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血瘕」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血瘕是中醫古籍中記載的一種婦科疾病,多發於育齡期女性,主要症狀為下腹部疼痛、經期不調、白帶增多等。

血瘕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瘀血積聚而形成血瘕;二是由於外邪侵襲,導致氣血失調而形成血瘕。

血瘕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 下腹部疼痛:疼痛部位多位於小腹正中或下腹部兩側,疼痛性質多為脹痛、刺痛或隱痛,可伴有腰酸、白帶增多等症狀。
  2. 經期不調:月經量多、經期延長、經期提前或錯後,甚至閉經。
  3. 白帶增多:白帶色白、質地粘稠,或白帶色黃、質地稀薄,有時伴有異味。

血瘕的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常用中藥有當歸、川芎、桃仁、紅花、赤芍、丹參、牛膝、香附、烏藥等。

血瘕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波動。
  2. 注意飲食調理,多吃新鮮蔬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4.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

血瘕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當歸芍藥散

  • 1.《皇漢醫學》:「有婦人經斷,已三四月。診之,腹中攣急,胎不應手,或腹中㽲痛,類於血瘕,孕否難決者,用此方加大黃,則二便快利,不過十日,腹中鬆軟矣。若懷孕者,胎氣速張。又懷孕已累月,胎萎縮不長,腹中拘急者,亦宜此方。

四物湯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調益榮衛,滋養氣血。治衝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㽲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發歇疼痛,妊娠宿冷,將理失宜,胎動不安,血下不止,及產後乘虛,風寒內搏,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時作寒熱。
  • 2.《祖劑》:「調益營衛,滋養氣血,治衝任虛損,月水不調,腹臍㽲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發歇疼痛,妊娠宿冷將理失宜,胎動不安,血下不止,及產後乘虛風寒內搏,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時作寒熱。
  • 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調益榮衛,滋養氣血。治衝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㽲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發歇疼痛,妊娠宿冷,將理失宜,胎動不安,血下不止;及產後乘虛,風寒內搏,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小腹堅痛,時作寒熱。又治血臟虛冷,崩中去血。

二陳湯

  • 1.《考證病源》:「腹中痰結已成痞,中間左右先分區。導痰湯內倍芎歸,阿魏黃連不可除。此藥能消食與痰,臍間右伴最相堪。乾漆芎歸桃芍膝,惟醫血瘕左臍旁。二陳半夏性燥血,血虛煩渴均不用。須知痰症最相宜,貝母瓜蔞代取效。去草陳皮四七湯,加添厚朴紫蘇散。五味葛神遠甘草,心氣鬱滯豁痰良。

補中益氣湯

  • 1.《祖劑》:「即補中益氣湯加神麯、生黃芩治婦人經候凝結黑血成塊,臍左有血瘕,水瀉不止,谷不消化,後血塊暴下並水俱作。

大黃蟅蟲丸

  • 1.《皇漢醫學》:「此證比小建中湯,則為更重之血證,方中四蟲及乾漆、桃仁者,皆破血結癥瘕也)。』此方可轉用於鼓脹血瘕,產後之血腫,水腫,瘰癧,小兒之癖瘕等。或曰勞咳,吐白沫中雜血線者,試之有效。」

失笑散

  • 1.《類證治裁》:「虛寒者,理中湯溫之。吐瀉逆冷者,附子散,來復丹溫通之。產後虛煩氣短者,竹葉湯清補之。產後積聚風冷,與氣血相搏而成也。積為陰在臟,聚為陽在腑,痛有常處,四神散;痛無定處,芍藥湯選用。血瘕氣血壅結,因氣病而成血病也,痛無定處,失笑散加行氣藥,後必扶正。
  • 2.《產孕集》:「若敗血不下,成塊作痛,俗謂之兒枕痛,乃血瘕也,宜失笑散(方見拯危篇)、立效散。
  • 3.《產孕集》:「若敗血不下,成塊作痛,俗謂之兒枕痛,乃血瘕也,宜失笑散(方見拯危篇)、立效散。

升陽益胃湯

  • 1.《祖劑》:「即補中益氣湯加神麯、生黃芩治婦人經候凝結黑血成塊,臍左有血瘕,水瀉不止,谷不消化,後血塊暴下並水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