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毒散血拔毒散

HUA DU SAN XUE BA D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秘傳外科方》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肺經 20%
脾經 17%
腎經 8%
胃經 8%
心經 5%
小腸經 5%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肝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化毒散血拔毒散」,由赤芍、防風、白芷、芒硝、細辛、當歸尾、白僵蠶、蟬蛻、五加皮等多種中草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風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各種惡瘡以及腳部疾病,如膿皰瘡、足癬、灰指甲、雞眼、腳氣等。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蟬蛻: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等功效。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白僵蠶: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

芒硝: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五加皮: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等傳統代功效。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總結: 化毒散血拔毒散是中醫中藥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風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各種惡瘡以及腳部疾病,如膿皰瘡、足癬、灰指甲、雞眼、腳氣等。由於其具有良好的療效,在臨牀上廣泛應用。化毒散血拔毒散可以通過口服或外用來治療疾病,具體用法用量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來確定。

傳統服藥法


赤芍3兩,防風3兩,白芷3兩,內消3兩,腳蓮河車3兩,北細辛3兩,歸尾2兩,僵蠶2兩,蟬退2兩,五加皮2兩。
如敷不退,加下藥敷之:南星、何首烏、紫花地丁、五葉根、貝母、草烏、薑活、獨活、芙蓉葉(秋過者可用)、赤葛根、野椒根(去骨用皮)、倍加五加皮。臟腑秘,加吃藥:大黃、枳殼(去白,炒)
溫和化毒,散血托里。
上為細末。
用生薑連滓及醋敷之;如要即散,急加大蒜同敷之,毒氣即出。

方劑組成解釋


赤芍、防風、白芷、芒硝、細辛、當歸尾、白僵蠶、蟬蛻、五加皮均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防風祛風除濕,解表散熱;白芷祛風散寒,通竅止痛;芒硝清熱利濕,通便瀉下;細辛辛散溫通,祛風散寒;當歸尾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白僵蠶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蟬蛻疏散風熱,利咽止咳;五加皮祛風除濕,強筋壯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可有效治療各種惡瘡和腳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化毒散血拔毒散, 出處:《秘傳外科方》。 組成:赤芍3兩,防風3兩,白芷3兩,內消3兩,腳蓮3兩,河車3兩,北細辛3兩,歸尾2兩,僵蠶2兩,蟬退2兩,五加皮2兩。 主治:溫和化毒,散血托裏。主治:一應諸惡瘡並腳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