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靈丹

SHENG LI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科選粹》卷四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肝經 11%
肺經 11%
腎經 10%
胃經 8%
三焦經 7%
膽經 7%
心經 7%
大腸經 6%
膀胱經 6%
心包經 5%
小腸經 1%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勝靈丹組成介紹

中藥方劑「勝靈丹」的主要成分包括: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人參:補氣、益血、健脾、益智。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
  • 漏蘆: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通乳、止血。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昆布:利水滲濕、軟堅化痰、降氣行滯。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三稜: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 益智仁: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勝靈丹」的主治功效為:

  • 馬刀、俠癭從耳下或耳後,沿著頸部往下至肩膀,或進入頸部的缺盆中,屬於手少陽經的分佈範圍。
  • 另外,瘰癧長在臉頰下方或到達顴骨部位,則屬於足陽明經的分佈範圍。

傳統服藥法



如氣不順,加橘紅,甚者加木香少許,量病人虛實消息之;如只在陽明分者,去柴胡、黍粘子;如在少陽分,去獨活、漏蘆、升麻、葛根,加瞿麥3分;假令在上焦,加黃芩(半酒炒,半生用)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捏作餅子,曬乾,搗如米粒大。
每服3錢,白湯送下。
方中柴胡用量原缺。

方劑組成解釋


勝靈丹由黃耆、人參、升麻、漏蘆、葛根、甘草、連翹、當歸、牡丹皮、生地黃、熟地黃、白芍、肉桂、柴胡、昆布、白朮、三稜、羌活、獨活、防風、麥芽、益智仁、黃連、神麴、厚朴、黃柏等中藥組成。

黃耆、人參、升麻、漏蘆、葛根、甘草、連翹、當歸、牡丹皮、生地黃、熟地黃、白芍、肉桂、柴胡、昆布、白朮、三稜、羌活、獨活、防風、麥芽、益智仁、黃連、神麴、厚朴、黃柏等中藥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因此勝靈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勝靈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肩中部肩痛氣喘咳嗽多痰心情煩燥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陰部感到寒冷

相同名稱方劑


勝靈丹, 出處:《醫方類聚》卷八十一引《助道方》。 組成:太陽丹1貼,香白芷半兩(研末)。 主治:腦寒,風邪攻於上焦,令人頭疼,晝夜引痛,不能安寧。

勝靈丹, 出處:《瘍科選粹》卷四。 組成:黃耆1錢,人參3分(如氣短及不調而喘者加之),升麻1錢,真漏蘆5分(勿誤用白頭翁),葛根5分,甘草5分,連翹1錢,當歸身3分,牡丹皮3分,生地黃3分,熟地黃3分,白芍藥3分(如夏月,倍之;如冬月寒證,勿用),肉桂3分(如陰證瘍瘡,少用;若爲陰寒覆蓋其瘡,用此大辛熱之劑去之;煩躁者勿用),柴胡(如瘡不在少陽經勿用)、黍粘子3分(無腫不用),崑布3分(若瘡堅硬甚者用之),廣朮3分,京三棱(炮)2分(此2味瘡堅硬甚者用之;不硬者勿用),羌活1錢,獨活1錢,防風1錢,麥芽1錢,益智仁2錢(如咳吐多者,或吐沫、吐食、胃中寒者加之),黃連(炒)3分,神曲(炒)2分(食不消化者用之),厚朴(薑制)1錢2分(如腹脹加之),黃柏(炒)3分(如有熱或腿腳無力加之;若煩躁欲去上衣者,更宜加用)。 主治:馬刀俠癭從耳下或耳後,下頸至肩上,或入缺盆中屬手中少陽經之分野者、其瘰癧在於頰下或至頰車屬足陽明經之分野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