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氣虛」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氣虛

氣虛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症候之一,是指由於元氣不足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氣虛的病因主要有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勞倦過度、久病不愈等。

氣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 精神疲倦,少氣懶言,語聲低微
  • 動則氣短,稍一活動就感到氣喘吁吁
  •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 大便溏薄,不成形
  • 小便清長,頻數
  • 面色蒼白,唇色淡白
  • 頭暈目眩,耳鳴耳聾
  • 腰膝酸軟,四肢乏力
  • 不耐寒冷,怕風怕冷
  • 易感冒,反覆發作

氣虛的治療以補氣為主,常用中藥有黃芪、人參、白朮、甘草等。此外,飲食調理也十分重要,宜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雞肉、魚肉、豆類、蔬菜、水果等。

氣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要注意飲食調理,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四物湯

  • 1.《本草從新》:「)極善滑腸。瀉者禁用。(當歸為君、白芍為臣、地黃為佐、芎藭為使、名四物湯、治血之總劑、血虛佐以人參黃耆、血熱佐以條芩梔連、訒庵曰:血屬陰、須得陽氣而生、四物純陰、不能生血、氣虛血弱之人、當用參耆、取陽旺生陰之義。)川產力剛善攻。秦產力柔善補。
  • 2.《類證治裁》:「《入門》曰:肝熱鬱,則脅必痛,發寒熱,脅痛似有積塊,必是飲食太飽,勞力所致。當歸龍薈丸。肝氣實,脅痛者,煩燥不安臥,小柴胡湯加川芎、白芍、當歸、青皮、龍膽草。肝氣虛,脅痛者,悠悠不止,耳目䀮䀮善恐,四物湯加柴胡、青皮。
  • 3.《醫方考》:「有抑鬱者,加香附、蒼朮、砂仁、神麯。有留滯者,加桃仁、紅花,玄胡索、肉桂。先期者為熱,後期者為寒、為郁、為氣、為痰。氣虛者,加參、耆。氣實者,加枳樸。或問:四物亦有不宜者乎?余曰:有之。氣息幾微者不宜川芎,恐其辛香,益耗散真氣也。大便溏泄不宜當歸,恐其濡滑,益增下注也。
  • 4.《醫方考》:「黃柏(一斤,炮褐色,為末,水丸,氣虛者四君子湯下,血虛者四物湯下)
  • 5.《普濟本事方》:「治婦人榮衛氣虛,挾風冷,胸脅膨脹,腹中㽲痛,經水愆期,或多或少,崩傷漏下,腰腿痛重,面色青黃,嗜臥無力,安胎止痛,補虛益血。
▼ 展開更多

四逆散

  • 1.《本草從新》:「辛苦溫滑。下氣調中。散血生肌。泄下焦大腸氣滯。治泄痢下重。(好古曰:下重者、氣滯也、四逆散加此以泄滯、按裡急後重、有氣虛血虛、火熱風燥之不同、宜隨證施治、勿專執一說。)胸痹刺痛。肺氣喘急。(取其滑泄。)安胎和產。塗湯火傷。(和蜜搗。)滑利之品。
  • 2.《長沙方歌括》:「張令韶曰。凡少陰病四逆。俱屬陽氣虛寒。然亦有陽氣內郁不得外達而四逆者。又宜四逆散主之。枳實形圓臭香。胃家之宜品也。所以宣通胃絡。芍藥疏泄經絡之血脈。甘草調中。柴胡啟達陽氣而外行。陽氣通而四肢溫矣。若咳者。肺寒氣逆也。用五味、乾薑。溫斂肺氣。並主下利者。
  • 3.《張卿子傷寒論》:「悸者。氣虛而不能通行。心下築築然悸動也。桂猶圭也。引導陽氣。若熱以使。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小建中湯

  • 1.《皇漢醫學》:「淺田氏曰:「此方治中氣虛而腹中引痛者。凡古方書云脾胃,云建中者,皆建立脾胃之義也。此方…唯血乾俄頃,腹皮拘急,或強按無底力,譬如按琴上之系,雖為積聚腹痛等證,宜建中以潤血緩急迫之意用之。全體腹中無力,而有凝滯者,此湯有效。」
  • 2.《幼科發揮》:「_小建中湯_,治脾胃中氣虛損。加黃耆名黃耆建中湯。
  • 3.《雜病廣要》:「陰黃,小便清白,大便不實,喜靜能臥,脈遲弱無力,身冷自汗,當以虛寒治之,仲景所謂男子黃小便自利,與小建中湯,王海藏謂中州寒生黃,用大小建中,不必茵陳,皆氣虛之陰黃也(氣虛則脾不運,久瘀於裡,則脾敗而色外見故黃,其黃色必淡)。
  • 4.《傷寒論類方》:「傷寒陽脈澀,陰脈弦,中宮之陽氣虛,則木來乘土,故陽澀而陰弦也,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膠飴大甘,以助中宮。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治太陰不愈,變而治少陽,所以疏土中之木也,以脈弦故用此法。
  • 5.《張卿子傷寒論》:「建中者。建脾也。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膠飴大棗甘草之甘。以緩中也。辛、潤也。散也。榮衛不足。潤而散之。桂枝生薑之辛。以行榮衛。酸、收也。泄也。正氣虛弱。收而行之。芍藥之酸。以收正氣。

