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潮熱」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潮熱是中醫的一個病症,主要表現為患者自覺發熱,但體溫正常,常在下午或傍晚加重,入睡後可緩解。潮熱多見於婦女,常伴有月經不調、白帶增多等症狀。

潮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腎陰虛:腎陰虛是指腎臟陰液不足,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潮熱盜汗等症狀。
  • 肝鬱化火:肝鬱化火是指肝氣鬱結,久而化火,主要表現為胸脅脹痛、口苦咽乾、急躁易怒、潮熱盜汗等症狀。
  • 脾胃虛弱:脾胃虛弱是指脾胃功能不足,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腹脹便溏、乏力倦怠、潮熱盜汗等症狀。

潮熱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 滋陰降火:滋陰降火是治療潮熱的主要方法,常用中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女貞子丸等。
  • 疏肝解郁:疏肝解郁是治療肝鬱化火型潮熱的主要方法,常用中藥有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
  • 健脾益胃:健脾益胃是治療脾胃虛弱型潮熱的主要方法,常用中藥有香砂六君子丸、參苓白朮散等。

潮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注意飲食調理,多吃滋陰降火、健脾益胃的食物,如黑豆、黑米、蓮子、百合等。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保持良好的睡眠。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白虎湯

  • 1.《類證治裁》:「三焦火盛,狂躁吐衄,黃連解毒湯。陽明潮熱,白虎湯。下焦火,溺血淋閉,立效散。一切血分火熱丹毒,四順清涼飲。治虛火,飲食勞倦,內生虛熱,此傷脾陽也,補中益氣湯。思慮房勞,血虛火亢,此傷腎陰也,六味地黃湯。腎陰虛極,火升躁渴,舌刺脈洪,此虛陽無附也。
  • 2.《傷寒大白》:「_白虎湯_,見潮熱。
  • 3.《傷寒大白》:「_白虎湯_,見潮熱。
  • 4.《傷寒大白》:「_白虎湯_,見潮熱。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小柴胡湯治瘰癧、乳癰、便毒、下疳及肝經之一切瘡瘍,發熱潮熱,或飲食少思。
  • 2.《皇漢醫學》:「**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傷寒論》)**
  • 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傷寒、溫熱病,身熱惡風,頸項強急,胸滿脅痛,嘔噦煩渴,寒熱往來,身面皆黃,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過經未解,或潮熱不除;及瘥後勞復,發熱疼痛;婦人傷風,頭痛煩熱;經血適斷,寒熱如瘧,發作有時;及產後傷風,頭痛煩熱,並宜服之。
  • 4.《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論傷寒潮熱,傷寒五、七日至十日以上,早晨稍惺惺,至申、酉前後發熱不惡寒,微有汗,大便不通三、二日,或譫語而渴者,與小柴胡湯三、五服,重者五、七服,以大便微利,熱須退。有渴者,可與五苓散。猶有煩躁及熱未退者,宜加七寶洗心散,或與秦艽鱉甲散調理也。
  • 5.《成方切用》:「表證誤下,邪熱乘虛入胃,以致下痢。而滿嘔潮熱之證猶在,故仍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外,隨後以加芒硝湯以蕩胃熱,亦與大柴胡兩解同意。
▼ 展開更多

柴胡桂枝湯

  • 1.《皇漢醫學》:「《傷寒緒論》曰:「傷寒,若脈浮緊而潮熱盜汗,則柴胡桂枝湯。」
  • 2.《玉機微義》:「柴胡桂枝湯治傷寒發熱潮熱脈弦自汗或渴或利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傷寒經過十餘日頃,為現陽明裡實證之時期,故云熱結在裡也。然若純屬陽明證時,當發惡熱或潮熱,而無往來寒熱也。今以往來寒熱,更加以「復」字者,欲示本條之病證非純陽明證,是少陽、陽明之合病。及大柴胡湯是治少陽證之末期兼治陽明證初期之劑也。
  • 2.《皇漢醫學》:「又潮熱,脅下汗出者,為膽實,宜大柴胡湯。手足心汗出者,為胃實,宜大承氣湯。
  • 3.《醫方集宜》:「一、陽明經病潮熱大便秘小便赤譫語鼻乾宜用大柴胡湯 大承氣湯
  • 4.《傷寒六書》:「短氣潮熱,腹滿而喘,此為外欲解而里欲實,大柴胡湯,小承氣湯。
  • 5.《張卿子傷寒論》:「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 展開更多

