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腹滿」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腹滿

腹滿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症狀,指的是腹部脹滿、不舒服的一種感覺。引起腹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飲食不當、情志不遂、外感六淫等。

飲食不當

飲食不當是引起腹滿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如果飲食過量、飲食不節,或者吃了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都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出現腹脹、腹痛等症狀。

情志不遂

情志不遂,也就是情緒不良,也是引起腹滿的常見原因。如果長期處於情緒不良的狀態,會導致肝氣鬱結,影響脾胃功能,從而引起腹滿。

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也就是風、寒、暑、濕、燥、火,也是引起腹滿的原因之一。如果感受外邪,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出現腹脹、腹痛等症狀。

腹滿的診斷

腹滿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包括腹部脹滿、不舒服、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等。

腹滿的治療

腹滿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包括飲食調理、藥物治療、針灸治療等。

飲食調理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藥物治療方面,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使用健脾和胃、行氣消脹等中藥進行治療。

針灸治療方面,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針灸治療,以達到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的目的。

腹滿的預防

腹滿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飲食要清淡、易消化,少吃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
  •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涼。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平胃散

  • 1.《類證治裁》:「補而兼散之。下血少而上搶心者,童便煎失笑散,加鬱金汁。痰壅氣粗者,二陳湯加薑汁,並用燒紅秤錘,以醋沃之,使產母嗅其氣,則暈可止。若狂亂失志,為敗血衝心,多死。花蕊石散,或奪命散。嘔惡腹滿,為惡露沖胃,平胃散加薑、桂。面赤嘔逆,為氣血沖肺,人參蘇木煎。
  • 2.《婦科秘書》:「若其人飽悶嘔惡、腹滿脹痛者,為之沖胃,《醫通》云:用平胃散加薑、桂,往往獲效;不應,送來復丹。嘔逆腹脹,血化為水者,《金匱》下瘀血湯。予謂:當於飽脹嘔逆等門參看治療。
  • 3.《時方歌括》:「柯韻伯曰。內經以土運太過曰敦阜。其病腹滿。不及曰卑監。其病留滿痞塞。張仲景制三承氣湯。調胃土之敦阜。李東垣制平胃散。平胃土之卑監也。培其卑而使之乎。非削卑之謂也。蒼朮苦溫運脾。長於發汗。迅於除濕。故以為君。厚朴色赤苦溫。能助少火以生氣。故以為臣。
  • 4.《古今名醫方論》:「柯韻伯曰:《內經》以土運太過曰敦阜,其病腹滿;不及曰卑監,其病留滿痞塞。張仲景制三承氣湯,調胃土之敦阜;李東垣制平胃散,平胃土之卑監也。培其卑者而使之平,非削平之謂,猶溫膽湯,用涼劑而使之溫,非用溫之謂。後之注本草者,曰敦阜之土,宜蒼朮以平之;卑監之土,宜白朮以培之。

溫經湯

  • 1.《本經疏證》:「在下者,為「著臍下腹痛」下瘀血湯證,「在少腹不去」溫經湯證,「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大黃甘遂湯證,「經水閉,不利,藏堅癖不止,下白物」礬石丸證,亦所經見於書者也。
  • 2.《祖劑》:「即芎歸膠艾湯去熟地艾葉,加吳茱萸、人參、桂枝、丹皮、生薑、半夏、麥門冬。治婦人帶下,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其證下利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裡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
  • 3.《金匱方歌括》:「治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裡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此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乾燥故知之。當以此湯主之。
  • 4.《成方切用》:「(金匱),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金匱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裡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唇口乾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桂枝加芍藥湯

  • 1.《皇漢醫學》:「**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傷寒論》)**
  • 2.《皇漢醫學》:「桂枝加芍藥湯證,如東洞翁云:「腹滿時痛者,即拘急而痛也。故獨以芍藥為主,蓋因腹直肌之攣急過甚,有自覺的疼痛,且腹壁膨滿者,則以芍藥為主藥之此方治之也。」
  • 3.《醫方考》:「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
  • 4.《醫方集解》:「治太陽誤下,轉屬太陰,腹滿大實痛者(腹脹雖屬太陰,若里證尚淺,腹滿時痛,猶宜和之以桂枝加芍藥湯;惟滿痛便秘、口燥咽乾者,方可以此湯下之)。
  • 5.《古今名醫方論》:「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麻黃湯

