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鎮驚湯

QING RE ZHEN J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8%
小腸經 13%
肺經 12%
胃經 12%
膀胱經 10%
腎經 8%
心包經 7%
肝經 6%
膽經 3%
脾經 3%
大腸經 2%
三焦經 1%
心經
小腸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心包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清熱鎮驚湯

本方組成為:連翹、柴胡、地骨皮、龍膽草、鈎藤、黃連、梔子、黃芩、麥門冬、木通、赤茯苓、車前子、枳實、甘草、薄荷、滑石、燈心草、淡竹葉,具有清熱鎮驚之效。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連翹

性味:苦、微寒。 歸經:肺、心經。 功效:清熱解毒、散風熱、消腫止痛。 主治:風熱感冒、溫病初起、熱淋澀痛、瘡瘍腫毒等。

2. 柴胡

性味:微苦、微寒。 歸經:肝、膽經。 功效:疏肝解鬱、清熱退燒、止痛。 主治:肝鬱氣滯、頭痛眩暈、胸脅脹痛、發熱惡寒等。

3. 地骨皮

性味:甘、寒。 歸經:肺、腎經。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降火。 主治:肺熱咳嗽、口乾咽燥、陰虛發熱、盜汗等。

4. 龍膽草

性味:苦、寒。 歸經:肝、膽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濕熱黃疸、肝炎、膽囊炎、痢疾等。

5. 鈎藤

性味:甘、微寒。 歸經:肝、腎經。 功效:平肝息風、清熱解毒。 主治:肝風內動、驚風抽搐、眩暈頭痛、失眠多夢等。

6. 黃連

性味:苦、寒。 歸經:心、小腸、大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濕熱痢疾、黃疸、高熱神昏、口瘡咽痛等。

7. 梔子

性味:苦、寒。 歸經:心、肺、肝經。 功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主治:熱病煩渴、心煩不寐、吐血衄血、瘡瘍腫毒等。

8. 黃芩

性味:苦、寒。 歸經:肺、大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肺熱咳嗽、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等。

9. 麥門冬

性味:甘、微寒。 歸經:心、肺經。 功效:養陰生津、潤肺止咳。 主治:肺燥咳嗽、口乾咽燥、心煩失眠等。

10. 木通

性味:甘、寒。 歸經:腎、膀胱經。 功效:清熱利尿、通淋排石。 主治:熱淋澀痛、尿路感染、結石等。

11. 赤茯苓

性味:甘、淡。 歸經:心、脾、腎經。 功效:滲濕利尿、健脾益氣。 主治:水腫、小便不利、脾虛腹瀉等。

12. 車前子

性味:甘、寒。 歸經:肺、腎經。 功效:清熱利尿、滑腸通便。 主治:肺熱咳嗽、尿路感染、便祕等。

13. 枳實

性味:酸、苦、溫。 歸經:脾、胃、大腸經。 功效:行氣消脹、破氣除滿。 主治:脘腹脹滿、消化不良、便祕等。

14. 甘草

性味:甘、平。 歸經:脾、肺、心經。 功效:補益脾胃、益氣生津、清熱解毒。 主治:脾胃虛弱、咳嗽痰多、口乾咽燥等。

15. 薄荷

性味:辛、涼。 歸經:肺、肝經。 功效:疏風散熱、清利咽喉、闢穢止癢。 主治:感冒頭痛、咽喉腫痛、皮膚瘙癢等。

16. 滑石

性味:甘、寒。 歸經:肺、膀胱經。 功效:清熱利尿、瀉火生津。 主治:熱淋澀痛、水腫、小便不利等。

17. 燈心草

性味:甘、寒。 歸經:肺、膀胱經。 功效:清熱利尿、利水滲濕。 主治:熱淋澀痛、水腫、小便不利等。

18. 淡竹葉

性味:甘、寒。 歸經:心、小腸、腎經。 功效: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 主治: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等。

臨牀應用

清熱鎮驚湯常被用於治療小兒癲癇。小兒癲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神經系統疾病,其特徵是反覆發作的癲癇發作。癲癇發作的類型有很多種,包括全面性發作、局竈性發作和部分性發作。小兒癲癇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與遺傳、環境因素和出生前或出生後腦部損傷有關。

清熱鎮驚湯是中醫治療小兒癲癇的常用方劑。本方具有清熱鎮驚、熄風止痙的功效。其中的連翹、柴胡、地骨皮、龍膽草、鈎藤、黃連、梔子、黃芩具有清熱瀉火、涼血安神的功效。麥門冬、木通、赤茯苓、車前子、枳實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排石的功效。甘草、薄荷、滑石、燈心草、淡竹葉具有清熱化痰、利咽止咳的功效。

清熱鎮驚湯在臨牀上可有效緩解小兒癲癇的症狀,如發作次數減少、發作時間縮短、發作強度減弱等。同時,本方還具有增強免疫力、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

注意事項

  1. 清熱鎮驚湯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2. 服用清熱鎮驚湯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 服用清熱鎮驚湯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4. 服用清熱鎮驚湯期間,應定期複診,以便醫生監測病情並調整用藥方案。
  5. 清熱鎮驚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連翹、柴胡、地骨皮、龍膽草、鈎藤、黃連、梔子、黃芩、麥門冬、木通、赤茯苓、車前子、枳實、甘草、薄荷、滑石、燈心草、淡竹葉等組成。

連翹、柴胡、地骨皮、龍膽草、鈎藤、黃連、梔子、黃芩、麥門冬、木通、赤茯苓、車前子、枳實、甘草均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安神的作用。薄荷、滑石、燈心草、淡竹葉具有清熱利尿、通利小便的作用。

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小兒驚巒麻疹急性脊髓灰白質炎四肢抽搐多痰牙齒緊閉口張不開

相同名稱方劑


清熱鎮驚湯, 出處:《金鑑》卷五十一。 組成:柴胡、薄荷、麥冬(去心)、梔子、川黃連、龍膽草、茯神、鉤藤鉤、甘草(生)、木通。 主治:急驚風,暴發壯熱,煩急,面紅唇赤,痰壅氣促,牙關噤急,二便閉澀,脈洪數者。

清熱鎮驚湯, 出處:《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組成:連翹4分(去心蒂,研碎),柴胡4分,地骨皮4分,龍膽草4分,鉤藤4分,黃連4分,山梔仁4分(炒黑),片芩4分(酒炒),麥冬4分(去心),木通4分,赤苓4分(去皮),車前子4分,陳枳實(炒)4分,甘草2分,薄荷2分,滑石末8分,燈心1團,淡竹葉3片。 主治:小兒急驚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