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愁湯

XIAO CHO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八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心經 16%
脾經 15%
肺經 14%
腎經 14%
胃經 9%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膽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愁湯」

組成:

  • 白芥子:性溫,味辛,有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等功效。
  • 白芍:性微寒,味苦,具有平肝息風、清熱消炎、鎮痛等功效。
  • 柴胡:性微寒,味苦,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保肝護肝、增強免疫等功效。
  • 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祛風除濕等功效。
  • 地骨皮: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痢、收斂固澀等功效。
  • 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鎮靜等功效。
  • 熟地黃:性涼,味甘、苦,具有補益肝腎、滋陰清熱、生津養血等功效。
  • 玄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養陰生津等功效。
  • 玉竹:性微寒,味甘,具有補益氣陰、生津潤燥、清熱除煩等功效。

主治功效:

乾血瘵。出家人、寡婦、未婚女子或者丈夫長期不在家的婦女,長期忍耐或壓抑情感,想要男人而不能得到,內火暗動,燥乾陰水,肝血既燥,必然導致血枯經斷,白天發熱,晚上也發熱,盜汗,鬼交。日復1日,年復一年,飲食懈怠,肢體睏倦,肌膚甲錯,面目暗黑。

總結:

消愁湯是一劑中藥方劑,由白芥子、白芍、柴胡、當歸、地骨皮、牡丹皮、熟地黃、玄參、玉竹等多味中藥組成。具有平肝息風、補血活血、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乾血瘵,緩解因肝血不足、陰虛火旺引起的盜汗、潮熱、手腳麻木、失眠多夢等症狀。

方劑組成解釋


消愁湯由白芍、當歸、玉竹、玄參、柴胡、牡丹皮、地骨皮、白芥子、熟地黃組成。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玉竹具有養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玄參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胃降逆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散風的功效;地骨皮具有滋陰涼血、清熱退蒸的功效;白芥子具有溫肺散寒、利氣消痰的功效;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消愁湯是一首中藥方劑,具有滋陰養血、活血調經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乾血瘵的症狀。但是,消愁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如果有其他不適症狀,建議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月經稀少全身性水腫夜間盜汗肌膚甲錯

相同名稱方劑


消愁湯, 出處:《辨證錄》卷八。 組成:白芍1兩,當歸1兩,葳蕤1兩,玄參1錢5分,柴胡1錢5分,丹皮3錢,地骨皮5錢,白芥子1錢,熟地1兩。 主治:補肝木而兼補腎水,開鬱達鬱。主治:乾血瘵。尼僧、寡婦、失嫁之女,丈夫久出不歸之妻妾,相忍鬱結,欲男子而不可得,內火暗動,燥乾陰水,肝血既燥,必致血枯經斷,朝熱夜熱,盜汗鬼交。日復1日,年復一年,飲食懈怠,肢體困倦,肌膚甲錯,面目暗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