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丸

SHEN Q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七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20%
肺經 14%
心經 11%
肝經 11%
腎經 8%
大腸經 5%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神曲丸組成及功效

神曲丸的主要成分是五靈脂、白朮、神麴、附子、枳殼、甘草、乾薑、人參、吳茱萸、桔梗。

五靈脂:味苦、辛,性溫,主入肝、脾、腎經,功能功效包含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等。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藥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藥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神曲丸主治功效

神曲丸的主治功效是腸道中氣血運行失常,導致出血。

傳統服藥法


神曲末(炙令黃色)5兩,白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兩,枳殼(去瓤,麩炒令黃色)1兩,甘草(炙,銼)2兩,乾薑(炮治)2兩,人參2兩,食茱萸(水淨洗,焙乾,炒)1兩,桔梗(炒)1兩。
溫脾。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20丸,漸加至30丸,空心米飲送下,夜臥再服。

方劑組成解釋


神曲丸由五靈脂、白朮、神麴、附子、枳殼、甘草、乾薑、人參、吳茱萸、桔梗等中藥組成。五靈脂具有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的功效;神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附子具有溫經散寒、止血的功效;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的功效;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神曲丸具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內熱盛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月經不調心絞痛肺結核胰臟炎霍亂耳聾癲癇神經性厭食症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

相同名稱方劑


神曲丸, 出處:《雞峰》卷十七。 組成:五靈脂5兩(水飛,去滓,熬成膏),神曲1兩(炒)。 主治:腸風下血。

神曲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神曲3兩,蒼朮1兩,陳皮1兩。 主治:中脘宿食留飲,酸蜇心痛,口吐清水,噯宿腐氣。

神曲丸, 出處:《聖惠》卷五十。 組成:神曲4兩(炒微黃),麥糵半兩(炒微黃),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桂心1兩,陳橘皮1兩半(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皮1兩半,乾薑1兩(炮裂,銼),檳榔1兩。 主治:膈氣不下食,縱食不能消化。

神曲丸, 出處:《雞峰》卷十五。 組成:神曲、大麥糵、生地黃、牛膝、桑耳1斤,白朮8兩,薑黃8兩,當歸14兩,桃仁12兩,杏仁12兩,生薑1斤,橘皮8兩。 主治:令病人能食及駐顔色。主治:婦人腹內冷癖血塊,虛脹,月經不調,瘦弱不能食,面無顔色,狀如傳屍病。

神曲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六。 組成:神曲(炒)1兩,蓽茇1兩,白豆蔻仁1兩,白朮1兩,人參(去蘆頭)1兩,附子(炮,去皮臍)2兩,訶子(煨,去核)2兩,厚朴(薑制,炙)2兩,丁香半兩,沉香半兩,蓽澄茄半兩,陳橘皮(去白)3分。 主治:陰陽不和,脾胃虛弱,氣不升降,嘔吐泄瀉,脅肋刺痛,心腹脹滿。

神曲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七。 組成:神曲末(炙令黃色)5兩,白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兩,枳殼(去瓤,麸炒令黃色)1兩,甘草(炙,銼)2兩,乾薑(炮治)2兩,人參2兩,食茱萸(水淨洗,焙乾,炒)1兩,桔梗(炒)1兩。 主治:溫脾。主治:傳屍。多服冷藥,旬月未癒,或損脾臟,致食少難消,氣滿兼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