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溫瘧」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溫瘧是中醫古代對瘧疾的稱呼,是一種由瘧原蟲寄生在人體紅血球中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表現為發熱、寒戰、出汗、頭痛、肌肉酸痛、關節疼痛、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根據發熱的規律,溫瘧可分為三種類型:

  • 三日瘧:發熱持續三天,每隔三天發作一次。
  • 二日瘧:發熱持續兩天,每隔兩天發作一次。
  • 一日瘧:發熱持續一天,每隔一天發作一次。

溫瘧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為主。常用中藥有黃連、黃芩、梔子、大黃、板藍根、金銀花、連翹、薄荷等。

溫瘧在古代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條件的改善,其發病率已經大大降低。但在一些貧困、衛生條件差的地區,溫瘧仍然是一種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溫瘧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因此,如果出現發熱、寒戰、出汗、頭痛、肌肉酸痛、關節疼痛、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五苓散

  • 1.《皇漢醫學》:「《傷寒百問‧經絡卷》曰:「五苓散,治瘴氣溫瘧,不服水土,及黃疸或瀉者。又治中酒噁心,或嘔吐痰水,水入便吐,心下痞悶者。又治黃疸如橘黃色,心中煩急,眼睛如金,小便赤澀,或大便自利者。若治黃疸,以山茵陳煎湯下,日三服。」

白虎湯

  • 1.《醫方集宜》:「方見前中寒門,治溫瘧熱多寒少。
  • 2.《祖劑》:「即白虎湯加桂,治中暑自汗微惡寒者,又治溫瘧,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者。
  • 3.《傷寒六書》:「溫瘧,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白虎湯加桂;渴者,柴胡加人參栝蔞湯。
  • 4.《傷寒纘論》:「其於濕溫。則加蒼朮。溫瘧則加桂枝。一皆夏日所見之證。故昔人又有秋分後不可妄用白虎之戒。
  • 5.《張氏醫通》:「桂枝白虎湯,治溫病感冒客邪而渴。及溫瘧先熱後寒。
▼ 展開更多

柴胡桂枝湯

  • 1.《醫方集宜》:「一三陰經病寒多熱少者名溫瘧宜用 柴胡桂枝湯

小柴胡湯

  • 1.《醫方集宜》:「方見傷寒門 治少陽經病寒熱交作一、治溫瘧感時氣先熱後寒加減用
  • 2.《醫學入門》:「凡感冒之人,忽覺毛寒股慄,筋節搜攣,百骸鼓撼,嘔不欲食,其寒不可御,未幾復轉而發熱者,皆似瘧狀,不必脈弦,隨所見證與脈,而以小柴胡湯和解,此即溫瘧也。
  • 3.《醫學傳心錄》:「溫瘧渴煩兼惡熱,石膏知母(湯)(小)柴胡(湯)調。傷寒日久為過經,表裏俱無用此行,若是邪多元氣弱,重加麥(冬)(五)味及人參。
  • 4.《儒醫心鏡》:「溫瘧渴煩或發熱,白虎柴胡二藥調。
  • 5.《傷寒摘錦》:「經曰: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為溫瘧。《難經》曰: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前病熱未已,再感於寒,寒熱相搏,變為溫瘧,其證寒熱往來,責在少陽,小柴胡湯主之。此下皆言變病也。

烏梅丸

  • 1.《醫學舉要》:「而溫瘧則借材於白虎,瀉痢諸證,烏梅丸為寒熱兼投之劑,而暴注下迫,則白頭翁、豬苓、豬膚、葛根、黃連、黃芩湯是也。至若白通、通脈、桃花等劑又治陰寒下利者矣。嘔吐諸證,小柴胡為表裡兼解之方。而虛陽上逆,則五苓散、竹葉石膏湯、黃芩半夏生薑湯是也。至若吳萸四逆理中等劑,又治中虛作嘔者矣。

黃芩湯

  • 1.《醫學舉要》:「而溫瘧則借材於白虎,瀉痢諸證,烏梅丸為寒熱兼投之劑,而暴注下迫,則白頭翁、豬苓、豬膚、葛根、黃連、黃芩湯是也。至若白通、通脈、桃花等劑又治陰寒下利者矣。嘔吐諸證,小柴胡為表裡兼解之方。而虛陽上逆,則五苓散、竹葉石膏湯、黃芩半夏生薑湯是也。至若吳萸四逆理中等劑,又治中虛作嘔者矣。

麻黃湯

  • 1.《醫方集解》:「喻嘉言曰:治傷寒先分營衛,桂麻二湯,斷無混用之理,此證太陽之邪,雖從汗解,然肺中熱邪未盡,所以熱雖少止,喘仍不止,故用麻黃髮肺邪,杏仁下肺氣,甘草緩肺急,石膏清肺熱,即以治足太陽之藥,通治手太陰經也。倘誤行桂枝,寧不壅塞肺氣而吐癰膿乎);亦治溫瘧先熱後寒。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至夜發熱,亦有癉瘧者(求真按:「癉瘧,溫瘧也」),有熱入血室者,均非蓄血證,皆不可下也,宜審之。

白虎加桂枝湯

  • 1.《遯園醫案》:「林君振華,患瘧,每日申時發熱,不惡寒,交亥止,身疼痛,欲嘔不嘔,舌苔白薄,脈平不弦。余念《金匱》「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正謂此也,即照方授之,一服知,三服已。
  • 2.《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瘧病,其病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作嘔,此名溫瘧,宜白虎加桂枝湯。白虎加桂枝湯方(即前方去人參一味)
  • 3.《金匱方歌括》:「治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此湯主之。
  • 4.《退思集類方歌注》:「治溫瘧,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者。
  • 5.《內科摘要》:「仲景白虎加桂枝湯,治溫瘧。
▼ 展開更多

牡蠣湯

  • 1.《備急千金要方》:「有溫瘧者,其脈平無寒時,病六七日,但見熱也,其候骨節疼煩時嘔,朝發暮解,暮發朝解,名溫瘧。

人參白虎湯


生化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當歸之味甘勝於辛,性溫雖能助熱,而濡潤多液,又實能滋陰退熱,原不可但以助熱論。故《神農本草經》謂可治溫瘧,且謂煮汁飲之尤良,誠以煮汁則其液濃厚,濡潤之功益勝也。其性雖流通活血,而用之得當亦能止血。友人王××曾小便溺血,用黃酒煮當歸一兩飲之而愈。

白虎加人參湯

  • 1.《溫熱暑疫全書》:「_白虎加人參湯_(方見後熱病以上三方治溫瘧)

黃龍湯

  • 1.《外臺秘要》:「古今錄驗黃龍湯,療傷寒十餘日不解,往來寒熱狀如溫瘧渴胸滿,心腹痛方。
  • 2.《外台秘要》:「古今錄驗黃龍湯,療傷寒十餘日不解,往來寒熱狀如溫瘧渴胸滿,心腹痛方。

柴平湯

  • 1.《景岳全書》:「柴平湯(和二三三),微涼,凡溫瘧身痛,手足沉重,寒熱者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