  • 1.《皇漢醫學》:「何以特記此無意味之客證之胸滿,而猶云不可下之,是亦仲景之深意所在。此喘而胸滿與大承氣湯證之腹滿而喘者頗相類似,而示其鑒別法也。詳言之,大承氣湯證之腹滿而喘,由病毒充實於腹內而成腹滿,因腹滿而迫使橫膈膜上升,致成喘證,是以腹滿為主證,而喘為客證也。
  • 2.《類證活人書》:「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也(正方三十一)。陽明病,汗出不惡寒,腹滿而喘,有潮熱者宜下,屬承氣湯(正四十二)然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發汗則愈,宜麻黃湯。(正方二十)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 3.《張卿子傷寒論》:「陽受氣於胸中。喘而胸滿者。陽氣不宣發。壅而逆也。心下滿。腹滿。皆為實。當下之。此以為胸滿。非裡實。故不可下。雖有陽明。然與太陽合病。為屬表。是與麻黃湯發汗。
  • 4.《傷寒大白》:「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麻黃湯主之。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何以特記此無意味之客證之胸滿,而猶云不可下之,是亦仲景之深意所在。此喘而胸滿與大承氣湯證之腹滿而喘者頗相類似,而示其鑒別法也。詳言之,大承氣湯證之腹滿而喘,由病毒充實於腹內而成腹滿,因腹滿而迫使橫膈膜上升,致成喘證,是以腹滿為主證,而喘為客證也。
  • 2.《皇漢醫學》:「**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傷寒論》)**
  • 3.《仁術便覽》:「小兒減半服。或豆熱甚,黑陷,腹滿喘急,小便赤色而將死者,此一服更加大承氣湯約以下之,得利立效。退表裡熱,加益原散。
  • 4.《祖劑》:「陽明病脈遲汗出不惡寒身重短氣腹滿潮熱大便硬者
  • 5.《祖劑》:「即大承氣湯加甘草,治大承氣湯證腹滿實痛,又治小承氣湯證內熱不便,又治調胃承氣湯證譫語下利,此湯合而為一,故名三一承氣湯也。
▼ 展開更多

大青龍湯

  • 1.《皇漢醫學》:「夫當下而不下,即當更吐之,和之。不當,即當發之,所謂開南窗而北窗自通。又張機所謂與大承氣湯不愈者,瓜蒂散主之之類也。』主人曰:『善。』因與大青龍湯,溫覆之,其夜大發熱,汗出如流。翌日,又與之如初。三四日後,小便通利,日數行。五六日間,腹滿如忘,與前方幾百餘帖,復原。
  • 2.《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足陽明胃經傷寒,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不惡寒,腹滿,咽乾口燥而渴。其脈流注與傷風同,以陽明主肉,故次傳之。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病者腹滿,按之不痛者為虛,痛者為實,宜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則黃自去。(《金匱要略》)**
  • 2.《皇漢醫學》:「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小柴胡湯證之腹滿拘攣而嘔劇者。治小柴胡湯證之胸腹拘攣而可下者。」
  • 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傷寒十餘日,邪氣結在裡,寒熱往來,大便秘澀,腹滿脹痛,語言譫妄,心中痞硬,飲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繞臍刺痛,時發煩躁,及汗後如瘧,日晚發熱,兼臟腑實,脈有力者,可服。
  • 4.《醫方集宜》:「一傷寒不惡寒反惡熱,掌心液下濈濈,汗出,大便秘,小便赤,口燥舌乾,腹滿氣急,宜用 大柴胡湯 小承氣湯
  • 5.《退思集類方歌注》:「)或有加入大黃者,表裡兼攻便秘將。(按:前證下利,是地道已通,且不腹滿,不口乾燥渴,故原方不用大黃。大黃乃王叔和所加,必見煩渴、譫語、腹滿、大便硬者方宜。)柴胡芒硝(湯)義亦爾,仍有桂枝大黃湯。(見《桂枝湯類》。按:大柴胡加大黃,乃合用小承氣;小柴胡加芒硝,乃合用調胃承氣。
▼ 展開更多

