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頭汗出」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頭汗出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症狀,主要表現為頭部出汗,汗液清稀,不分晝夜,常伴有頭痛、頭暈、耳鳴、目眩等症狀。頭汗出在中醫屬於「自汗」範疇,是由於人體陽氣不足,衛外不固所致。

頭汗出在中醫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陽氣不足:頭為諸陽之首,陽氣充足則頭腦清醒,頭不出汗。如果人體陽氣不足,則不能固守肌表,汗液就會不受控制地從頭部流出。
  2. 衛氣不固:衛氣是人體抵禦外邪的防線,如果衛氣不足,就不能抵禦外邪,外邪侵入人體後,就會導致頭汗出。
  3. 陰虛火旺:陰虛火旺是指人體陰液不足,而陽氣過盛。陰液不足,不能滋養肌膚,導致肌膚乾燥,汗液分泌增多。陽氣過盛,則會耗傷陰液,導致陰虛火旺,頭汗出。

頭汗出在中醫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補益陽氣:如果是由於陽氣不足引起的頭汗出,可以使用補益陽氣的藥物,如附子、肉桂、黃芪等。
  2. 固表止汗:如果是由於衛氣不固引起的頭汗出,可以使用固表止汗的藥物,如白朮、防風、黃芪等。
  3. 滋陰降火:如果是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頭汗出,可以使用滋陰降火的藥物,如生地、熟地、知母等。

頭汗出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症狀,如果出現頭汗出的症狀,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五苓散

  • 1.《本經疏證》:「渴欲得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衇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可與小茈胡湯」、「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
  • 2.《奇效良方》:「治陽明裡熱極甚,煩渴熱鬱,留飲不散,以治濕熱相搏,而身發黃疸,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欲水漿,身必發黃,宜茵陳湯,調五苓散利大小便。
  • 3.《魯府禁方》:「滾水渴,熱服,以利為度。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身必發黃,宜此藥調下五苓散。
  • 4.《古今醫統大全》:「疫病,頭汗出而發黃者,五苓散倍加茵陳。汗下後餘熱不解,不可復攻,惟以柴胡清之。煩躁而渴者,宜白虎湯、水漬法。
  • 5.《古今醫鑒》:「治陽明裡熱極甚,煩渴熱鬱,留飲不散,以致濕熱相搏,而身發黃疸。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身必發黃,宜茵陳湯調下五苓散,通利大小便,立效。
▼ 展開更多

防己黃耆湯

  • 1.《皇漢醫學》:「**《外臺》防己黃耆湯,治風水脈浮,為在表,其人或頭汗出,表無他病,病者但下重,從腰以上為和,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者。(《金匱要略》)**
  • 2.《退思集類方歌注》:「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亦治風水脈浮,其人頭汗出,表無他病,但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又治濕痹麻木。
  • 3.《金匱方歌括》:「(見濕病。),治風水脈浮為在表。其人或頭汗出。表無他病。病者但下重。從腰以上為和。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
  • 4.《証治準繩‧類方》:「上銼,每服五錢匕,生薑四片,棗一枚,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腹痛,加芍藥。一法,潔古用此湯調五苓散,治因濕為腫者。(又云:防己黃耆湯,治風水脈浮為在表,其人或頭汗出,表無他證,病者但下重,從腰以上為和,腰以下常腫,及身重難以屈伸。)
  • 5.《退思集類方歌註》:「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亦治風水脈浮,其人頭汗出,表無他病,但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又治濕痹麻木。

梔子豉湯

  • 1.《皇漢醫學》:「**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傷寒論》)**
  • 2.《傷寒尋源》:「此非吐法之主方也。因誤汗吐下後。正氣已傷。邪留上焦。擾動陽氣。因生煩熱。無論虛煩實煩。皆宜此方取吐。虛煩者。若經中所指虛煩不得眠。反覆顛倒。心中懊憹。胃中空虛。客氣動膈。按之心下濡。舌上胎飢不能食。不結胸。但頭汗出。皆虛煩之候也。實煩者。若經中所指胸中窒。
  • 3.《祖劑》:「治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及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傷寒五六日大下之,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又治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不能食,但頭汗出者
  • 4.《尚論篇》:「(29)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原文
  • 5.《傷寒論讀》:「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 展開更多