五苓散

  • 1.《皇漢醫學》:「五苓散治伏暑飲熱,暑氣流入經絡,壅溢發衄,或胃氣虛,血滲入胃,停飲不散,吐出一二升許者。
  • 2.《世醫得效方》:「治臟腑極冷,瀉出如破水,勻氣散。欲變候,用白朮散、觀音散,冬瓜子仁湯下。或脾氣虛,益黃散、五苓散、蘇梗、姜錢。或誤服冷藥,脾虛生風成慢驚,南星散,生薑、防風湯下。瀉極,用金液丹為末,陳米飲下,立住。(方並見前。)
  • 3.《保嬰撮要》:「一小兒患前症,服五苓散、消食丸之類,其黃不退,作渴飲湯,腹膨少食,余謂胃氣虛,津液少,故喜飲湯;脾氣虛,故腹脹少食也,先用白朮散漸愈,又用補中益氣湯而痊。
  • 4.《幼科折衷》:「又癃閉與淋閉不同。蓋癃者乃內臟氣虛受熱壅滯,宣化不行,非澀非痛,但閉不通,腹脹緊滿,亦用五苓散加車前、木通服,或貼薑餅於臍上,取效。不拘陰陽二症,悉能療之。
  • 5.《証治準繩‧幼科》:「蓋癃者,乃內臟氣虛,受熱壅滯,宣化不行,非澀非痛,但閉不通,腹脹緊滿,但以㕮咀五苓散加車前子、燈心、之類,及投木通散、玉露飲、益元散皆可用之,或貼姜豉餅於臍上取效,不拘陰陽二證,悉能療之,並與萬安飲尤妙。
▼ 展開更多

炙甘草湯

  • 1.《皇漢醫學》:「按此方之妙處,有奇效,故有用於虛證有熱而草臥之熱病者。甘、桂助陽氣、補元氣,生地、麻子仁、阿膠以潤燥,可有效於仲景不言處。此方涼補元氣,而非溫補,在於平補涼補之間,而無溫補之燥氣也。又陽氣虛而有火之狀者,亦佳。又補上焦之元氣。世人不知補心,可惜。
  • 2.《醫方集解》:「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及肺痿,咳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脈動而中止,能自還者曰結,不能自還曰代,血竭虛衰,不能相續也;心中動悸,真氣內虛也。按:傷寒脈結代,與雜病不同,與此湯補氣血而復脈。肺氣虛則成痿,胃中津液之上供者,悉從燥熱化為涎沫,故咳唾多。)
  • 3.《古今醫統大全》:「(《寶鑑》)_炙甘草湯_,治中氣虛而呃逆。
  • 4.《玉機微義》:「陽有餘而陰不足,則當損陽而補陰;陰有餘而陽不足,則當損陰而補陽。熱則芒硝、大黃,損陽而補陰也;寒則乾薑、附子,損陰而補陽也。豈可以熱藥云乎哉?而寒藥亦有補之義也。經曰:「因其盛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此之謂也。謹按仲景論傷寒脈結代為血氣虛衰不能相續,而用炙甘草湯,實補虛之法也。
  • 5.《丹溪手鏡》:「有氣虛者,由陽明內弱,心下空虛,正氣內動,心悸脈代,氣血內虛也,宜炙甘草湯補之。
▼ 展開更多

理中湯

  • 1.《類證治裁》:「傷冷中寒,脈弱氣虛,理中湯加茵陳。挾表脈浮,桂枝加黃耆湯。往來寒熱,小柴胡湯加梔子。胸滿嘔吐,小半夏湯。小便利而色白者,仲景作虛勞治。小建中湯。一種虛黃,口淡怔忡,耳鳴足軟,神疲無力,人參養營湯。繆仲淳曰:因勞發黃,用秦艽五錢,酒浸絞汁,空心服,或利便止,屢用效。
  • 2.《類證治裁》:「腎寒乘心痛,則心懸如飢,泄痢下重。五積散。寒客背俞,則脈血澀,注於心,相引痛。桂枝七氣湯、神效丸。曰火:痛不時發,薑汁炒山梔、少加炮薑、甘草。若熱鬱痛,脈數,口渴便秘,清中湯。曰氣:脈沉結或弦,胸中氣壅,攻刺作痛。沉香降氣散。中氣虛,按之則痛定,二陳湯加炮姜,不應,理中湯。
  • 3.《醫方集宜》:「一虛寒泄者,久下不止,氣虛脈沉,宜用 四柱散 理中湯
  • 4.《外台秘要》:「又療霍亂吐多者必轉筋,不渴即臍上築者,腎氣虛,先療其築,理中湯方。
  • 5.《專治麻痧初編》:「疹後滯下不止,飲食不進,脈緩肢冷乃脾胃氣虛也,先用理中湯,次用芎歸六君子湯治之。
▼ 展開更多

