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貝母湯

JI LI BEI M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心經 18%
肝經 11%
腎經 10%
脾經 10%
大腸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3%
膽經 3%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蒺藜貝母湯

蒺藜貝母湯是一劑中藥方劑,由沙苑子、川貝母、紫菀、百合、麻黃、天雄、枳殼、赤石脂、桑白皮、肉桂、地榆、五味子、貫眾、黃連、黃芩組成,具有長期的咳嗽的功效。

沙苑子

性味甘平,入肺、腎二經,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益肝腎的功效。

川貝母

性微寒,味甘,主要歸肺、心經。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紫菀

性味苦、辛、平,歸肺、腎經,具有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效。

百合

性微寒,味甘,主要歸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安神、補中益氣、止咳化痰、清熱解毒、養陰潤肺的功效。

麻黃

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天雄

性溫、味辛、有毒,歸肝、腎經。具有散風除寒、舒筋通絡、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消腫、解毒等功效。

枳殼

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赤石脂

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

桑白皮

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肉桂

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地榆

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

五味子

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貫眾

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止血、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清熱涼血、驅蟲殺蟲、活絡止痛、補益肝腎等功效。

黃連

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黃芩

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總結

蒺藜貝母湯是一劑中藥方劑,由沙苑子、川貝母、紫菀、百合、麻黃、天雄、枳殼、赤石脂、桑白皮、肉桂、地榆、五味子、貫眾、黃連、黃芩組成,具有長期的咳嗽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蒺藜子(炒,去角)1兩半,貝母(去心)1兩半,紫菀(去苗土)1兩半,百合1兩半,麻黃(去根節)1兩半,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赤石脂1兩半,桑根白皮(銼)1兩,桂(去粗皮)1兩,地榆1兩,五味子1兩,貫眾1兩,黃連(去須)1兩,黃芩(去黑心)半兩,旋復花(微炒)3分。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入生薑3片,煎至8分,空心、食前去滓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蒺藜貝母湯由沙苑子、川貝母、紫菀、百合、麻黃、天雄、枳殼、赤石脂、桑白皮、肉桂、地榆、五味子、貫眾、黃連、黃芩等中藥組成。其中,沙苑子、川貝母、紫菀、百合、麻黃、天雄、枳殼、赤石脂、桑白皮、肉桂、地榆、五味子、貫眾具有止咳平喘、化痰散結的功效;黃連、黃芩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咳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2.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3.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蒺藜貝母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五。 組成:蒺藜子(炒,去角)1兩半,貝母(去心)1兩半,紫菀(去苗土)1兩半,百合1兩半,麻黃(去根節)1兩半,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半,枳殼(去瓤,麸炒)1兩半,赤石脂1兩半,桑根白皮(銼)1兩,桂(去粗皮)1兩,地榆1兩,五味子1兩,貫眾1兩,黃連(去須)1兩,黃芩(去黑心)半兩,旋復花(微炒)3分。 主治:久咳嗽。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