小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按手足濈然而汗出者,謂自腹背以至於手足之末,濈然而汗出也。蓋承上文『汗出』二字言之,若身無汗,手足有汗,則當於『手足』之上,有一『但』字,所謂但頭汗出,身無汗者。可見成無己以為但手足汗出,誤也。」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漫游雜記》曰:「一老人,過經十餘日不解,手足冷,心下滿,口不能食,舌上焦黃,晝間微煩,頭汗出,脈細沉無力。余診之,與調胃承氣湯,得燥屎八九枚,脈變洪遲,乃與竹葉石膏湯,數十日而解。」

茵陳蒿湯

  • 1.《皇漢醫學》:「**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而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傷寒論》)**
  • 2.《聖濟總錄》:「治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得發黃也,但頭汗出,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下之宜茵陳蒿湯,又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皮,小便不利,腹微滿者。宜茵陳蒿湯方。
  • 3.《醫方考》:「傷寒,頭汗出,渴飲水漿,小便不利者,身必發黃,此方主之。
  • 4.《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陽明病,但頭汗出,腹滿口渴,二便不利,濕熱發黃,脈沉實者。(經曰: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則不發黃。若但頭汗,身無汗,小便不利,渴引水漿,此為瘀熱在裡,必發黃。黃者,脾胃之色也。熱甚者,身如橘色,汗如柏汁。頭為諸陽之會,熱蒸於頭,故但頭汗,而身無汗。
  • 5.《長沙方歌括》:「治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方主之。又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此方主之。
▼ 展開更多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 1.《皇漢醫學》:「一丈夫患疫,四肢惰痛,身熱惡風,乾嘔不能食,頭汗出,腹攣急,按之即痛。先生與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經五六日,不大便,小便日夜僅一行三四合許,譫語煩悶,喘咳潮熱,心下硬滿,舌上有黑苔,於是與大柴胡加芒硝湯,遂得全治。

桂枝湯

  • 1.《千金翼方》:「濕家之為病,其人但頭汗出,而背強欲得被覆。若下之早,即嘁,或胸滿,小便利,舌

小柴胡湯

  • 1.《幼幼新書》:「《活人書》仲景小柴胡湯,方見傷寒頭汗出門中。
  • 2.《推拿抉微》:「陰血既虛,則營內者無所主宰,而外部化生依歸營血之氣,即無所收容。故當夢寐之時,虛火干犯陽分,發而為盜汗也。宜用六味地黃湯加牡蠣、龍骨、寸冬、五味以治之,重者須當歸六黃湯治之。然但頭汗出,身不得汗者,乃陽氣內郁,冒於上而為汗,宜以小柴胡湯解之。
  • 3.《女科切要》:「婦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仲景以小柴胡湯和之,家秘倍加柴芩,重加歸芍,其功最專,再加丹皮、地骨皮,則身熱易退。
  • 4.《幼幼新書》:「錢乙附方論小兒壯熱昏睡、傷風、風熱、瘡疹、傷食皆相似。未能辨認間,服升麻葛根湯、惺惺散、(方並見本卷傷寒門。)小柴胡湯(方見傷寒頭汗出門中。)甚驗。蓋此數藥通治之,不致誤也。惟傷食則大便酸臭,不消化,畏食,或吐食,宜以藥下之。
  • 5.《幼幼新書》:「《活人書》,仲景小柴胡湯,方見傷寒頭汗出門中。
▼ 展開更多

柴胡桂枝湯

  • 1.《醫方集宜》:「治少陽病發熱惡寒頭汗出
  • 2.《張卿子傷寒論》:「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 3.《傷寒六書》:「少陽病,頭汗出,微惡寒,柴胡桂枝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茵陳五苓散

