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授太乙散

SHEN SHOU TAI Y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七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21%
胃經 21%
肝經 12%
心經 6%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神授太乙散:溫病中醫方劑

神授太乙散概述

神授太乙散出自《瘟疫論》,為中醫治療瘟疫的常用方劑。該方劑由升麻、白芍、紫蘇葉、香附、葛根、白芷、陳皮、青皮、甘草組成,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益氣健脾的功效,主治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無常,瘟疫流行,很多人得病,包括陰陽兩感,風寒濕痹等疾病。

神授太乙散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3.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4.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5. 葛根: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6.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7.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8.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9.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神授太乙散總結

神授太乙散為中醫治療瘟疫的常用方劑,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益氣健脾的功效。該方劑組成包括升麻、白芍、紫蘇葉、香附、葛根、白芷、陳皮、青皮、甘草,各味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神授太乙散主要用於治療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無常,瘟疫流行,很多人得病,包括陰陽兩感,風寒濕痹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青皮(去瓤)1兩,川芎(不蛀,新者)1兩,白芷(不蛀,新者)1兩,桔梗(去蘆)1兩,枳殼(麩炒,去瓤)1兩,柴胡(去蘆)1兩,陳皮(去白)1兩,香附子(炒,去毛淨)1兩,蒼朮(去蘆皮)1兩,防風(去蘆,不蛀者)1兩,藁本(去土)1兩,甘草(不去皮尖)1兩,細辛(去土)1兩,藿香葉(去土)1兩,赤芍藥1兩,羌活1兩,乾葛(有粉者,不蛀)、升麻、紫蘇葉(去枝土)。
如久發熱,胸痞肌瘦,去薑蔥,新水依上煎,溫服3服;久患頭痛身疼,每服加川芎、白芷、赤芍各1錢,薑蔥依上煎,熱服;時毒,頭面項頸腮腋皆腫,咽痛,去引子,白新水,加鼠粘子、荊芥
上為粗末。
小兒5歲以上,每服3錢,新水中盞半,生薑3片,棗3個,蔥白3根,同煎7分,去滓,通口服1大盞,滓再煎;10歲以上,每服半兩,新水2大盞半,生薑5片,棗五個,蔥白5莖,同煎7分,去滓,通口
時毒,頭面項頸腮腋皆腫,咽痛者,忌辛熱物。

方劑組成解釋


神授太乙散由升麻、白芍、紫蘇葉、香附、葛根、白芷、陳皮、青皮、甘草等中藥組成。升麻具有升舉陽氣、解表散邪的作用;白芍具有養血和營、柔肝止痛的作用;紫蘇葉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散邪的作用;香附具有理氣和胃、疏肝解郁的作用;葛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作用;白芷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的作用;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青皮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作用;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

神授太乙散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散邪、疏通經絡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四時氣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及陰陽兩感,風寒濕痹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神授太乙散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肺炎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神授太乙散, 出處:《百一》卷七。 組成:川升麻、白芍藥、紫蘇葉、香附子、乾葛、香白芷、陳皮、川、青皮、甘草各等分。 主治:四時氣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及陰陽兩感,風寒濕痹。

神授太乙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六十二引《經驗秘方》。 組成:青皮(去瓤)1兩,川芎(不蛀,新者)1兩,白芷(不蛀,新者)1兩,桔梗(去蘆)1兩,枳殼(麸炒,去瓤)1兩,柴胡(去蘆)1兩,陳皮(去白)1兩,香附子(炒,去毛淨)1兩,蒼朮(去蘆皮)1兩,防風(去蘆,不蛀者)1兩,藁本(去土)1兩,甘草(不去皮尖)1兩,細辛(去土)1兩,藿香葉(去土)1兩,赤芍藥1兩,羌活1兩,乾葛(有粉者,不蛀)、升麻、紫蘇葉(去枝土)。 主治:四時瘟疫流行,不問陰陽兩感,頭痛壯熱憎寒,拘盡急痛,無問大人小兒孕婦,久病肚熱胸痞疾嗽,悉皆治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