小建中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然腹痛按之則便痛,重按卻不甚痛者,此是氣痛。重按則愈痛而堅者,當自有積也。『氣痛不可下,下之則愈甚』之章句,是說本方證腹痛與實證腹痛之鑒別法,亦可為一般虛證與實證之判別法,而此說係基於《金匱》之「病者腹滿,按之不痛者為虛,痛者為實」而擴充之也。」
  • 2.《三家醫案合刻》:「背痛得按摩愈痛,吐涎沫,短氣腹滿,小腹堅,小便不通,大便自利,下身麻木,不得移動,不食不寐,煩則汗出,病機多端。無縷治成法。思冷濁竊踞。陽微不行,為痞塞之象。二氣既乖,豈可忽略。引仲景少陰例,急進通陽為要。議用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 3.《未刻本葉氏醫案》:「陽微。陰濁泛逆。先為咳喘。繼而腹滿便溏。所謂喘必生脹是也。
  • 4.《未刻本葉氏醫案》:「濕從下受。腫由足起。延及腹滿食下脹痛。便溏不爽。脈來弦澀。其源起於三陰。而募原腑絡痹不疏。宜從先治標之旨議法。
  • 5.《傷寒六書》:「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滿拘急,身雖熱,反欲拳,先宜甘草乾薑湯,後與小建中湯。動氣在右,下之,則津液竭,咽乾鼻燥,頭眩心悸,宜竹葉石膏湯。
▼ 展開更多

小承氣湯

  • 1.《皇漢醫學》:「**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傷寒論》)**
  • 2.《皇漢醫學》:「《方機》本方主治曰:「腹滿而大便不通者;汗多而大便硬,譫語者;發潮熱,大便初頭硬,後必溏者;微煩,小便數,大便硬者;下利譫語者;大便不通,噦而譫語者。」
  • 3.《醫方集宜》:「一傷寒不惡寒反惡熱,掌心液下濈濈,汗出,大便秘,小便赤,口燥舌乾,腹滿氣急,宜用 大柴胡湯 小承氣湯
  • 4.《醫方集宜》:「陽明病汗出,不惡寒,潮熱腹滿而喘,宜用 小承氣湯;水氣作喘,形腫而嗽,宜用 小青龍湯;陰症發厥,脈沉而喘,宜用 五味子湯。
  • 5.《祖劑》:「即大承氣湯加甘草,治大承氣湯證腹滿實痛,又治小承氣湯證內熱不便,又治調胃承氣湯證譫語下利,此湯合而為一,故名三一承氣湯也。
▼ 展開更多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小柴胡湯證之腹滿拘攣而嘔劇者。治小柴胡湯證之胸腹拘攣而可下者。」
  • 2.《皇漢醫學》:「脅滿者,謂脅肋之下氣脹填滿,非腹滿也。」如是之胸脅苦滿,云肋骨弓下部有填滿之自覺而困悶也。
  • 3.《祖劑》:「即小柴胡湯加茯苓治小便難、潮熱、腹滿
  • 4.《古今醫統大全》:「【發表】太陽證罷,表未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小青龍湯。太陽發熱而咳嗽,(方同上。)太陽發熱,嘔噦而咳,小柴胡湯。少陽寒熱往來而咳嗽,胸脅滿,或泄利,小柴胡去棗參加五味子乾薑湯。咳嗽潮熱腹滿,脈微弦而浮,脅痛,鼻乾不得汗,嗜臥,小便難,陽明中風也,小柴胡湯。
  • 5.《扶壽精方》:「小柴胡湯加茯苓,治小便難,潮熱腹滿。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芍藥,治下後陰虛發熱,脈微惡寒。小柴胡湯去棗加牡蠣,治水結胸。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治大熱而渴。小柴胡加桂,治身熱不渴。小柴胡加五味,治咳而嗽。蒙齋云:傷寒為病,返復變遷,吉凶反掌,非雜症之可比,長沙乃百川之宗,誠哉是言也。
▼ 展開更多

