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牙疼」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牙疼是中醫的常見病症,多由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侵襲牙齒,或由內生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牙齒疼痛。

牙疼在中醫的病名有牙痛、牙疳、牙風、牙宣、牙瘧、牙關緊閉、牙關急閉、牙關脫關等。

牙疼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牙齦紅腫、疼痛、牙齒鬆動、牙齒脫落等。

牙疼的中醫治療方法主要有:

  • 內服中藥:常用中藥有牛黃、冰片、川芎、白芷、細辛、蒼耳子、防風、薄荷、菊花、甘草等。
  • 外用中藥:常用中藥有牙痛散、牙痛膏、牙痛油等。
  • 針灸治療:常用穴位有合谷、太衝、風池、太陽、四白、地倉、上迎香等。
  • 拔罐治療:常用拔罐穴位有合谷、太衝、風池、太陽、四白、地倉、上迎香等。
  • 推拿按摩治療:常用手法有按揉、點按、拔罐、刮痧等。

牙疼是中醫的常見病症,多數患者通過中醫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療效。但如果牙疼比較嚴重,或者反覆發作,患者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黃耆建中湯

  • 1.《周慎齋遺書》:「小水行瀉止,復發牙疼,三日不愈,用黃耆建中湯加附子,一服愈。

四物湯

  • 1.《醫說》:「四物湯婦人之寶也。落陽李敏求赴官東吳,其妻病牙疼,每發呻吟宛轉,至不能堪忍,令婢輩以叉股按置牙間,少頃銀色輒變黑,毒氣所攻,痛楚可知也。沿路累易醫,殊無效。嘉禾僧惠海為制一湯服之,半年所苦良以後,因食熱面,又作坐間煮湯以進一服而愈。其神速若此。

平胃散

  • 1.《醫辨》:「_牙疼_,以平胃散入梅花片腦少許,研勻擦之,立效。
  • 2.《重訂靈蘭要覽》:「牙疼以平胃散入梅花片腦少許,研勻擦之立效。(有胃熱腎虛之因,分辨明晰,庶免遺誤。平胃加片腦,僅散濕熱而已。)

葛根湯

  • 1.《經驗良方全集》:「走馬牙疳,牙齦紅腫,漸變紫黑,臭穢,胃熱也。牙癰,牙邊腫痛,灌膿也。牙宣,牙根盡腫,宣露於外也。吹以柳華散,兼服清胃散。牙疼,療牙止痛散,兼服葛根湯。

甘草湯


越鞠丸

  • 1.《外科大成》:「_越鞠丸_,治牙疼齒痛。口舌生瘡。或胸膈痞滿。嘔吐吞酸。或腹脹腿痠等症。由六郁所致者多。故用之悉效。

補中益氣湯

  • 1.《大方脈》:「治中氣素虛,自汗氣乏,頭暈牙疼者,服補中益氣湯(見理氣門)。
  • 2.《外科備要》:「中氣素虛,頭疼自汗、氣乏牙疼者,服補中益氣湯(生)。

槐花散

  • 1.《痘治理辨》:「痘後解利須觀虛實,(解利是治有餘毒者。無毒者,但當隨宜安養之。)熱者必大便難,咽乾而渴,面赤而煩,小便或赤,有熱症者方可解利。餘熱溫壯,齒齦宣腫,牙疼不能嚼物,面赤而黃,或煩,甘露飲子、槐花散。肝藏餘毒不解,叫怒不能睡臥者,調肝散。恐瘡入目,淨心散。

清胃散

  • 1.《証治準繩‧類方》:「_清胃散_,治因服補胃熱藥,致上下牙疼痛不可忍,牽引頭腦,滿面發熱大痛。陽明之別絡入腦,喜寒惡熱,乃手陽明經中熱盛而作,其齒喜冷惡熱。
  • 2.《怪證奇方》:「清胃散,治胃熱,上、下牙疼不可忍,牽引頭腦,發熱腫痛。生地黃,黃連,當歸身一錢,牡丹皮一錢五分,並酒洗升麻二錢,水煎服,效如神。
  • 3.《蒼生司命》:「_清胃散_,治上下頭牙疼痛,牽引頭腦,而面發熱。
  • 4.《醫方集宜》:「治胃熱牙疼
  • 5.《惠直堂經驗方》:「治胃火盛牙疼。
▼ 展開更多

二陳湯

  • 1.《傷寒大白》:「若噁心嘔吐,六脈滑大不數,發熱而口反不渴,此痰飲食積嘔吐之症也,平胃保和散、二陳導痰湯加乾葛、竹茹治之。若口臭牙疼,二便赤澀,此積熱痰火嘔吐也,升麻清胃湯、二陳湯、竹茹湯、加川連、白豆蔻。若脅肋刺痛嘔吐酸水,此肝木火沖之嘔,小柴胡加梔、連、竹茹。

玉女煎

  • 1.《景岳全書》:「_玉女煎_,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如神、如神。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 2.《醫學妙諦》:「_溫邪上蒸牙疼_(痛連頭顛,用玉女煎法)
  • 3.《退思集類方歌註》:「(張介賓《新方八陣》),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若大便溏者非宜。
  • 4.《成方便讀》:「玉女煎,石膏,熟地(各五錢),麥冬(二錢),知母,牛膝(各一錢半),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口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夫人之真陰充足,水火均平,決不致有火盛之病。若肺腎真陰不足,不能濡潤於胃,胃汁乾枯,一受火邪,則燎原之勢而為似白虎之證矣。
  • 5.《銀海指南》:「_玉女煎_(景岳),治水虧火勝,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等症,其效如神。若大便溏泄者,大非所宜。
▼ 展開更多

加味逍遙散

  • 1.《赤水玄珠》:「一婦因怒,牙疼,寒熱,此肝火侮脾土,用小柴胡加芎、歸、苓、朮、山梔而疼痛止,用加味逍遙散而寒熱退。

失笑散

  • 1.《瘍醫大全》:「_失笑散_(江仍度),治牙疼如神。
  • 2.《楊氏家藏方》:「治牙疼,不問久新。
  • 3.《醫學入門》:「外治必兼辛溫藥,牙痛本因濕熱,標被風冷所郁,故內服辛涼以治其本,外宜辛溫以治其標,通用擦牙方、謝傳失笑散、腎虛胃熱方、風蟲牙疼方、延平方、劫痛方、烏須固齒方、消齒壅法、取牙不犯手方。

金沸草散

  • 1.《成方切用》:「(活人),治肺經傷風,頭目昏痛,咳嗽多痰。(風盛則氣壅,氣壅則痰升,故頭目錯痛而咳嗽。直指方云:咳嗽,感風者鼻塞聲重。傷冷者悽清怯寒,挾熱為焦煩,受濕為纏滯。瘀血則膈間腥悶,停水則心下怔松。三因方云:一婦牙疼,治療不效,口頰皆腫,以金沸草散大劑煎湯,熏漱而愈。)
  • 2.《証治準繩‧類方》:「金沸草散,世醫用此發散傷寒傷風,及加杏仁、五味子治咳嗽皆效,獨未知用之舌腫牙疼。辛未年有人患舌腫滿塞,粥藥不入,其勢危甚,煎此一劑,乘熱以紙籠氣熏之,遂愈。(方見咳嗽。)

地龍散

  • 1.《御藥院方》:「上為細末,如左牙疼,用藥一字,新綿裹,納左耳中;右邊牙疼,納右耳中,其疼必止。
  • 2.《山居四要》:「地龍散治牙疼。地龍去土,玄胡索、蓽撥,已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一字,用綿紙裹,隨左右耳內塞之,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