黃耆桂枝五物湯

  • 1.《皇漢醫學》:「風痹者,和久田氏曰:「風痹者,為正氣虛,邪氣入犯,麻痹不仁之名也。」尾臺氏曰:「身體痹而不仁者,謂之風痹。風痹者,肌膚頑麻而不知痛癢之謂也。」淺田氏謂:「風痹者,頑麻兼有疼痛也。」
  • 2.《退思集類方歌注》:「耆桂五物(湯)治血痹,黃耆芍藥桂薑棗。脈微細緊是陽虛,臥出風吹病之旨。(《素問·五藏生成篇》曰:「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狀若風痹身不仁,(風痹則走注疼痛,血痹則不痛,而但不仁為異,所謂「營氣虛則不仁」也。)因其脈細宜煎此。祛風固表和營衛,陽氣宣通痹自已。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活人書》曰:「有旋覆代赭證,其人咳逆氣虛者,先服四逆湯。胃寒者,先服理中丸,再服旋覆代赭石湯為良。」
  • 2.《醫法圓通》:「一治頭搖、面白少神。夫頭搖之症,人皆目之為風。而予於此症,察其人面白少神,知其為清陽不升,元氣虛極,不能鎮定也。四逆湯力能扶陽,真陽一旺,即能鎮定上下四旁,故治之而愈。
  • 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傷寒自利不渴,嘔噦不止,或吐利俱發,小便或澀、或利,或汗出過多,脈微欲絕,腹痛脹滿,手足逆冷,及一切虛寒厥冷,並宜服之。凡病傷寒有此證候,皆由陽氣虛,里有寒,雖更覺頭痛體疼,發熱惡寒,四肢拘急,表證悉具者,未可攻表,先宜服此藥,助陽救里。

當歸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平素氣虛之人,外邪襲入於心胸,正氣為之抑壓,自四肢厥逆,脈細欲絕者,以此方排心胸間之寒邪,導下水氣,舒暢正氣,則厥寒復溫,脈帶陽氣而愈矣。與三味之四逆湯不同,彼已在內,有下利清穀證,故於四肢謂厥冷。冷者,自內冷也,屬於內之詞也。

十全大補湯

  • 1.《藥鑒》:「虛損之疾,世醫例用十全大補湯以補之,其方實為虛損之關鍵也。方用參耆苓朮甘草以補氣虛,用歸芎地黃芍桂以補血少,此方乃為真氣血兩虛而設,或血虛而氣尚實,或氣虛而血尚充,又不可一例施也。蓋藥性各有能毒,中病者借其能以付安,不中病者,徒惹毒以增病耳。
  • 2.《醫方考》:「氣虛宜補氣,故用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甘草。血虛宜補血,故用當歸、川芎、芍藥、地黃、肉桂。丹溪曰:產後宜大補氣血。此之謂也。
  • 3.《驗方新編》:「十二曰交骨不開,陰門不閉。二症皆由元氣素弱,胎前失於調攝,以致血氣不能運達而然。交骨不開者,陰氣虛,用加味芎歸湯,陰門不閉者,氣血兩虧也,用十全大補湯。
  • 4.《成方切用》:「審其屬虛,用此湯調下二丹丸,庶足開痰通竅。二丹丸,見祛風門。有風中心脾者,有痰塞心竅者,有風寒壅滯者,致舌本木強。又有氣虛血虛腎虛,及老人暴不能言者,宜十全大補湯加菖蒲遠志。)
  • 5.《醫方集解》:「(附:二丹丸:丹參,熟地,天冬(兩半),麥冬,茯神,甘草(一兩),丹砂,人參,菖蒲,遠志(五錢。蜜丸)。安神養血,清熱息風,服之得睡。有風中心脾者,有痰塞心竅者,有風寒壅滯者,致舌本木強;又有氣虛、血虛、腎虛,及老人暴不能言者,宜十全大補湯加菖蒲、遠志)。
▼ 展開更多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發汗後,表證解而惡寒者,因汗亡津液,精氣虛而惡寒也。若消息移時,則不治而自愈矣(求真按:『仲景曰:“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湯主之。”由此觀之,則發汗後惡寒者,必非消息移時而自愈也』)。不惡寒,但發熱者,為胃內實熱之候也。
  • 2.《醫學心悟》:「一者,表不解惡寒未除,小便清長,知不在裡仍在表也,法當汗解。二者,心下硬滿心下滿,則邪氣尚淺,若誤攻之,利遂不止。恐正氣下脫也三者,合面赤色面赤色,為邪在表,浮火聚於上,而未結於下,故未可攻也。又面赤為戴陽,尤宜細辨。四者,平素食少,或病中反能食平素食少,則胃氣虛,故不可攻。