半夏瀉心湯

  • 1.《皇漢醫學》:「一婦人腹滿,經閉數月,心下痞硬,氣宇鬱甚。診之,經閉,急恐不通,欲先瀉其心下痞硬,用半夏瀉心湯。七八日,經水大利,氣力快然而痊愈。
  • 2.《傷寒總病論》:「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堅,半夏瀉心湯主之。(方在痞證中。)
  • 3.《成方切用》:「大要痞滿下利者為虛,便閉者為實。按甘草甘令人滿,故中滿證忌之。而別錄甄權,並云甘草能除滿,以脾健運則滿除也。觀仲景用以消痞,豈非取其散滿哉?又按此乃傷寒之下利腸鳴也。雜證腸鳴,亦多屬脾胃虛。經云:脾胃虛則腸鳴腹滿。又云:中氣不足,腸為之苦鳴,宜參朮補劑加甘草芩連枳實幹姜等。
  • 4.《醫方集解》:「大要痞滿下利者為虛,便閉者為實,按:甘草甘令人滿,故中滿證忌之;而《別錄》、甄權並云甘草能除滿,以脾健運則滿除也,觀仲景用以消痞,豈非取其散滿哉。又按:此乃傷寒之下利腸鳴也。雜證腸鳴,亦多屬脾胃虛。經云:脾胃虛則腸鳴腹滿。又云:中氣不足,腸為之苦鳴。

半夏厚朴湯

  • 1.《皇漢醫學》:「《叢桂亭醫事小言》曰:「一婦人一日患急積,飲食不入口。夜中,余使門人脈之,平穩,只有一滴水下咽,即煩躁欲死,而腹滿仍不可進藥。門人歸,問余方。余曰:『非喉痹乎。』則曰:『否,咽不痛。』曾問看守人昨日食餅後,初發時,一醫官治之,卻增劇云。門人曰:『恐係食滯乎。

甘草瀉心湯

  • 1.《皇漢醫學》:「《傷寒六書》曰:「動氣在上,下之則腹滿、心痞、頭眩者,宜甘草瀉心湯。」

小半夏湯

  • 1.《皇漢醫學》:「**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除熱必噦,噦者,小半夏湯主之。(《金匱要略》)**
  • 2.《雞峰普濟方》:「治身面黃小便色如故,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除必噦,此腹中有飲,謂之濕疸。
  • 3.《千金翼方》:「治黃疸,小便色不異,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噦者。
  • 4.《保嬰撮要》:「_小半夏湯_,治黃疸,小便色不變,自利腹滿而喘者,不可除熱,熱去必噦。
  • 5.《証治準繩‧幼科》:「_小半夏湯_,治黃疸,小便色不異,欲自利腹滿而喘者,不可除熱,熱去必噦。
▼ 展開更多

小陷胸湯

  • 1.《皇漢醫學》:「《醫學綱目》曰:「工部郎中鄭忠厚,因患傷寒,胸腹滿,面黃如金色。諸翰林醫官雖商議,但略不定,推讓曰:『胸滿雖可下,但恐脈浮虛。』召孫兆至,曰:『諸公雖疑,不用下藥者,鄭之福也,下之則必死。某有一二服藥,服之則必瘥。』遂下小陷胸湯,尋利,其病遂良愈,明日面色改白,京人嘆服。」

桂枝湯

  • 1.《仁齋直指方論》:「腎泄何如?曰:腹痛無定處,似痢非痢,骨弱面黧,腳下時冷者是也。前件諸方,條例於後。至若泄利之後,腹滿身疼,是則為表裡俱病,先當溫里,急與四逆湯,然後解表,急以桂枝湯與之,《活人書》言之詳矣。抑猶有緒餘之論焉,肝者脾之賊,木能勝土,古人慮之固也。
  • 2.《祖劑》:「即桂枝湯加大黃(一兩)治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腹滿大實痛者
  • 3.《傷寒直格》:「或陽明病,脈浮遲、汗出、微惡寒。或太陰病,腹滿而脈浮者,並宜桂枝湯也。
  • 4.《醫方集解》:「表證未罷而誤下,表邪乘虛而入里,當作結胸,則仍屬太陽經,今不胸滿而腹滿,是邪已入太陰經;然但腹滿時痛,尚非大實之痛,故但用桂枝以安太陽,倍芍藥以和太陰。本方加大黃,名桂枝加大黃湯仲景:治表證誤下,大實痛者別見表裡門。
  • 5.《醫學衷中參西錄》:「恐其汗不出者,服藥後亦可啜粥,若間有太陰腹滿之本病者,可加生萊菔子三錢,蓋萊菔子生用,其辛辣之味不但可以消脹滿,又可助連翹發汗也。
▼ 展開更多