小承氣湯

  • 1.《皇漢醫學》:「**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傷寒論》)**
  • 2.《皇漢醫學》:「《方機》本方主治曰:「腹滿而大便不通者;汗多而大便硬,譫語者;發潮熱,大便初頭硬,後必溏者;微煩,小便數,大便硬者;下利譫語者;大便不通,噦而譫語者。」
  • 3.《醫方集宜》:「陽明病汗出,不惡寒,潮熱腹滿而喘,宜用 小承氣湯;水氣作喘,形腫而嗽,宜用 小青龍湯;陰症發厥,脈沉而喘,宜用 五味子湯。
  • 4.《聖濟總錄》:「治陽明病潮熱,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攻之必腹脹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方。
  • 5.《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傷寒陽明腑證,譫言,便硬,潮熱,上中二焦痞滿不通。
▼ 展開更多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傷寒論》)**
  • 2.《外台秘要》:「仲景傷寒論:療吐下之後,不大便,五六日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但發熱譫(譫疾而寤寐自語也)語者,屬大承氣湯方。
  • 3.《皇漢醫學》:「潮熱、譫語。
  • 4.《醫方集宜》:「一、陽明經病潮熱大便秘小便赤譫語鼻乾宜用大柴胡湯 大承氣湯
  • 5.《醫方集宜》:「治陽明裡熱譫語,大便不通,潮熱不惡寒,煩渴不識人。
▼ 展開更多

麻黃湯

  • 1.《世醫得效方》:「發散四時傷寒,潮熱,頭痛,時疫。
  • 2.《類證活人書》:「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也(正方三十一)。陽明病,汗出不惡寒,腹滿而喘,有潮熱者宜下,屬承氣湯(正四十二)然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發汗則愈,宜麻黃湯。(正方二十)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 3.《傷寒纘論》:「陽明。大意在經腑之別。而在經者當屬表證。雖有中風能食傷寒。不能食之分。然邪既犯中焦。則又不必辨其風寒營衛。但須以太陽證未盡。自汗脈緩者可用桂枝湯無汗脈浮者。可用麻黃湯少陽證漸見潮熱脈弦浮大而短。氣腹滿者可用大小柴胡。分提表裡之邪必頭項強𠘧元脈長而大者。

桂枝湯

  • 1.《外台秘要》:「又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體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為大便已堅,宜承氣湯主之,若汗多而微發熱惡寒為外未解,宜桂枝湯,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大便,可少與承氣湯,微和其胃氣,勿令致大下。
  • 2.《傷寒論類方》:「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有時復熱。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日晡發熱,則為陽明之潮熱而非瘧矣。脈實者,宜下之。脈虛浮者,宜發汗。一症而治法迥別,全以脈為憑。此亦從脈而不從症之法。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十全大補湯

  • 1.《仁齋直指方論》:「十全大補湯,治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
  •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脊,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萎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氣不如舊,憂愁思慮傷動血氣,喘嗽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並皆治之。此藥性溫不熱,平補有效,養氣育神,醒脾止渴,順正辟邪,溫暖脾腎,其效不可具述。
  • 3.《証治準繩‧幼科》:「薛氏方,十全大補湯,治諸虛不足,自汗不食,時發潮熱等證。
  • 4.《女科精要》:「甚有子富腫大,二日方入,損落一片,如豬肝,面色痿黃,潮熱自汗,懶食困倦,用十全大補湯,三十劑而愈。
  • 5.《保嬰撮要》:「_十全大補湯_,治諸虛不足,自汗不食,時發潮熱等症。
▼ 展開更多

