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頭足丸

BIE TOU Z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肝經 20%
肺經 17%
脾經 13%
膀胱經 7%
腎經 7%
心包經 4%
膽經 4%
胃經 4%
大腸經 1%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腎經
心包經
膽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鱉頭足丸,又稱小兒裏急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裏急、脅下支堅等症狀。方劑組成包括鱉頭、蠐螬、虻蟲、蚱蟬、乾薑、人參、雲母、川芎、牛黃和桂枝。

鱉頭,即鱉魚的頭部,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涼血止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痢疾、洩瀉、水腫等疾病。

蠐螬,即蠐螬的幼蟲,具有祛風止痙、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濕痹痛、中風後遺症、跌打損傷等疾病。

虻蟲,即虻蟲的成蟲,具有破血消癥、通經活絡、解毒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瘀血腫痛、經閉、痛經等疾病。

蚱蟬,即蟬的若蟲,具有清熱涼血、利尿消腫、解毒散結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發燒、咳嗽、尿路感染等疾病。

乾薑,即生薑經乾燥後製成的藥材,具有溫經散寒、溫中止瀉、健脾止嘔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腹瀉等疾病。

人參,即人參的根部,具有補氣強身、益氣生津、寧神益智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氣短喘促、失眠多夢等疾病。

雲母,即雲母的礦物,具有安神定魄、斂瘡止血、清熱涼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失眠、焦慮、瘡瘍腫毒等疾病。

川芎,即川芎的根莖,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痛經、風濕痹痛等疾病。

牛黃,即牛的膽汁中結晶而成的物質,具有清熱解毒、涼肝熄風、鎮驚定驚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高熱抽搐、驚風癲癇、肝火旺盛等疾病。

桂枝,即肉桂的樹枝,具有發汗解表、溫經通脈、活血化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風濕痹痛、痛經等疾病。

總之,鱉頭足丸由多種藥材組成,各具不同的藥性,共同發揮治療小兒裏急、脅下支堅等症狀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鱉頭、足1具(酒2升,浸1宿,炙乾),蠐螬40個(炙),虻蟲2合(去頭、足、羽),蚱蟬20個(炙),蜣螂20個(炙),乾薑3兩,人參3兩,雲母(煉)2兩,川芎2兩,牛黃1分,桂心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2丸,每日2次。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鱉頭、蠐螬、虻蟲、蚱蟬、乾薑、人參、雲母、川芎、牛黃、桂枝等十味中藥組成。鱉頭、蠐螬、虻蟲、蚱蟬均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乾薑、人參、雲母、川芎、牛黃、桂枝均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可有效緩解小兒裏急、脅下支堅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鱉頭足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嬰子需方》。 組成:鱉頭、足1具(酒2升,浸1宿,炙乾),蠐螬40個(炙),虻蟲2合(去頭、足、羽),蚱蟬20個(炙),蜣螂20個(炙),乾薑3兩,人參3兩,雲母(煉)2兩,川芎2兩,牛黃1分,桂心1兩。 主治:小兒裏急,脅下支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