大建中湯

  • 1.《本草思辨錄》:「他如大建中湯、烏梅丸,一為嘔痛腹滿,一為蛔厥嘔煩。皆病在脾腎而陰中有陽,而其用蜀椒也,又豈有二道哉。
  • 2.《退思集類方歌注》:「大建中湯建中陽,(大建中臟之陽,以勝上逆之陰。)蜀椒乾薑(溫中散寒)參飴糖。(建立中氣)心胸大寒痛嘔吐,不能飲食腹滿膨,(陰寒氣盛,中土無權。)上衝皮起有頭足,(陰凝成象)痛不可近此能攘。
  • 3.《醫壘元戎》:「_大建中湯_,治內虛里急少氣手足厥逆少腹攣急或腹滿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陰縮或
  • 4.《退思集類方歌註》:「大建中湯建中陽,(大建中臟之陽,以勝上逆之陰。)蜀椒乾薑(溫中散寒)參飴糖。(建立中氣)心胸大寒痛嘔吐,不能飲食腹滿膨,(陰寒氣盛,中土無權。)上衝皮起有頭足,(陰凝成象)痛不可近此能攘。
  • 5.《御藥院方》:「療內虛絕,裡急少氣,手足厥逆,少腹攣急,腹滿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陰縮;或腹中寒痛,不堪勞苦,唇口舌乾,精自出;或手足作寒作熱而煩苦痠疼,不能久立,多夢寤,補中益氣。
▼ 展開更多

白虎湯

  • 1.《皇漢醫學》:「**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傷寒論》)**
  • 2.《仁術便覽》:「治暑厥腹滿身重,自汗脈沉滑者。
  • 3.《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燥面垢,譫語遺尿,如誤發汗則譫語益甚,下之則便厥,額上汗出,後必發黃,白虎湯(二十二)。
  • 4.《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脈浮滑,表有熱,里有寒。(浮為在表,滑為在裡,裡寒指傷寒,即病熱之本因也。)及三陽合病。脈浮大,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頭上生汗,手足逆冷,自汗出者。(腹滿身重,口不仁,讝語,陽明證也。面垢,少陽證也。
  • 5.《長沙方歌括》:「蔚按。白虎湯傷寒論凡三見。太陽條治脈浮滑。厥陰條治脈滑而厥。又治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等證。而原本此方列於太陽條甘草附子湯之下者。言外見風寒濕燥火之氣俱括於太陽之內。且下一條炙甘草湯。亦即潤燥之劑。可知傷寒論非止治風寒二氣也。
▼ 展開更多

厚朴七物湯

  • 1.《皇漢醫學》:「**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金匱要略》)**
  • 2.《金匱方歌括》:「治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者。此湯主之。
  • 3.《醫學三字經》:「_滿拒按,七物祛_,腹滿拒按,宜《金匱》厚朴七物湯,即桂枝湯小承氣湯合用,以兩解表裡之實邪也。
  • 4.《方機》:「腹滿發熱。脈浮數。飲食如故者。
  • 5.《方劑辭典》:「厚朴七物湯,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主之。(金匱腹滿)主腹滿氣脹。(外臺),腹滿發熱。以陽並陰。則陽實陰虛。陽盛生外熱。陰虛生內熱。脈必浮數。浮則為虛。數則為熱。陰虛不能宣導。飲食如故。故致脹滿者。為熱脹。(得效方)
▼ 展開更多