  • 1.《傷寒六書》:「發黃,頭汗出,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茵陳蒿湯、茵陳五苓散。
  • 2.《傷寒六書》:「陽明汗多而渴,戒五苓,宜竹葉石膏湯。先嘔後渴,此為欲解,當與水解。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赤茯苓湯。小便不利而渴,五苓散。發黃頭汗出,小水不利而渴者,茵陳五苓散。中暑脈虛,身熱而渴者,白虎湯為要也。
  • 3.《古今醫統大全》:「【利】一身盡痛發熱,身如重黃,頭汗出,背強,小便不利,此中濕也,茵陳五苓散。
  • 4.《醫宗必讀》:「在半表半裡,膽有熱也,小柴胡湯。頭汗者,熱不得越,陽氣上騰,譫語,承氣湯。心下滿,頭汗出,水結胸也,小半夏茯苓湯。頭汗出,齊頸而還,發黃也,茵陳五苓散。頭汗出,小便難者死。手足汗,大便燥,譫語,大承氣湯。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水穀不分,手足汗者,理中湯。
  • 5.《醫宗必讀》:「一身盡痛,發熱發黃,頭汗出,背強,小便不利,濕也,茵陳五苓散。一身盡痛,發熱面黃,熱結痰血也,抵當湯。
▼ 展開更多

豬苓湯

  • 1.《張卿子傷寒論》:「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十全大補湯

  • 1.《醫方簡義》:「經水適來。七八日脈遲身涼。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者。顯無表症。全露熱入血室之候。自當急刺期門。使知針力勝於藥力也。第四條。陽明病下血譫語。但頭汗出。亦為熱入血室。亦刺期門。必汗出而愈。第五條。明其一症。而有別因為告。故未詳辨耳。如痰涎上潮。昏冒不知。

大承氣湯

  • 1.《聖濟總錄》:「治傷寒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寫之,濈然汗出則愈,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方

大柴胡湯

  • 1.《醫方集宜》:「方見寒門 治發熱頭汗出咽乾便閉

甘草湯

  • 1.《傷寒括要》:「一身盡痛。日晡發熱。風濕也。(麻黃杏仁苡仁甘草湯)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濕。(理中湯合胃苓湯)關節痛而煩。脈沉細。當利小便。(甘草附子湯)

十棗湯

  • 1.《得心集醫案》:「按:《傷寒論》云:蓄血症,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大便黑色,桃仁承氣湯主之。水氣症,頭汗出,大便如常,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十棗湯亦主之。燥糞症,腹滿痛,大小便俱不通利,承氣湯主之。男澍謹識。

大陷胸湯

  • 1.《傷寒治例》:「_下_,結胸有水氣,但頭汗出,大陷胸湯。
  • 2.《傷寒論(宋本)》:「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 3.《外臺秘要》:「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大陷胸湯方。
  • 4.《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惱,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躋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 5.《退思集類方歌註》:「治傷寒發熱,不發汗而反下之,表熱乘虛入於胸中,與不得為汗之水氣結而不散,令心下至少腹石硬而痛不可近者,名大結胸證。其人身無大熱,但頭汗出,或潮熱燥渴,脈沉而緊。
▼ 展開更多

柴胡桂枝乾薑湯

  • 1.《傷寒恆論》:「**十一、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腹)〔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原文147
  • 2.《傷寒論(宋本)》:「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脇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 3.《皇漢醫學》:「渴而不嘔者,由胃內有虛熱,非水毒上攻於口腔也(方中有瓜蔞根,無半夏、生薑也)。但頭汗出多者,水毒於頭部而使脫汗也(方中含桂枝甘草湯,所以能沉降上衝。含牡蠣,所以能收澀脫汗也)。
  • 4.《皇漢醫學》:「一女子素有癇證,一時患疫,諸醫療之,無效。迎先生乞診治,其腹有動,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大便燥結,時時上衝,昏不識人,日夜二三發,乃與柴胡薑桂湯及紫圓攻之,不一月,諸證悉除。

半夏茯苓湯

  • 1.《傷寒六書》:「心結胸,心忪滿,無大熱,頭汗出,半夏茯苓湯。

梔子柏皮湯

  • 1.《醫學心悟》:「傷寒發熱,頭汗出,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鬱熱在裡,必發黃。宜此湯主之。