當歸建中湯

  • 1.《仁齋直指方論》:「血氣虛損,腰腹疼痛,當歸建中湯加南木香,若自汗則去木香,加人參、白朮。
  • 2.《臨症驗舌法》:「凡舌見青色而滑潤,屬肝臟氣虛者,當歸建中湯去膠飴主之。
  • 3.《臨症驗舌法》:「按:上方主治肝臟氣虛,不能生火,以致火不生土。白芍之酸、甘草之甘、此係甲己化土也。肉桂補肝之子、益土之母,所以培生化之原也。凡脾味不和,飲食不進,其外見症,兩脅寒痛,大便泄利,少腹墜痛,並宜此方治之。再按,此小建中湯原方主治也。千金方加當歸,名當歸建中。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醫法圓通》:「一治頭搖、面白少神。夫頭搖之症,人皆目之為風。而予於此症,察其人面白少神,知其為清陽不升,元氣虛極,不能鎮定也。四逆湯力能扶陽,真陽一旺,即能鎮定上下四旁,故治之而愈。

麻黃湯

  • 1.《醫方集解》:「津液為汗,汗即血也,在營則為血,在衛則為汗。寒傷營,營血內澀,不能外通於衛,衛氣閉固,津液不行,故無汗發熱而惡寒;風傷衛,衛氣外泄,不能內護於營,營氣虛弱,津液不固,故有汗發熱而惡風。然風寒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肺之合也,證雖屬太陽,然面赤怫鬱、咳嗽有痰,喘而胸滿,非肺病乎。
  • 2.《傷寒明理論》:「麻黃湯主傷寒。寒則傷榮。寒邪並於榮。則榮實而衛虛。內經所謂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者是矣。故麻黃佐以杏仁。用利氣也。若是之論。實處方之妙理。製劑之淵微。該通君子。熟明察之。乃見功焉。
  • 3.《存粹醫話》:「古人立方大都主治一症,各走一經,故藥少而氣純,力專而效速。一方有一方之妙用,一方有一方之特長,豈可妄行增損,致失本旨。然時有古今,地有南北,人有強弱,邪有淺深,病有輕重。若氣虛概進以四君,血虧概補以四物,風寒概施以麻黃湯,瘧疾概投以小柴胡,曰此古人成法焉,古人不任其咎也。

大承氣湯

  • 1.《成方切用》:「錢仲陽小兒藥證直訣云:此肝熱也,亦承氣湯主之。樓全善曰:嘗治循衣摸床撮空數人,皆用大補氣血之劑,惟一人兼振瞤脈代,遂於補劑中加桂二分,亦振止脈和而愈。按譫語亦有因氣虛陽脫而然者,當用參附大補之。)
  • 2.《醫方集解》:「昂按:陽明必已入腑,方敢議下,非云界內便屬可下,嘉言之言,尚有未當,古人有治惡寒戰慄,用大承氣下燥屎而愈者,此陽邪入里;熱結於裡,表虛無陽,故惡寒戰慄,此陽盛格陰,乃熱病,非寒證,誤投熱藥則死矣。朱丹溪曰:初下痢腹痛,不可用參朮;然氣虛、胃虛者,可用。

小承氣湯

  • 1.《仁術便覽》:「治痢疾初發,積氣盛,腹痛難忍,或作脹悶,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窘迫之甚。五日後氣虛,及年老衰弱者,不宜下。
  • 2.《張卿子傷寒論》:「內經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譫語由邪氣盛而神識昏也。鄭聲由精氣奪而聲不全也。譫語者。言語不次也。鄭聲者。鄭音不正也。論語也。惡鄭聲之亂雅樂。又云。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言鄭聲不正也。今新瘥氣虛。人聲轉者是。所謂重語者也。若聲重亦聲轉之。
  • 3.《目經大成》:「蓋承氣能治實邪,加羌活,不忘乎風也。服後大小便微行,上中下無所阻塞,而復其傳化之職,故曰三化。凡久風變熱,病實形實者,皆為對症。必曰中風多氣虛上逆,無用承氣之理,固矣哉。
  • 4.《張氏醫通》:「小承氣湯本方用大黃三錢。厚朴錢半。枳實一錢加芒硝二錢。甘草一錢。人參較大黃減半。當歸二錢。生薑五片。大棗一枚。如腸鳴。去芒硝加半夏、茯苓。血秘。去甘草加桃仁泥、生地黃汁。氣秘。去當歸加木香。風秘。去大棗加羌活。年老氣虛。去芒硝。湯取黃龍命名。