茵陳蒿湯

  • 1.《皇漢醫學》:「《方輿輗》曰:「按,於茵陳蒿湯,云腹微滿。於大黃硝石湯不云微,而單曰腹滿。因是可分二湯之劇易矣。」
  • 2.《古今名醫方論》:「茵陳稟北方之色,經冬不凋,傲霜凌雪,偏受大寒之氣,故能除熱邪留結;率梔子以通水源,大黃以調胃實,令一身內外瘀熱,悉從小便而出,腹滿自減,腸胃無傷,仍合引而竭之之法,此陽明利水之聖劑也。
  • 3.《幼科指南》:「陽黃一證,原因濕熱而成。如表實無汗,宜疏散其汗,用茵陳麻黃湯散發汗也,則黃從表解。如裡實腹滿,二便秘澀者,宜茵陳蒿湯攻下之。若表有汗,里不便秘腹滿,是表裡無證,不可汗下,惟利小便,宜用茵陳五苓散治之,使黃從水道出,其方最驗。
  • 4.《長沙方歌括》:「是逐穢法。茵陳稟北方之色。經冬不凋。傲霜凌雪。遍受大寒之氣。故能除熱邪留結。率梔子以通水源。大黃以調胃實。令一身內外瘀熱悉從小便而出。腹滿自減。腸胃無傷。乃合引而竭之之法。此陽明利水之聖劑也。又按仲景治陽明渴飲有三法。太陽篇之五苓散微發汗以散水氣者不與焉。
  • 5.《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陽明病,但頭汗出,腹滿口渴,二便不利,濕熱發黃,脈沉實者。(經曰: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則不發黃。若但頭汗,身無汗,小便不利,渴引水漿,此為瘀熱在裡,必發黃。黃者,脾胃之色也。熱甚者,身如橘色,汗如柏汁。頭為諸陽之會,熱蒸於頭,故但頭汗,而身無汗。
▼ 展開更多

桃核承氣湯

  • 1.《經方實驗錄》:「羅夫人,(七月二十三日),腹滿脹,轉矢氣則稍平,夜不安寐。大便行,則血隨之而下。以證狀論,有似脾虛不能統血。然大便鞕,則決非脾臟之虛,以脾虛者便必溏也。脈弦,宜桃仁承氣湯。

烏梅丸

  • 1.《本草思辨錄》:「他如大建中湯、烏梅丸,一為嘔痛腹滿,一為蛔厥嘔煩。皆病在脾腎而陰中有陽,而其用蜀椒也,又豈有二道哉。

真武湯

  • 1.《皇漢醫學》:「《成績錄》曰:「一僧年三十許,胸中煩悶數日,吐下黑血,診之脈沉微,腹滿,小便難,手足浮腫,沉重不仁,大便日二三行,默默不欲飲食,食即停滯胸間,入腹則氣急,腹滿殊甚,其狀如世所謂黃胖病者。先生與真武湯,百患悉治。」

參苓白朮散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論傷寒後腹滿,傷寒後腹滿者,不思飲食,或食後不消化,腹脅脹滿者,可與勻氣散、沉香降氣湯、蓬煎丸、思食丸、參苓白朮散。甚者,與青木香丸,兼嘉禾散、四君子湯、木香分氣丸、木香散、木香流氣飲,看虛實用之。
  • 2.《兒科萃精》:「小兒脾虛泄瀉,多因脾不健運,故每逢食後作瀉,腹滿不渴,精神短少,面黃懶食,肌肉消瘦,古法主參苓白朮散(方見脾疳)。

梔子豉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治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煩躁,心中憒憒,怵惕,懊憹,目疼,鼻乾,不得臥。
  • 2.《成方切用》:「(仲景)治前證兼嘔者。(辛以散逆。)除淡豉,加乾薑,名梔子乾薑湯。(仲景)治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喻嘉言曰:丸藥大下,徒傷其中,而不能盪滌其邪,故梔子合乾薑用之,亦溫中散邪之法也。)除淡豉,加厚朴枳實,名梔子厚朴湯。(仲景)治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

理中湯

  • 1.《嚴氏濟生方》:「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一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半夏各半兩;利多者,復用術;心悸者,加茯苓一兩;渴水者,倍術一兩;腹痛者,倍乾薑一兩;腹滿者,去朮加附子、厚朴各半兩;病退而不食者,加白豆蔻、橘紅、麥糵各半兩。
  • 2.《本草思辨錄》:「附子為溫少陰專藥,凡少陰病之宜溫者,固取效甚捷。然如理中湯治腹滿,黃土湯治下血,附子瀉心湯治心痞,甚至薏苡附子敗醬散治腸癰,如此之類,亦無往不利。惟其挾純陽之性,奮至大之力,而陰寒遇之輒解,無他道也。
  • 3.《祖劑》:「若臍下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 下多者還用術 悸者加茯苓(二兩)。此方已具四君子湯 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 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 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 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
  • 4.《醫方論》:「每服四錢。自利腹痛者加木香,不痛利多者倍加白朮,渴者倍白朮,蜷臥沉重利不止加附子,腹滿去甘草,嘔吐去白朮加半夏、薑汁,臍下動氣則去朮加桂,悸加茯苓,陰黃加茵陳,寒結胸加枳實。本方等分蜜丸,名理中丸。
  • 5.《成方切用》:「以下利為邪氣內攻,走津液而胃虛也。)寒多而嘔,腹痛糞溏。(太陰,脾經也。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為太陰病。自利渴者為熱,不渴喜嘔,腹痛便溏,皆虛寒所致。外邪傳裡而腹痛者,其痛不常。陰寒在內而腹痛者,痛無休止。時欲作利。大腹屬太陰,少腹屬少陰,臍下屬厥陰,亦有挾食積與痰火者。
▼ 展開更多

