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頭重」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頭重是中醫的一個常見症狀,是指頭部沉重、脹痛、難以抬頭的一種感覺。頭重的原因有很多,可以由外感風寒、內傷痰濕、氣血虧虛等因素引起。

外感風寒引起的頭重,常常伴有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內傷痰濕引起的頭重,常常伴有胸悶、腹脹、痰多、口黏等症狀。氣血虧虛引起的頭重,常常伴有面色蒼白、心悸、乏力等症狀。

頭重在中醫的治療上,以辨證論治為原則。外感風寒引起的頭重,可以用辛溫解表的中藥治療,如麻黃、桂枝、白朮等。內傷痰濕引起的頭重,可以用化痰祛濕的中藥治療,如半夏、白朮、茯苓等。氣血虧虛引起的頭重,可以用補氣養血的中藥治療,如黃芪、當歸、白芍等。

頭重在中醫的預防上,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 平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 飲食要清淡,少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3.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適當運動。
  4.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如果出現頭重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桂枝茯苓丸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桂枝茯苓丸條中云:「治經水不調,時時頭痛,腹中拘攣,或手足麻痹者,或每至經期頭重眩暈,腹中及腰腳疼痛者。…經閉上衝,頭痛,眼中生翳,赤脈縱橫,疼痛羞明,腹中拘攣者。」

逍遙散

  • 1.《世醫得效方》:「治產後血虛發熱,感冒熱潮,身疼頭重,心忪口乾。(方見前。)

胃苓湯

  • 1.《幼幼集成》:「_胃苓湯_,治中濕頭重體重,往來寒熱,和水土,調脾胃。
  • 2.《慈幼便覽》:「_胃苓湯_,治寒濕頭重體重,往來寒熱,脹滿泄瀉。並可和水土,調脾胃。

十全大補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患此久不愈,頭重胸滿,飲食少思,此稟脾胃虛弱也,先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諸症尋愈,次用八珍湯佐以五味異功散,月餘瘡口漸斂,仍用十全大補湯而痊。

五苓散

  • 1.《醫碥》:「青黛散,搐鼻取涎,神效。痰涎盛,而大小便結,利下之。但見有吐涎者,知其有痰,半夏、橘紅、旋覆等。風痰,南星、殭蠶。因停水眩暈者,詳水腫門。因濕者,頭重不起,虛人更甚,五苓散(見傷濕)、除濕湯(見中濕)。因熱者,煩渴,梔子、黃連、甘菊。實者,大黃酒炒三次,為末,茶調,每一二錢。
  • 2.《育嬰家秘》:「凡小兒喜弄冷水者、坐濕地者,名此病。其症,頭重體重,寒熱往來,並宜五苓散、平胃散為主,二方合者,乃治濕之要藥也。蓋五苓散治中濕,惡熱如瘧,小柴胡湯合服,名柴苓湯。中濕吐瀉,與平胃散相合,名胃苓湯,更加砂仁、藿香、木瓜。

白虎湯


小半夏湯


腎著湯

  • 1.《醫學入門》:「暑,脈虛,煩渴,十味香茹散,或二陳湯加黃連、山梔、川芎。濕,脈細,頭重吐逆,芎術湯、芎術除眩湯,或腎著湯加川芎。風濕,玉壺丸。

平胃散

  • 1.《醫學集成》:「頭重而腫,濕在上也,平胃散加羌、防、芎、槁、獨活、桂枝。或苡仁、苓皮、桑皮、陳皮、半夏、荊芥、藁本、杏仁、薑皮。頭痛,去苡仁加川芎、細辛。
  • 2.《育嬰家秘》:「凡小兒喜弄冷水者、坐濕地者,名此病。其症,頭重體重,寒熱往來,並宜五苓散、平胃散為主,二方合者,乃治濕之要藥也。蓋五苓散治中濕,惡熱如瘧,小柴胡湯合服,名柴苓湯。中濕吐瀉,與平胃散相合,名胃苓湯,更加砂仁、藿香、木瓜。

竹葉石膏湯

  • 1.《醫學答問》:「胃有表症,舌中或白、亦、黃不等,右關脈浮。傷寒邪入陽明經,其症為目疼頭重,鼻乾唇焦舌燥者,邪熱作火也,宜葛根竹葉石膏湯酌用;面浮腫而痛者,感風也,宜葛根湯;斑疹者,邪熱所化也,宜葛根湯加牛蒡子,甚者,犀角白虎湯或承氣湯酌用。

獨活寄生湯

  • 1.《醫宗必讀》:「外中濕者,或山嵐瘴氣,或天雨濕蒸,或遠行涉水,或久臥濕地,則濕從外中矣。其證頭重體痛,四肢倦怠,腿膝腫痛,身重浮腫,大便泄瀉,小便黃赤,宜除濕羌活湯,虛者獨活寄生湯。

溫膽湯


補中益氣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患此久不愈,頭重胸滿,飲食少思,此稟脾胃虛弱也,先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諸症尋愈,次用八珍湯佐以五味異功散,月餘瘡口漸斂,仍用十全大補湯而痊。

川芎茶調散

  • 1.《雜病源流犀燭》:「_川芎茶調散_,〔頭重〕薄荷,川芎,荊芥,羌活,白芷,甘草,防風,細辛,每末二錢,食後,茶清下。

烏頭湯

  • 1.《全生指迷方》:「若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則眴僕,此太陽厥也,烏頭湯主之。

