氣血不通,引起頭痛。內生痰濕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引起頭痛。肝陽上亢,氣血上逆,導致頭痛。氣血虧虛,不能濡養頭部,導致頭痛。

頭風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頭痛劇烈,痛處固定,可伴有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頭痛發作時,患者常常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象弦緊。

頭風的治療以疏風散寒、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滋陰補陽等法為主。常用方藥有葛根湯、白虎湯、天麻鉤藤飲、川芎茶調散、天王補心丹等。

頭風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寒。
  2. 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激動。
  3. 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4.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5. 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頭風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如果治療不當,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因此,如果出現頭風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大承氣湯

  • 1.《祖劑》:「即大承氣湯去厚朴、枳殼,加甘草、牛蒡、當歸,治時氣五發、瘡瘍、喉閉、虐頭風等證。
  • 2.《證治摘要》:「大承氣湯,入門頭風門云。有偏痛年久。便燥目赤眩暈者。氣鬱血壅而然。宜大承氣湯下之。一男子卒偏頭痛甚。叫號驚四鄰。諸治無效。經三日予與大承氣湯三貼。下利數行。而全愈。

四物湯

  • 1.《婦科玉尺》:「_愈風四物湯_,治產後頭風。

當歸四逆湯

  • 1.《素圃醫案》:「急進大劑四逆湯加吳茱萸、半夏,連投二碗。孫醫後至,亦同前藥,但加人參,少刻寒戰索被,覆以厚棉。幸先投藥,少刻回陽,次日陽躁雖愈,而頭疼不止,至巳午時頭痛,痛即嘔噦不能食,因而廢食者連旬。余以頭風治療,用當歸四逆湯,加附子、生薑、半夏、天麻。恐頭風損目,故用歸芍以滋肝也。

甘草湯

  • 1.《濟陰綱目》:「,胎衣不下,蕓薹菜研水下;胎前產後白痢,乾薑煎湯下;赤痢,甘草煎湯下(赤痢之用,亦在荷葉乎)。耳聾,臘茶清下;頭風,薄荷煎湯下。頭風眼黑,甘草湯下;身體疼痛,黃耆末調酒下;腰腳痛,當歸酒下。生瘡,地黃煎湯下(頭風眼黑,俱宗青震之義,生瘡豈可用熱藥)。

旋覆花湯

  • 1.《女科證治準繩》:「_旋覆花湯_,許叔微云:婦人患頭風者,十居其半,每發必掉眩,如在車船上。蓋因血虛,肝有風邪襲之爾。予嘗處旋覆花湯,此方修合服之,比他藥甚效。
  • 2.《証治準繩‧女科》:「_旋覆花湯_,許叔微云:婦人患頭風者,十居其半,每發必掉眩,如在車船上。蓋因血虛,肝有風邪襲之爾。予嘗處旋覆花湯,此方修合服之,比他藥甚效。

附子湯


消風散

  • 1.《馮氏錦囊秘錄》:「雷頭風者,結核塊於頭上而痛者是也,用茶調散吐之,次用神芎丸之下,後服消風散熱。又曰:雷頭風者,痰結核塊,先有於頭上,隨遇而發,或勞役酒色,及食煿炙動風發毒之物,或紅或腫,而痛作矣。憎寒壯熱,狀如傷寒,急則治其標,針而血出,風散火滅,痛因減去。
  • 2.《仁齋直指方論》:「消風散(方見頭風門。)治眼風癢昏澀。荊芥煎湯下。
  • 3.《仁齋直指方論》:「消風散(方見頭風門。),治齒熱痛,齦腫有汁,先敷消風散,又以朴硝敷其上。
  • 4.《醫方集解》:「治正偏頭痛,年深不愈;及風濕熱上壅頭目及腦,苦痛不止(偏頭痛者,少陽相火也。丹溪曰:有痰者多,左屬風屬火,多血虛;右屬痰屬熱,多氣虛。《準繩》曰:醫書多分頭痛、頭風為二門,然一病也,淺而近者名頭痛,深而遠者為頭風,當驗其邪所從來而治之)。