小柴胡湯

  • 1.《成方切用》:「膽為清淨之腑,無出無入,其經在半表半裡,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仲景曰:少陽中風耳聾目赤,胸滿而煩,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釋曰:邪在半表半裡,以吐除煩,吐則傷氣,氣虛者悸,以下除滿,下則亡血,血虛者驚。又曰: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不可汗,汗之譫語。
  • 2.《張卿子傷寒論》:「人之氣血。隨時盛衰。當月郭空之時。則為血弱氣盡。腠理開疏之時也。邪氣乘虛。傷人則深。針經曰。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血氣虛。衛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緩。腠理開。毛髮殘。膲理薄。煙垢落。當是時。遇賊風。則其入深者是矣。邪因正虛。自表之裡。而結於脅下。
  • 3.《古今名醫匯粹》:「仲景云諸病黃家,但利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耆湯。可見大法當利小便,必脈浮始可言表。然癉症之脈,多有榮衛氣虛,濕熱乘之而浮,故用桂枝黃耆湯和其榮衛,用小柴胡湯和其表裡,但取和法為表法,乃仲景之微旨也。
  • 4.《醫述》:「然疸證之脈,多有營衛氣虛濕熱乘之而浮,故用桂枝黃耆湯和其營衛,用小柴胡湯和其表裡,但取和法為表法,而表實發黃之證,豈曰無之?再取麻黃醇酒湯一方附入,讀此而治病之機,宛然心目矣。○瓜蒂湯,吐藥也。邪在膈上,淺而易治,用此湯吐去黃水,正《內經》因其高而越之之旨也。

胃苓湯

  • 1.《仁術便覽》:「一方,治氣虛泄。完穀不化者是。

真武湯

  • 1.《醫方集解》:「又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氣虛惡寒(汗出過多則心悸,汗為心液,汗去心虛,如魚失水則躍也;水停心下亦心悸,心屬火,火畏水,故悸也。虛陽內動,故頭眩;汗多則液少,不能榮養筋肉,故筋惕惕而跳,肉瞤瞤而動也;振振欲擗地者,亡陽無奈,欲擗地而入也。
  • 2.《成方切用》:「氣虛惡寒。(汗出過多,則心悸。汗為心液,汗去心虛,如魚失水則躍也。水停心下,亦心悸。心屬火,火畏水,故悸也。虛陽內動,故頭眩。汗多則液少,不能榮養筋肉,故筋惕惕而跳,肉瞤而動也。振振欲擗地者,亡陽無奈,欲擗地而入也。程郊倩曰:汗多亡陽,夫人知之。
  • 3.《時病論》:「_真武湯_,:治少陰傷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或咳或嘔,或小便利,及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氣虛惡寒。

當歸散

  • 1.《仁術便覽》:「氣虛者加參、耆、芍、芎、生地黃,為細末,每服五錢,溫酒調。

歸脾湯

  • 1.《醫方集解》:「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氣虛,故善忘)。
  • 2.《成方切用》:「(濟生),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怔忡健忘,(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氣虛,故善忘。)驚悸,(有觸而心動曰驚,無驚而自動曰悸,即怔忡也。)盜汗,(汗為心液,心藏神而生血,心傷則不能生血而血少,故見前諸證。)發熱,(脾主肌肉。)體倦,(脾主四肢。
  • 3.《婦人規》:「若脾氣虛陷不能收攝而脫血者,壽脾煎、歸脾湯、四君子湯加芎、歸。再甚者,舉元煎。
  • 4.《婦人規》:「若心脾氣虛於上者,宜逍遙飲、歸脾湯、壽脾煎之類主之。若肝腎不足於下者,宜左歸飲、右歸飲、固陰煎主之。若氣血俱虛者,宜五福飲、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若脾腎氣虛而兼帶濁者,宜秘元煎、菟絲煎之類主之。若多嘔惡者,當隨前證、前方各加二陳湯之類以和之。
  • 5.《痘疹心法要訣》:「設痘色灰白陷下而便血者,此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宜歸脾湯主之。至若大吐血、尿血及七竅出血,變在反掌,不必服藥。
▼ 展開更多

柴胡桂枝湯

  • 1.《古今名醫方論》:「)如陽浮陰弱條,是仲景自為桂枝證之註釋;血弱氣虛條,亦仲景自為柴胡證之註釋。桂枝有壞病,柴胡亦有壞病;桂枝有疑似證,柴胡亦有疑似證。病如桂枝證而實非,若腳攣急與胸中痞硬者是矣;病如柴胡證而實非,如本渴而飲水嘔、食谷嘔,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是矣。