柴胡桂枝乾薑湯

  • 1.《皇漢醫學》:「然身體血氣枯瘦,頭重如戴百斤之石,與聯珠飲,間服長靈散,頭眩日減。一日,右足股間腫起,逐逐如流注狀。余以為頭中之瘀濁下流,為腫瘍,必佳兆也。因貼膏以俟膿期,使瘍醫刺之,瘡口收後,頭眩隨止。前後歷七年而全治。

半夏湯

  • 1.《衛生易簡方》:「治冒雨中濕,眩暈嘔逆,頭重不食,用川芎、半夏湯洗七次、白朮各一錢,甘草半錢炙。水一盞,姜七片,煎服,不拘時。

五味異功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患此久不愈,頭重胸滿,飲食少思,此稟脾胃虛弱也,先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諸症尋愈,次用八珍湯佐以五味異功散,月餘瘡口漸斂,仍用十全大補湯而痊。

八珍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患此久不愈,頭重胸滿,飲食少思,此稟脾胃虛弱也,先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諸症尋愈,次用八珍湯佐以五味異功散,月餘瘡口漸斂,仍用十全大補湯而痊。

十味香薷飲

  • 1.《醫方考》:「伏暑,身體倦怠,神昏,頭重,吐利者,此方主之。
  • 2.《奇方類編》:「治一切暑熱、腹痛、霍亂、轉筋、心煩、神昏、頭重、身體困倦。
  • 3.《萬病回春》:「_十味香薷飲_,治伏暑身倦體困,神昏頭重,吐利。
  • 4.《醫方選要》:「十味香薷飲,治伏暑,身體倦怠,神昏,頭重,吐利。
  • 5.《身經通考》:「_十味香薷飲_,治伏暑,身體倦怠,神昏頭重。吐利轉筋。
▼ 展開更多

四味香薷飲

  • 1.《醫方集解》:「治一切感冒暑氣,皮膚蒸熱,頭痛頭重,自汗肢倦,或煩渴,或吐瀉(暑為陽熱,故蒸熱;暑必兼濕,故自汗;暑濕干心則煩,干肺則渴,干脾則吐利,上蒸於頭則重而痛;暑能傷氣,故倦怠)。
  • 2.《成方切用》:「治感冒暑氣,皮膚蒸熱,頭痛頭重,或煩渴,或吐瀉。
  • 3.《大方脈》:「治伏暑,煩渴發熱,頭痛惡食,服消暑丸。治冒暑伏熱,渴飲,服大順散。暑月酒食所傷,煩渴吐瀉,自汗倦怠,服縮脾飲(俱見清暑門)。治一切感冒、暑氣,皮膚蒸熱,頭重自汗,肢倦,或煩渴吐瀉,脈症實者,服四味香薷飲,隨症加減(見清暑門),若元氣虛,素犯房勞者,忌服此方。
  • 4.《大方脈》:「_四味香薷飲_,治感冒暑氣,皮膚蒸熱,頭痛頭重,自汗肢倦,或煩渴吐瀉。

羌活勝濕湯

  • 1.《成方切用》:「(局方),治濕氣在表,頭痛,頭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盡痛,微熱昏倦。(濕氣在表,外傷於濕也。濕邪著於太陽,則頭項腰脊痛。著於太陰,則肩背痛。著於陰陽之經,則一身盡痛,惟著故痛且重也。濕鬱則為熱,然濕乃陰邪,故微熱而昏倦也。東垣曰:頭痛脊強,乃太陽之經氣不行也,此湯主之。)
  • 2.《時病論》:「_羌活勝濕湯_,:治濕氣在表,頭痛頭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盡痛,微熱昏倦。
  • 3.《大方脈》:「_羌活勝濕湯_,治濕氣在表,頭痛頭重,或腰脊重痛,一身盡痛,微熱昏倦,凡膀胱經氣不通行,風濕鬱結,肩背痛者,皆隨症加味。

清涼飲

  • 1.《羊毛瘟證論》:「清涼飲三二治羊毛溫邪壯熱煩躁頭重口渴唇腫舌燥腮腫失血

生地黃湯

  • 1.《醫學正傳》:「太陽證,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羌活加生地黃湯、小柴胡加桂湯。

升陽除濕湯

  • 1.《蒼生司命》:「濕鬱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而細緩,頭重痛,治用升陽除濕湯加白芍、川芎、蒼朮、茯苓。
  • 2.《赤水玄珠》:「濕鬱者,其狀周身腫痛,或關節痛,陰雨則發,體重,頭重痛,脈沉而細,宜白芷、二朮、茯苓、川芎、香附子,或升陽除濕湯。

香薷散

  • 1.《明醫雜著》:「_十味香薷散_,治伏暑身體倦怠,神昏,頭重,吐瀉等症。
  • 2.《玉機微義》:「選方十味香薷散治伏暑身體倦怠神昏頭重吐利

牡蠣散

  • 1.《生生寶錄》:「_牡蠣散_(古),治惡露淋瀝不斷,心悶氣短,四肢痿弱,目眩頭重,五心煩熱,面黃體瘦。
  • 2.《奇效良方》:「治產後惡露淋瀝,目昏,心悶短氣,四肢乏力,面黃頭重煩熱。

控涎丹

  • 1.《辨證錄》:「人有胸背、手足、腰脊牽連疼痛不定,或來或去,至頭重不可舉,痰唾稠黏,口角流涎,臥則喉中有聲,人以為此痹症也,宜用控涎丹治之,而不知非也。夫痹雖合風寒濕三氣之邪以成,然而人之氣血不虛,則風寒濕何從而入?風寒濕之入,乃乘氣血之虛而侵之也。烏可徒治其邪而不補其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