黃耆建中湯

  • 1.《祖劑》:「即建中湯加黃耆(一兩),減薑、桂(各二兩)。千金同肘後有人參(二兩),治虛勞、裡急、諸不足。集驗云:嘔者加生薑,腹滿去棗加茯苓(四兩)。一方療肺虛不足、痞氣加半夏(五兩)。
  • 2.《金匱方歌括》:「加減歌曰,氣短胸滿生薑好。三兩相加六兩討。如逢腹滿脹難消。加茯兩半除去棗。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還須開竅早。三兩半夏法宜加。蠲除痰飲為至寶。

四逆湯

  • 1.《仁齋直指方論》:「腎泄何如?曰:腹痛無定處,似痢非痢,骨弱面黧,腳下時冷者是也。前件諸方,條例於後。至若泄利之後,腹滿身疼,是則為表裡俱病,先當溫里,急與四逆湯,然後解表,急以桂枝湯與之,《活人書》言之詳矣。抑猶有緒餘之論焉,肝者脾之賊,木能勝土,古人慮之固也。
  • 2.《奇效良方》:「治傷寒大下汗後,自利清穀,身疼痛,不渴,四肢拘急,手足厥冷,乾嘔腹滿脈沉者。
  • 3.《醫方集宜》:「一、中陰經脈來沉遲無力身重,外症厥冷身痛,唇青,腹滿不渴,大便自利,宜用 四逆湯。

小青龍湯

  • 1.《成方切用》:「仲景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屬太陽表證。仲景書中,凡有里證兼表證者,則以表不解三字該之。內有水飲,則水寒相搏,水留胃中,故乾嘔而噎。水寒射肺,故咳而喘。
  • 2.《傷寒總病論》:「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難、腹滿而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 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_小青龍湯_,治傷寒表未罷,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利,或小便不利,小腹滿,喘。
  • 4.《傷寒貫珠集》:「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 5.《傷寒大白》:「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喘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 展開更多

黃芩湯

  • 1.《嚴氏濟生方》:「治心勞實熱,口瘡心煩,腹滿小便不利。
  • 2.《奇效良方》:「治心勞實熱,口瘡,心煩腹滿,小便不利。

當歸芍藥散

  • 1.《皇漢醫學》:「余診之,胸中無動悸,短氣有緩急,非腳氣衝心證也。乃以當歸芍藥散,作湯液與之,服三帖,痛退,腹中雷鳴,小便快利,其色紫黑,忽知人事,好飲不吐。翌日,腹滿,大便不通,兼以消塊丸,大便下黑血,腹滿頓退。服煎劑十餘日,行步如常。」

調胃承氣湯

  • 1.《祖劑》:「即大承氣湯加甘草,治大承氣湯證腹滿實痛,又治小承氣湯證內熱不便,又治調胃承氣湯證譫語下利,此湯合而為一,故名三一承氣湯也。
  • 2.《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陽明病,不惡寒,反惡熱,口渴便閟,譫語腹滿,中焦燥實,及傷寒吐後腹脹滿者。(邪在表,則身熱汗出而惡寒。邪已入里,則表證罷,故不惡寒,身熱汗出而反惡熱也。汗多亡津,熱又入里,故口渴,便閟。無水以制火,內有燥屎,故妄見妄言而譫語。
  • 3.《醫方論》:「此治邪在中下焦之正法也。注中「惡熱口渴、腹滿,中焦燥實」數語,最宜著眼。可見病在脾胃,全與上焦無涉,若雜入枳、樸以犯上焦,則下焦之濁氣必隨感而上,反致喘逆者有之矣!去枳、樸,加甘草,使之專入脾胃,而又緩芒、黃善走之烈,謹慎周詳,毫髮無憾。
  • 4.《醫方集解》:「治傷寒陽明證,不惡寒,反惡熱,口渴,便秘,譫語,腹滿。中焦燥實,及傷寒吐後腹脹滿者(邪在表,則身熱、汗出而惡寒;邪已入里,則表證罷,故不惡寒、身熱汗出而反惡熱也。汗多亡津,熱又入里,故渴、便秘。無水以制火,內有燥屎,故見妄言譫語。