防己黃耆湯

  • 1.《醫方集解》:「治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解見前;及諸風諸濕,麻木身痛(按東垣曰:麻木為風,三尺童子皆知之,細核則有區別:如久坐亦麻木,繩縛之人亦麻木,非有風邪,乃氣不行也,當補肺氣,麻木自去矣。愚謂因其氣虛,故風邪入而踞之,所以風為虛象,氣虛其本也)。
  • 2.《成方切用》:「(金匱),治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及諸風諸濕,麻木身痛。(東垣曰:麻木為風,人皆知之,細核則有區別。如久坐亦麻木,繩縛之人亦麻木,非有風邪,乃氣不行也。當補肺氣,麻木自去矣。亦有因氣虛而風邪入而踞之,所以風為虛象,氣虛其本也。)
  • 3.《退思集類方歌注》:「里無水氣,故不須白朮以固里。)防己黃耆(湯)除桂茯,再加白朮棗姜隨。此治風水與諸濕,身重(為濕)汗出(濕邪多汗,傷於風者,必自汗出。)惡風吹。(風在表,故惡風。按風水惡風,皮水不惡風為別。)四肢麻木(氣虛濕滯)腰髀痛,參用前方效乃奇。

桂枝湯

  • 1.《兒科萃精》:「若惡寒冷,陽氣虛也,古法主桂枝湯(如白芍、桂枝、炙甘草)。加炙附子,引用薑、棗。
  • 2.《幼科折衷》:「(凡汗出發潤,一不治也;汗出如油,二不治也;汗凝如珠,三不治也。通身出汗謂之熱越,熱氣越於四體也。睡熟汗出,醒而收者為盜汗。丹溪云:自汗屬氣虛,人參黃耆,少佐以桂枝湯,虛甚附子湯亦可。盜汗屬血虛,當歸六黃湯神效。火氣上蒸,胃中之濕亦然作汗,涼膈散主之。)
  • 3.《傷寒尋源》:「桂枝湯主之。衛強故陽脈浮。營弱故陰脈弱。衛本行脈外。又得風邪相助。則其氣愈外浮。陽主氣。風為陽邪。陽盛則氣易蒸。故陽浮者熱自發也。營本行脈內。更與衛氣不諧。則其氣愈內弱。陰主血。汗為血液。陰弱則液易泄。故陰弱者汗自出也。嗇嗇惡寒。內氣虛也。淅淅惡風。

白虎湯

  • 1.《專治麻痧初編》:「王氏曰:陽明熱病化燥白虎加人參湯何也。石膏辛寒僅能散表熱,知母甘苦僅能降裡熱,甘草粳米僅能載藥留於中焦,若胃經熱久傷氣,氣虛不能生津者,必須人參養正回津而後,白虎湯乃能清化除燥。
  • 2.《張氏醫通》:「白虎湯去知母、粳米。加寒水石。(如無真者。滑石代之。)為散。每服半錢匕至一錢匕。沸湯調。日三服。薛立齋云。若飲食如常。作瀉飲冷。宜用此藥。若食少體倦。喜飲熱湯。此脾氣虛陷。宜六君子湯加升、柴。此方切禁。
  • 3.《張卿子傷寒論》:「結代之脈。動而中止。能自還者。名曰結。不能自還者。名曰代。由血氣虛衰。不能相續也。心中悸動。知真氣內虛也。與炙甘草湯。益虛補血氣而復脈。
  • 4.《傷寒纘論》:「諺云春不服白虎為瀉肺也。蓋春主陽氣上升。石膏知母苦寒墜下。惡其瀉肺之陽而不得生髮也。此特指春不可用者。恐人誤以治溫病之自汗煩渴也。至於秋冬感冒傷寒反可渾用以傷金水二臟之真氣乎。此湯專主熱病中暍。在氣虛不能蒸發者。則加人參。故張隱菴以為陽明宣劑。

逍遙散

  • 1.《女科經綸》:「薛立齋曰:前證若肝氣熱,不能生血,六味丸。若肝氣虛不能藏血,逍遙散。若脾氣虛,不能攝血,六君子湯。胃氣下陷,不能統血,補中湯。若脾經鬱熱,血不歸源,加味歸脾湯。若脾經怒火,血妄行,加味四物湯。若氣血兩虛,十全大補湯。若肝經風邪,其血沸騰,一味防風丸。
  • 2.《女科折衷纂要》:「薛氏曰:前症若肝氣熱而不能主血,用六味丸。或肝氣虛而不能藏血,用逍遙散。若脾氣虛而不能攝血,用六君子湯。脾胃氣下陷而不能統血,用補中益氣湯。若脾經鬱熱而血不歸源,用加味歸脾湯。若肝經風邪而血沸騰,用一味防風丸。
  • 3.《婦人規》:「如脾虛而氣不行者,宜四君子湯,甚者,八珍湯。若脾氣虛而兼寒者,宜五君子煎。若脾腎虛寒不行者,宜理陰煎。若脾腎氣虛兼火者,宜逍遙散,或加黃芩、枳殼、砂仁。
  • 4.《保嬰撮要》:「一小兒自落草時,頸間患有四枚,至五歲,耳前後如貫珠,元氣虛甚,寒熱往來,飲乳不徹,此稟肝膽經氣滯之症,用八珍、逍遙二散,與壯年婦人服之,兒飲其乳,半載之後,兒體漸充,其核漸消,又服地黃丸、逍遙散而全愈。