大建中湯

  • 1.《奇效良方》:「治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肋䐜脹,骨肉痠疼,短氣喘咳,痰嗽潮熱,多汗,心下驚悸,腰背僵直,多臥少起。
  • 2.《嚴氏濟生方》:「治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肋䐜脹,骨肉痠痛,短氣喘促,痰多咳嗽,潮熱多汗,心下驚悸,腰背強痛,多臥少氣。
  • 3.《仁術便覽》:「治虛症不足,小腹急痛,腸脅䐜脹,骨肉痠痛,短氣,喘咳痰嗽,潮熱多汗,心下驚悸,腰背強直,多臥少起。
  • 4.《濟陽綱目》:「_大建中湯_,治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肋䐜脹,骨肉痠痛,短氣喘咳,痰嗽潮熱多汗,心下驚悸,腰背強直,多臥少起。
  • 5.《醫方選要》:「大建中湯,治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肋䐜脹,骨肉痠疼,短氣,喘咳痰嗽,潮熱多汗,心下驚悸,腰背強直,多臥少起。

五苓散

  • 1.《世醫得效方》:「治產後煩渴,潮熱。枇杷葉去白毛蜜塗炙、麥門冬二十粒去心,煎湯服。(方見大方科傷暑類。)
  • 2.《証治準繩‧幼科》:「_小柴胡湯_(潮熱),_五苓散_(驚),_五和湯_(裡熱),_消毒飲_(喉痹),_《局方》雞蘇丸_(大吐血),_三黃丸_(裡熱),_理中湯_(吐瀉)
  • 3.《麻疹備要方論》:「一沒後潮熱,宜升麻葛根湯,煩渴用黃連解毒湯,溺赤如米泔汁宜五苓散加車前子、木通。若見便血,宜黃連解毒合犀角地黃湯。鼻血用涼膈散,加梔仁、生地童便。
  • 4.《金瘡秘傳禁方》:「一跌糞門膀胱大小便不通,日輕夜重,潮熱往來,宜服五苓散。

逍遙散

  • 1.《醫方集宜》:「一、婦人血虛煩熱月水不調時作潮熱宜用 逍遙散
  • 2.《奇效良方》:「治血虛煩熱,月水不調,臍腹脹痛,痰嗽潮熱。
  • 3.《世醫得效方》:「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主室女血弱陰虛,營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
  • 4.《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療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
  • 5.《証治準繩‧女科》:「_逍遙散_,(《和劑》)治血虛煩熱,月水不調,臍腹脹痛,痰嗽潮熱。
▼ 展開更多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程應旄曰:「此即大便已硬之徵,故云屬胃也。熱雖聚於胃,而未見潮熱譫語等證,主以調胃承氣湯者,於下法之內而從中治(求真按:『中治者,從大、小承氣中間之治法也』),以其日未深也。」

四物湯

  • 1.《世醫得效方》:「潮熱,黃芩、地骨皮、柴胡。咳嗽,桑白皮、半夏、生薑、人參、甘草、北五味子、地骨皮。損孕下血不止,頭痛,寒熱,耳鳴,氣血勞傷所致,黃芩、荊芥、生地黃、生薑、赤芍藥。虛寒潮熱,柴胡、地骨皮、白朮、茯苓、甘草、秦艽、知母、黃芩、麥芽、貝母、人參、烏梅、棗子。心腹脹滿,枳殼、青皮。
  • 2.《奇效良方》:「,便血及帶下,加荊芥地椒。氣血滯腹內刺痛,加桂。產後傷風頭痛,加石膏一兩,甘草半兩,。血風勞,加荊芥柴胡。潮熱,加前胡乾葛黃芩人參。虛熱口乾,加麥門冬黃芩一兩,。嘔吐不止,加藿香白朮半兩,人參一錢。產後虛憊,發熱煩悶,加生地黃。

