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湯

QIAN MA ZHE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臨證醫案醫方》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胃經 18%
心經 18%
脾經 11%
肝經 9%
膀胱經 5%
小腸經 4%
腎經 4%
膽經 2%
大腸經 2%
三焦經 1%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蕁麻疹湯:清熱涼血、祛風止癢的中藥方劑

白茅根: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白茅根性寒涼、味甘,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清胃熱、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養陰生津、生津止渴、解酒毒、利水消腫等功效。

白癬皮: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止癢

白癬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多種功效,包括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和止癢。

蒼耳子: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蒼耳子性溫、味辛、苦,歸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的功效。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金銀花: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透疹

金銀花性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麥芽性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等功效。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薏苡仁: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穀芽:健脾胃、消食化積、益氣寬中、消食和中

穀芽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積、益氣寬中、消食和中等功效。

綜述

蕁麻疹湯是一種中藥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涼血、祛風止癢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蕁麻疹、濕疹等皮膚病症。

方劑組成解釋


蕁麻疹湯由生地黃、牡丹皮、白茅根、赤芍、金銀花、連翹、當歸、梔子、蒼耳子、薏苡仁、穀芽、麥芽、白癬皮等中藥組成。其中,生地黃、牡丹皮、白茅根、赤芍、金銀花、連翹、當歸、梔子、蒼耳子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的功效;薏苡仁、穀芽、麥芽、白癬皮等具有健脾利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蕁麻疹湯是一張中藥方劑,使用前應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麻疹蕁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荨麻疹湯, 出處:《臨證醫案醫方》。 組成:生地15g,丹皮9g,白茅根30g,赤芍9g,金銀花15g,連翹15g,當歸尾3g,山梔9g,蒼耳子9g,薏苡仁15g,谷芽15g,麥芽15g,白鮮皮9g。 主治:涼血清熱,活血祛風。主治:蕁麻疹,屬血燥感風者,疹塊突發,疹紅,熱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