黃耆建中湯

  • 1.《女科折衷纂要》:「《要略》云:平人脈大為勞,以黃耆建中湯主之(此是勞傷元氣,乃脾肺氣虛,非血風勞也。當從損治。血風勞者,乃肝血虛風,熱而成勞也。風勞冷勞因虛乘襲,日久變成勞熱。氣虛者氣不足,熱勞者血不足。至骨蒸勞瘵,大都難治矣)。
  • 2.《雜病心法要訣》:「自汗表虛黃耆草,玉屏風散術耆防,氣虛加參陽虛附,血虛黃耆建中湯。

參苓白朮散

  • 1.《女科折衷纂要》:「婦人經水將行,必泄瀉三日,然後經行。其脈濡弱者,此脾虛也。脾屬土屬濕,經水將動,脾血先已流注血海,然後下流為經。脾血既虧,則虛而不能運行其濕,宜服參苓白朮散(濡弱二字足徵脾虛,此脾氣虛而非脾血虛也,用藥當矣。而血虧不運之說欠妥)。
  • 2.《景岳全書》:「一、面目虛浮,有因色欲過度,陰虛氣越而致者,宜六味地黃湯,或八味地黃湯,或加減八味丸。若因勞倦傷脾,氣虛不斂而面目虛浮者,宜參苓白朮散、歸脾湯,或十全大補湯。若因飲酒過度,濕熱上聚而面目浮腫者,宜葛花解酲湯,或七味白朮散。若因瀉痢不止,脾腎氣虛而面目浮腫者,宜胃關煎,或溫胃飲。

附子理中湯

  • 1.《幼科折衷》:「有胃氣虛寒而嘔惡者,溫補為主,附子理中湯。噤口者因脾胃濕熱之毒,熏蒸清道而上,以致胃口閉塞,而成不食之症。亦有脾胃虛而不能食者,亦有誤服痢藥致藥毒犯胃而不食者,亦有服溫澀藥太早邪氣閉遏胃口而不食者。或用石蓮肉以通心氣,敗毒散以散毒邪,山藥以補脾胃。
  • 2.《女科精要》:「產後嘔吐,因飲食過多者,六君子加楂、曲。兼勞役者,補中湯。飲食停滯者,人參養胃湯。脾胃氣虛者,六君子,胃氣虛寒者,加炮姜。煨木香。寒水侮土者,益黃散。肝木侮土者,六君子加升柴。命門火衰,不能升土者,八味丸。嘔吐泄瀉,手足俱冷,肚腹作痛者,乃陽氣虛寒也,急用附子理中湯。
  • 3.《內科摘要》:「一儒者,面色痿黃,胸膈不利,吞酸噯腐,恪服理氣化痰之藥,大便不實,食少體倦,此脾胃虛寒,用六君加炮薑、木香漸愈,兼用四神丸而元氣復。此症若中氣虛弱者,用人參理中湯,或補中益氣加木香、乾薑,不應,送左金丸或越鞠丸。若中氣虛寒,必加附子,或附子理中湯,無有不愈。
  • 4.《瘍醫大全》:「又曰:口瘡者,上焦實熱,中焦虛寒,下焦陰火,各經傳變所致,當分別治之。如發熱、作渴、飲冷,實火也。輕則用補中益氣,重則用六君子湯。飲食少思,大便不實,中氣虛也,用人參理中湯。手足逆冷,肚腹作痛,中氣虛寒,用附子理中湯。晡熱、內熱,不時而熱,血虛也,用八物加丹皮、五味、麥冬。
  • 5.《口齒類要》:「口瘡上焦實熱,中焦虛寒,下焦陰火,各經傳變所致,當分別而治之。如發熱作渴飲冷,實熱也,輕則用補中益氣湯,重則用六君子湯。飲食少思,大便不實,中氣虛也,用人參理中湯。手足逆冷,肚腹作痛,中氣虛寒也,用附子理中湯。晡熱內熱,不時而熱,血虛也,用八物如丹皮、五味、麥門。
▼ 展開更多

小青龍湯

  • 1.《証治準繩‧類方》:「若感冒得加麻黃(等分。),若脾胃素實者,用御米殼去筋膜,銼碎,以醋淹炒,等分加之,每帖加烏梅一枚煎服,尤妙。嘔逆噁心者,不可用此。若久年咳嗽,氣虛喘急,去杏仁、人參,倍加麻黃,芍藥、乾薑、五味子各增一半,一名小青龍湯。
  • 2.《醫學衷中參西錄》:「誠以喘雖由於外感,亦恆兼因元氣虛損不能固攝,麻黃雖能定喘,其得力處在於瀉肺,恐於元氣素虛者不宜,是以不取麻黃之瀉肺,但取桂枝之降肺,更加杏仁能降肺兼能利痰祛邪之品以為之輔佐,是以能穩重建功也。
  • 3.《醫學衷中參西錄》:「心下停有水氣可作乾嘔咳喘,然水氣仍屬無形不至於痞硬也。乃至傷寒或因汗吐下傷其中焦正氣,致沖氣肝氣皆因中氣虛損而上干,迫搏於心下作痞硬,且其外呼之氣必噫而後出者,則非小青龍湯所能治矣,而必須治以旋覆花代赭石湯。
  • 4.《傷寒明理論》:「芫花味苦寒。酸苦為湧泄之劑。水去利則止。芫花下水。故加之。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經曰。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溏。又曰。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噎為胃氣虛竭。麻黃髮汗。非胃虛冷所宜。故去之。附子辛熱。熱則溫其氣。辛則散其寒。而噎者為當。