理中湯

  • 1.《証治準繩‧幼科》:「_小柴胡湯_(潮熱),_五苓散_(驚),_五和湯_(裡熱),_消毒飲_(喉痹),_《局方》雞蘇丸_(大吐血),_三黃丸_(裡熱),_理中湯_(吐瀉)

黃耆建中湯

  • 1.《是齋百一選方》:「治虛勞有熱,胸中煩,手足熱,心怔忡,口苦咽乾,咳嗽,潮熱等疾,服之能美飲食。陸彥安方,唐仲舉家屢效。

當歸散

  • 1.《婦人大全良方》:「治婦人血風潮熱。
  • 2.《証治準繩‧女科》:「_當歸散_,治婦人血風潮熱。
  • 3.《証治準繩‧幼科》:「_天竺黃散_(見口瘡),_牛蒡湯_(見咽喉),_當歸散_(見潮熱),_清胃散_(見雜病牙齒門)
  • 4.《証治準繩‧幼科》:「_沖和飲_,當歸散方見潮熱)白芍藥湯見疝)勻氣散見疝)參苓白朮散,異功散
  • 5.《証治準繩‧幼科》:「_當歸散潮熱)三解散驚)牛蒡湯咽喉)木通散_(淋)
▼ 展開更多

葛根湯

  • 1.《成方切用》:「並病者,一經先受病。又過一經,兩經同病也。如太陽陽明,若並而未盡,猶在兩經,仲景所謂太陽證不罷。而赤,陽氣怫鬱,在表不得越,煩躁短氣是也。猶當汗之以各半湯,若並之已盡,是謂證罷,仲景所謂太陽證罷。潮熱,手足汗出,大便硬而譫語是也,法當下之,以承氣湯。

歸脾湯

  • 1.《証治準繩‧幼科》:「_清胃散齒)小柴胡湯潮熱)歸脾湯煩躁)地黃丸腎)清心蓮子飲_(尿白)

炙甘草湯

  • 1.《醫方簡義》:「治邪去陰虛。自汗潮熱。口微渴。
  • 2.《幼幼新書》:「上合研勻,煉黃蠟六兩,入白沙蜜三分,同煉令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解五毒,治潮熱、積熱等疾。如治潮熱積熱、傷寒結胸、發黃狂走,躁熱口乾面赤,大小便不通,煎大黃炙甘草湯下一丸。毒利下血,煎黃連調膩粉少許下。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氣痰伏痞吐逆等,並用膩粉龍腦米飲下。

參苓白朮散

  • 1.《証治準繩‧幼科》:「_沖和飲_,當歸散方見潮熱)白芍藥湯見疝)勻氣散見疝)參苓白朮散,異功散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 1.《皇漢醫學》:「一丈夫患疫,四肢惰痛,身熱惡風,乾嘔不能食,頭汗出,腹攣急,按之即痛。先生與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經五六日,不大便,小便日夜僅一行三四合許,譫語煩悶,喘咳潮熱,心下硬滿,舌上有黑苔,於是與大柴胡加芒硝湯,遂得全治。

甘草湯

  • 1.《嬰童百問》:「上為末,和畢,用好油紙封裹,自然成膏,每服一豆粒許,諸驚金銀箔、薄荷煎湯下,潮熱甘草湯下,或用乳汁調敷乳上,令兒吮下。
  • 2.《証治準繩‧幼科》:「上為末,和棗同好單包起,自然成膏。每服一字,或一豆許。治諸驚,用金銀薄荷湯下,潮熱、甘草湯下,月內嬰兒用乳汁調敷奶上,令吮下。
  • 3.《証治準繩‧幼科》:「各研,拌久自成膏。如諸驚,黃豆大,金銀薄荷湯化。潮熱、甘草湯。狂躁惡叫、生地龍自然汁。月內兒,調塗乳頭,令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