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血蠱」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血蠱是中醫古籍中記載的一種疾病,其發病原因是由於人體受到蠱毒的侵襲,導致體內出現一系列的症狀。血蠱的症狀主要包括發熱、頭痛、嘔吐、腹痛、腹瀉、便血、尿血、皮膚出血等。其中,發熱是血蠱最常見的症狀,其程度可輕可重,多在午後或夜間加重。頭痛多為脹痛,可伴有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嘔吐多為反酸水、胃液,也可伴有嘔血。腹痛多為陣發性絞痛,可伴有腹脹、便秘或腹瀉。便血多為鮮血,可伴有黑便。尿血多為淡紅色或暗紅色,可伴有腰痛、下肢浮腫等症狀。皮膚出血多為紫癜、瘀斑或血腫,可伴有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

血蠱的治療以清熱解毒、化瘀止血為主。常用中藥包括黃連、黃芩、梔子、大黃、丹參、赤芍、桃仁、紅花、三七等。此外,還可配合針灸、拔罐、艾灸等外治方法進行治療。

血蠱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接觸不潔的物品。
  2. 不吃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4.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5. 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抵當湯

  • 1.《醫學舉要》:「仲景抵當湯丸,用水蛭、虻蟲、桃仁、大黃四味,為攻瘀血之峻劑,而血蠱等證,尤為要藥。然水蛭鹹寒有毒,未可輕試,此代抵當丸所由設也。方用桃仁、歸尾、生地各一兩,潤以通之。桂心三錢,熱以動之。大黃四兩,元明粉一兩,苦寒鹹寒以盪滌之。加穿山甲一兩者,引之以達瘀所,煉蜜為丸,甘以緩急也。

下瘀血湯

  • 1.《大方脈》:「_下瘀血湯_,治血蠱石瘕,單腹鼓脹。

失笑散

  • 1.《婦科心法要訣》:「腹中瘀血未成形,面黃發熱腹脹疼,產後經來風冷客,血室之內有瘀停。產後惡露失笑散①,經閉瘀凝玉燭②攻,血蠱桃奴③豭鼠糞,延桂砂桃附五靈。

桃仁承氣湯

  • 1.《虺後方》:「茵陳,檳榔,牙皂,三稜,莪朮,枳殼,廣木香(各五錢),蘿蔔子(一兩),牽牛頭末四兩半生熟,大皂角煎水打麵糊為丸每服三錢茶送下如血蠱先服桃仁承氣湯後服此丸,紅花,桃仁,三稜,莪朮,桂枝,芒硝,大黃,甘草(各等分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