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火驅毒丸

QING HUO QU D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4%
肝經 14%
心經 13%
脾經 13%
胃經 10%
大腸經 8%
小腸經 7%
膽經 6%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腎經 3%
心包經 1%
肺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膽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腎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清火驅毒丸 - 古老中藥方劑的功效與成分介紹

在中醫藥學的寶庫中,擁有著數不盡的珍貴方劑,其中,「清火驅毒丸」便是一款流傳已久的良藥,自古以來就備受人們的推崇。

清火驅毒丸 - 緣起及功效

清火驅毒丸的組成包括:大黃、芒硝、連翹、金銀花、木通、地丁、防風、荊芥、白芷、黃芩、黃連、全蠍、蟾蜍。

中藥成分與功效介紹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 **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金銀花:**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地丁:**清熱涼血、解毒。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嘔。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 **蟾蜍:**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消腫及驅蟲殺蟲。

清火驅毒丸 - 使用方法

清火驅毒丸用法上,建議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服用,以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一般情況下,清火驅毒丸的使用劑量可能因個人體質、症狀嚴重程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服用前務必諮詢專業醫務人員。

清火驅毒丸 - 注意事項

服用清火驅毒丸時,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引起重視:

  • 孕婦及哺乳期女性應慎用或遵醫囑使用。
  • 兒童、老年人使用需更謹慎。
  • 服藥期間宜忌辛辣、油膩、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
  • 若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

結論

清火驅毒丸以多味中藥調配而成,具有清火驅毒、消腫止痛之效,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之中。然而,中藥方劑的服用應謹遵醫囑,以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擅自服用而可能造成的風險。

傳統服藥法


大黃4兩,芒消4兩,連翹2兩,銀花2兩,木通2兩,地丁1兩,防風1兩,荊芥穗1兩,白芷1兩,公英3兩,黃芩3兩,黃連6錢,全蠍3錢,乾蟾(燒)1兩。
清火祛濕,消腫敗毒。
上為細粉,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每16兩用薑黃水上滑石細粉4兩為農,闖亮。
每服2錢,溫開水送下。
孕婦勿服。

方劑組成解釋


  • 大黃、芒硝具有清熱瀉火、通便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濕毒熱、瘡瘍紅腫、二便不利等症。
  • 連翹、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濕毒熱、瘡瘍紅腫、堅硬發癢等症。
  • 木通、地丁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濕毒熱、二便不利等症。
  • 防風、荊芥、白芷具有祛風解表、透疹止癢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濕毒熱、瘡瘍紅腫、堅硬發癢等症。
  • 黃芩、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濕毒熱、瘡瘍紅腫、堅硬發癢等症。
  • 全蠍、蟾蜍具有攻毒散結、止痛消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濕毒熱、瘡瘍紅腫、堅硬發癢、關節腫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服用後應注意補充水分,以免引起脫水。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火驅毒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大黃4兩,芒消4兩,連翹2兩,銀花2兩,木通2兩,地丁1兩,防風1兩,荊芥穗1兩,白芷1兩,公英3兩,黃芩3兩,黃連6錢,全蠍3錢,乾蟾(燒)1兩。 主治:清火祛濕,消腫敗毒。主治:風濕毒熱,瘡瘍紅腫,堅硬發癢,二便不利,關節腫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