柴胡加芒硝湯

  • 1.《退思集類方歌註》:「脈浮數能食曰「純陽結」,脈沉細不能食曰「純陰結」。此陽微結與陰結相似,但頭汗出為有表證,具如下文。)頭汗肢寒(陽微結者,熱雖結而不甚也。陽氣不能四達而從上冒,故手足冷而頭汗出。)胸滿同,(惟胸滿與柴胡證同)頭汗知非少陰病,(此要訣也。三陰脈不至頭,其汗在身。
  • 2.《退思集類方歌注》:「脈浮數能食曰「純陽結」,脈沉細不能食曰「純陰結」。此陽微結與陰結相似,但頭汗出為有表證,具如下文。)頭汗肢寒(陽微結者,熱雖結而不甚也。陽氣不能四達而從上冒,故手足冷而頭汗出。)胸滿同,(惟胸滿與柴胡證同)頭汗知非少陰病,(此要訣也。三陰脈不至頭,其汗在身。

小半夏加茯苓湯

  • 1.《幼幼新書》:「《活人書》小半夏加茯苓湯,方見傷寒頭汗出門中。
  • 2.《重訂通俗傷寒論》:「水氣症頭汗出者,小半夏加茯苓湯。至於虛人自汗盜汗等症,則歸脾、補中、八珍、十全、按法而用,委曲尋繹,各盡其妙,而後即安;所謂汗之必中其經,必得其藥,知發而知斂者,此也。」
  • 3.《醫學心悟》:「水氣症,頭汗出者,小半夏加茯苓湯。至於虛人自汗、盜汗等症,則歸脾、補中、八珍、十全,按法而用,委曲尋繹,各盡其妙,而後即安,所謂汗之必中其經,必得其藥,知發而知斂者此也。嗟嗟!百病起於風寒,風寒必先客表,汗得其法,何病不除!汗法一差,夭枉隨之矣。
  • 4.《皇漢醫學》:「《仁齋直指方》曰:「小半夏加茯苓湯,治水結胸證,心下忪滿,無大熱,頭汗出。」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 1.《退思集類方歌註》:「治傷寒瘀熱在裡,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身發黃者。
  • 2.《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傷寒瘀熱在裡,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身發黃者。

大陷胸丸

  • 1.《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桂枝甘草湯

  • 1.《皇漢醫學》:「渴而不嘔者,由胃內有虛熱,非水毒上攻於口腔也(方中有瓜蔞根,無半夏、生薑也)。但頭汗出多者,水毒於頭部而使脫汗也(方中含桂枝甘草湯,所以能沉降上衝。含牡蠣,所以能收澀脫汗也)。

桃仁承氣湯

  • 1.《傷寒六書》:「病五六日,但頭汗出,身無汗,際頸而還,小便自利,渴飲水漿,此瘀血證也,宜犀角地黃湯、桃仁承氣湯。看上下虛實,用犀角地黃湯治上,桃仁承氣湯治中,抵當湯、丸治下也。
  • 2.《齊氏醫案》:「衄亦有陰虛火衰者,其血必點滴不成流,須用壯火之劑,不可概用犀角。有傷寒病五六日,但頭汗出,身無汗,際頸而還,小便自利,渴飲水漿,此瘀血證也,宜犀角地黃湯、桃仁承氣湯,看上下虛實,用犀角地黃湯治上,桃仁承氣湯治中,代抵當湯治下,斟酌用之可也。

參附湯

  • 1.《重訂時行伏陰芻言》:「(四)伏陰病嘔利後頭汗出微喘呃聲連連者急與參附湯調之
  • 2.《醫寄伏陰論》:「伏陰病嘔利後,頭汗出,微喘,呃聲連連者,急與參附湯調刀豆粉。(四)

當歸六黃湯

  • 1.《婦科心法要訣》:「虛熱上蒸頭汗出,治用當歸六黃湯①,黃芩連蘗炒黑用,歸耆生熟二地黃。自汗黃耆湯②牡蠣,耆朮苓甘麥地防。大汗不止陽外脫,大劑參附可回陽。

梔子湯

  • 1.《經方例釋》:「《脈經·卷七》云:若不結胸,但頭汗出,其餘無有齊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屬柴胡梔子湯。案:屬柴胡梔子湯六字,《傷寒》、《玉函》及《脈經》,何刻宋板本,吳刻正脈本、元泰定本,居敬堂本並無,惟袁校本有之。觀湯名二味,極與症協。袁校必有所據,全方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