五苓散

  • 1.《銀海指南》:「_五苓散_(仲景),治諸濕腹滿,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痛身重。
  • 2.《醫方論》:「方中宜用桂枝,不可用肉桂。後人遂通治諸濕、腹滿、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症、身痛身重等症。總之治寒濕則宜用肉桂,不宜用桂枝。若重陰生陽,積濕化熱,便當加清利之藥,並桂枝亦不可用矣。
  • 3.《驗方新編》:「五苓散:治腹滿水飲水腫,小便不通等症。豬苓、茯苓、白朮各一錢,澤瀉錢半,肉桂五分(研末兌入,不見火),水煎服。
  • 4.《馮氏錦囊秘錄》:「治暑毒入心,發熱大渴,煩躁便秘,邪在上焦而治在下焦者,使濁陰出下竅而清陽之上焦者,自能宣化矣。心邪不從心瀉,蓋臟無瀉法,臟實而瀉其腑也。通治諸濕,腹滿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煩褐,身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痛身重,此皆傷濕之見症也。
  • 5.《張氏醫通》:「二陳湯(方祖),中滿分消湯(腹滿門),中滿分消丸(腹滿門),下瘀血湯(抵當湯下)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平胃散(方祖),五苓散(方祖),金匱腎氣丸(崔氏八味丸下),小建中湯(桂枝湯下),蘇合香丸(中風門),黑錫丹(金液丹下),大黃附子(小承氣湯下)
▼ 展開更多

四逆散

  • 1.《眉壽堂方案選存》:「伏暑深秋乃發,是屬裡證,雖經遺泄,系陰虛夾邪。忌用溫散,再傷陰液。今自利口渴腹滿,可與四逆散方法。

吳茱萸湯

  • 1.《黃帝素問宣明論方》:「_吳茱萸湯_,主之:治䐜脹,陰盛生寒,腹滿䐜脹,且常常如飽,不欲飲食,進之無味。

芍藥甘草湯

  • 1.《証治準繩‧幼科》:「_芍藥甘草湯_,治出疹肚疼腹滿,小便不通。
  • 2.《嬰童百問》:「_芍藥甘草湯_,治出疹,肚疼腹滿,小便不通。
  • 3.《成方切用》:「治腹中不和而痛。(此陰陽氣血不和,肝木乘脾而然。腹痛,有寒有熱,有虛有實,有食積,有濕痰,有死血,有蟲。寒痛者,痛無增減,或兼吐利。熱痛者,時痛時止,腹滿堅結。實痛者,痛甚脹滿,手不可按。虛痛者,按之即止。食痛者,痛甚則利,利後痛減。死血痛者,痛有常處。

茵陳五苓散

  • 1.《幼科指南》:「陽黃一證,原因濕熱而成。如表實無汗,宜疏散其汗,用茵陳麻黃湯散發汗也,則黃從表解。如裡實腹滿,二便秘澀者,宜茵陳蒿湯攻下之。若表有汗,里不便秘腹滿,是表裡無證,不可汗下,惟利小便,宜用茵陳五苓散治之,使黃從水道出,其方最驗。

防己黃耆湯

  • 1.《成方切用》:「不惡寒而渴,名皮水。假令皮水不渴,亦當發汗。脈沉遲自喘,名正水。脈沉,腹滿不喘,水積胞中,堅滿如石,名石水。脈沉遲發熱,胸滿身腫,汗如柏汁,名黃汗。)

白頭翁湯

  • 1.《張卿子傷寒論》:「下利腹滿者。里有虛寒。先與四逆湯溫里。身疼痛。為表未解。利止里和。與桂枝湯攻表。

炙甘草湯

  • 1.《醫學實在易》:「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衛氣篇》曰:「下虛則厥,上虛則眩。」《脈解篇》曰:「內奪而厥,則為喑痱,此腎虛也。」《決氣篇》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