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防風丸

TIAN MA FANG FE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十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18%
肺經 17%
心經 14%
膀胱經 12%
腎經 8%
膽經 6%
胃經 3%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天麻防風丸:清熱解毒、平肝息風、祛風除濕

天麻防風丸是一首中醫常用的方劑,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息風、祛風除濕的功效。主治小兒驚風、抽搐、痙攣、高熱、煩躁、出汗等症。

組成: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 天麻: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
  • 人參:補氣、益氣健脾。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
  • 雄黃: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
  • 牛黃: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3次。

禁忌:

陰虛火旺、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總結:

天麻防風丸是一首中醫常用的方劑,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息風、祛風除濕的功效。主治小兒驚風、抽搐、痙攣、高熱、煩躁、出汗等症。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傳統服藥法


防風5錢,天麻5錢,川芎5錢,羌活5錢,白芷5錢,草烏頭5錢,白附子5錢,荊芥5錢,當歸5錢,甘草(炙)5錢,白滑石2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
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天麻、防風、白僵蠶、全蠍均具有祛風通絡、止痙的功效,可緩解驚風的症狀;人參、甘草、牛黃具有益氣養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緩解驚風所致的氣血不足、痰熱內蘊;硃砂、雄黃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緩解驚風所致的神志不清、痰涎不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兒童用量應根據年齡、體重等情況進行調整。
  2. 本方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3.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相關疾病


嗜眠症(嗜睡症)動脈粥樣硬化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妄想狀態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四肢抽搐腹瀉多痰膝部腫大疼痛經常疲勞想睡半身或下肢麻木昏迷

相同名稱方劑


天麻防風丸, 出處:《明醫指掌》卷十。 組成:天麻1兩,防風1兩,人參1兩,膽星2兩,雄黃3錢(另研),甘草(炙)5錢,全蠍(薄荷湯煮數沸,焙乾)5錢,僵蠶(炒,去絲嘴)5錢。 主治:一切驚風。

天麻防風丸, 出處:《醫林繩墨大全》卷五。 組成:防風5錢,天麻5錢,川芎5錢,羌活5錢,白芷5錢,草烏頭5錢,白附子5錢,荊芥5錢,當歸5錢,甘草(炙)5錢,白滑石2兩。 主治:風濕麻痹,肢節走痛、注痛,中風偏枯,或內外風熱壅滯,昏眩。

天麻防風丸, 出處:《局方》卷十。 組成:白僵蠶(去絲嘴,炒)半兩,乾蠍(炒)半兩,天麻(去苗)1兩,防風(去苗)1兩,人參1兩,朱砂(研,飛)1分,雄黃(研)1分,麝香(研)1分,甘草(炙)1分,牛黃1錢。 主治:小兒一切驚風,身體壯熱,多睡驚悸,手足抽掣,精神昏憒,痰涎不利,及風溫邪熱。

天麻防風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三引《醫方妙選》。 組成: 天麻防風丸(《普濟方》卷三七三引《醫方妙選》。)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三引《醫方妙選》。組成:防風1兩,天麻1兩,人參1兩,白僵蠶半兩,乾全蠍半兩,白附子半兩,甘草半兩,朱砂1兩(研),牛黃1錢,麝香(研)2錢半。主治:祛風鎮驚。 。 主治:祛風鎮驚。

天麻防風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九引《趙氏家傳》。 組成:大天麻半兩,防風半兩,人參半兩,乾蠍(全者,炒)2錢半,白僵蠶2錢半,甘草(微炒)1錢,朱砂(研)1錢,雄黃1錢,麝香1錢,牛黃半錢,天南星(切作片子,酒浸3日)半錢,白附子1錢(炮裂)。 主治:退風溫邪熱,療驚悸。主治:小兒急慢驚風,筋脈跳掣,精神昏悶,涎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