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調中湯

SI ZI DIAO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肺經 15%
胃經 15%
肝經 14%
大腸經 10%
心經 7%
腎經 5%
小腸經 3%
膽經 3%
三焦經 2%
心包經 1%
膀胱經 0%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腎經
小腸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四子調中湯」,主要成分是:青皮、陳皮、枳實、香附、黃連、半夏、瓜簍仁、輕粉、沉香、茯苓、桃仁、白芥子、木通、芒硝。

主治功效是:胃氣上逆,或大小便不通,痰液、氣體壅盛。

  1. 白芥子: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

  2.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3.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4. 沉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

  5.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6.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7.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8. 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

  9.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10. 桃仁: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

  11.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12.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13. 瓜簍仁:清肺熱利咽、通便、止咳化痰、活絡止痛、潤肺、生津止渴、保肝。

  14. 輕粉:化腐生肌、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收斂止汗。

傳統服藥法


青皮(麩炒)5分,陳皮5分,枳實(麩炒)1錢,香附(炒)1錢,黃連(薑汁炒)7分,半夏(制)2錢,瓜蔞仁(炒)1錢,蘇子(炒)1錢,沈香5分,茯苓5分,桃仁(去皮尖)1錢半,白芥子(炒)1錢,木通5分,芒消5分。
上銼1劑。
加生薑5片,水煎,稍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青皮、陳皮、枳實、香附、黃連、半夏、瓜簍仁、輕粉、沉香、茯苓、桃仁、白芥子、木通、芒硝等中藥組成。青皮、陳皮、枳實、香附具有理氣和胃的作用,黃連、半夏具有化痰止嘔的作用,瓜簍仁、輕粉、沉香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茯苓、桃仁、白芥子、木通具有通便的作用,芒硝具有瀉下的作用。本方具有理氣和胃、化痰通便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翻胃、大小便閉、痰氣壅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腹痛等。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四子調中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五。 組成:青皮(麸炒)5分,陳皮5分,枳實(麸炒)1錢,香附(炒)1錢,黃連(薑汁炒)7分,半夏(制)2錢,瓜蔞仁(炒)1錢,蘇子(炒)1錢,沉香5分,茯苓5分,桃仁(去皮尖)1錢半,白芥子(炒)1錢,木通5分,芒消5分。 主治:翻胃,或大小便閉,及痰氣壅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