普濟消毒飲

  • 1.《證治彙補》:「普濟消毒飲(方見頭風)
  • 2.《證治匯補》:「普濟消毒飲(方見頭風)

川芎茶調散

  • 1.《濟世全書》:「_川芎茶調散_,治頭風偏正頭痛及冒寒作痛者。
  • 2.《醫碥》:「(加殭蠶、菊花,名菊花茶調散,治頭風。)
  • 3.《醫學傳心錄》:「川芎茶調散,荊(芥)薄(荷)(白)芷防(風)甘(草),(細)辛羌(活)八味藥,頭風癰可安。
  • 4.《玉機微義》:「局方川芎茶調散治頭風上攻偏正頭痛
  • 5.《成方便讀》:「_川芎茶調散羌芷,荊防細薄草為使。須知食後服之宜,偏正頭風皆賴此。_
▼ 展開更多

二陳湯

  • 1.《仁齋直指方論》:「二陳湯吞白丸子(方見小兒類),治痰飲一證,眉心眉梁骨痛,狀如頭風。
  • 2.《醫方集解》:「如頭風眉稜骨痛,投以風藥不效,投以痰藥見功;又如眼赤羞明,與之涼藥不瘳,畀以痰劑獲愈;凡此之類,不一而足。有人坐處吐痰滿地,不甚稠黏,只是沫多,此氣虛不能攝涎,不可用利藥,宜六君子加益智仁一錢以攝之)。
  • 3.《金匱翼》:「《直指方》云:二陳湯加荊芥,治頭風,兼治痰壅酒壅。又云:頭風證眉稜耳角俱痛,投以風藥不效,投以痰藥收功,眼目赤腫羞明而痛,與之涼劑弗瘳,與之痰劑獲愈也。

風引湯

  • 1.《醫方集解》:「巢氏用治腳氣(按黑散,風引二湯,喻氏以為仲景聖方,而程云來《金匱直解》又云:侯氏黑散、風引湯、防己地黃湯、頭風摩膏、礬石湯,所主皆非中風歷節之證,是宋人校正附入唐人之方,遂盡刪之。

防己地黃湯

  • 1.《醫方集解》:「巢氏用治腳氣(按黑散,風引二湯,喻氏以為仲景聖方,而程云來《金匱直解》又云:侯氏黑散、風引湯、防己地黃湯、頭風摩膏、礬石湯,所主皆非中風歷節之證,是宋人校正附入唐人之方,遂盡刪之。

八珍湯

  • 1.《醫學綱目》:「〔丹〕,八珍湯,治一切痛風,腳氣頭風。

辛夷散

  • 1.《醫方考》:「頭風鼻塞者,此方主也。

通關散

  • 1.《祖劑》:「即芎辛湯加撫芎、川烏、白芷為細末,每服一錢,蔥白茶清或薄荷湯調下,治中風、傷寒發熱、惡風頭痛、目眩、鼻塞、聲重、肩背拘急、身體痠疼、肌肉瞤動、牙關緊急、久新頭風、眼暗。
  •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中風、傷寒,發熱惡風,頭痛目眩,鼻塞聲重,肩背拘急,身體痠痛,肌肉瞤動,牙關緊急,久新頭風,攻痰眼暗,並宜服之。
  • 3.《奇效良方》:「治八般頭風。

滾痰丸

  • 1.《醫碥》:「熱痰屬心,脈洪面赤,煩熱燥渴,多笑,眩暈嘈雜,頭風爛眼,或背心一點冰冷,痰多稠濁,小黃丸、黃芩利膈丸(見痞)、滾痰丸。當下者,控涎丹加盆硝等分,每服三兩丸。栝蔞仁、芩、連、青黛、山梔、二冬、竹瀝、童便可用。因暑得者,消暑丸。(見傷暑。)

三聖散

  • 1.《雜病心法要訣》:「頭風㗜鼻熱蓽茇,濕盛瓜蒂入茶茗,風盛日久三聖散,內服芎芷石膏靈。芎芷石膏菊羌藁,苦加細辛風防荊,熱加梔翹芩薄草,便秘尿紅硝黃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