八味地黃丸

  • 1.《景岳全書》:「若下焦淋濁而全無火者,乃氣不攝精而然,但宜壯水養氣,以左歸飲、大補元煎之類主之。若火衰不能化氣,氣虛不能化液者,猶當以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若下焦無火而兼滑者,當以固腎補陰為主,宜秘元煎、固陰煎及苓朮菟絲丸之類主之。
  • 2.《羅氏會約醫鏡》:「_八味地黃丸_,治火衰不能化氣,氣虛不能生液,而水涸消渴者。

平胃散

  • 1.《醫學綱目》:「〔海〕吐瀉轉筋,身熱脈長,陽明本病也,宜和中。四君子湯、平胃散、建中湯(方見治虛實氣虛條。)每服一兩,水三盞,姜五片,煎至一盞,去渣溫服。如吐瀉轉筋,自汗脈浮者,四君子加桂五錢主之。如吐瀉轉筋,脅下痛,脈弦者,宜,建中加木瓜柴胡湯,。平胃散加木瓜五錢,亦可也。

甘草瀉心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服湯藥下後。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氣虛而客氣上逆也。與瀉心湯攻之。則痞已。醫復以他藥下之。又虛其里。致利不止也。理中丸。脾胃虛寒下利者服之愈。此以下焦虛。故與之。其利益甚。聖濟經曰。滑則氣脫。欲其收也。如開腸洞泄。便溺遺失澀劑所以收之。此利由下焦不約。

苓桂朮甘湯

  • 1.《先哲醫話》:「眩暈有二道:因水飲昏倒者,宜苓桂朮甘湯、奔氣湯加茯苓類,蓋奔氣湯加茯苓主降下,更加附子推下之力反優,因氣虛眩冒者,宜補中益氣湯加附子。
  • 2.《景岳全書》:「參附湯(補三七),朮附湯(補四一),益氣補腎湯(補百三,氣虛),玉液湯(和九六,痰運),祛痰丸(和百三,風痰),苓桂朮甘湯(和三六,虛痰運),養正丹(熱一八八,痰涎上盛),芎術湯(熱五十,寒濕眩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二日反躁。此陰氣虛不當汗也。兩故字照應。故字以下。正申言上文。不當發汗而熨其背。則雖汗而腰以下不得汗。故不解而煩躁。以陰氣不行於下故也。所以大便硬。上嘔逆而下惡風。至十餘日。陰氣復生。陽氣行自下利而解者。以穀氣下行故也。

葛根湯

  • 1.《張卿子傷寒論》:「二陽方外實而不主裡。則裡氣虛。故必下利。與葛根湯。以散經中甚邪。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烏梅丸

  • 1.《傷寒纘論》:「按烏梅丸。主胃氣虛而寒熱錯雜之邪積於胸中所以蛔不安。而時時上攻。故仍用寒熱錯雜之味治之。方中烏梅之酸以開胃蜀椒之辛以泄滯。連柏之苦以降氣。蓋蛔聞酸則定。見辛則伏。遇苦則下也。其他參歸以補中氣之虛寒。姜附以溫胸中之寒飲。若無飲則不嘔逆。蛔亦不上矣。
  • 2.《張卿子傷寒論》:「傷寒發熱。邪在表也。下利厥逆。陽氣虛也。躁不得臥者。病勝臟也。故死。
  • 3.《養生類要》:「治一切水腫單腹脹蠱脹氣虛中滿神效煎方

小陷胸湯

  • 1.《張卿子傷寒論》:「沉為在裡。緊為裡實。陽明裡實。故必欲嘔。脈滑則太陽之邪。傳於腸胃。以滑為陰氣有餘。知邪氣入里。干於下焦也。沉為血勝氣虛。是為協熱利。浮為氣勝血虛。是知必下血。經曰。不宜下而便攻之諸變不可勝數此之謂也。

甘草湯

  • 1.《丹溪手鏡》:「有氣虛,因吐下、因發汗後,反惡寒,脈微弱,宜芍藥附子甘草湯。
  • 2.《備急千金要方》:「治產後腹中傷絕,寒熱恍惚,狂言見鬼,此病中風內絕,臟氣虛所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