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肝息風湯

ZHEN GANXI F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衷中參西錄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心經 18%
腎經 14%
脾經 12%
胃經 12%
肺經 6%
膽經 4%
大腸經 2%
膀胱經 2%
小腸經 1%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鎮肝息風湯 」,主要成分是:人參,川楝子,甘草,白芍,代赭石,龜板,龍骨,麥門冬,麥芽,牡蠣,川牛膝,茵陳蒿,

主治功效是:半身不遂。頭部和眼睛感到眩暈,眼睛發脹並有耳鳴,腦部疼痛發熱,臉色像喝醉酒一樣,心中煩躁發熱,有時經常打嗝,或者肢體逐漸感到不靈敏,嘴巴和眼睛逐漸變形歪斜;甚至嚴重到眩暈跌倒,昏迷不醒人世,過一陣子才清醒過來,或者清醒後無法恢復原狀,脈搏弦長有力。

在現代醫學中,此症狀多應用於高血壓、腦血栓形成、腦溢血、血管神經性頭痛等,屬於肝腎陰虛,肝風內動的病症。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川楝子:川楝子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可治療胸脅、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

  • 牛膝: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

  • 代赭石:代赭石性平味甘、澀,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如通經止血、平肝息風、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嘔、止咳平喘、鎮靜安神等。其中,通經止血是代赭石的主要功效之一,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症。

  • 龜板:龜板歸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養血補心的功效。龜板含豐富的膠原蛋白、氨基酸、礦物質等成分,能補益肝腎、滋陰養血、固經止血。

  • 龍骨:中藥龍骨味甘鹹,性微寒,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等功效。龍骨善於安撫中樞神經系統,緩解精神緊張和焦慮不安。同時,龍骨能夠調節腸道蠕動,緩解腸胃不適和腹瀉。

  •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 麥芽:性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等功效。麥芽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麥芽糖、葡萄糖、澱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B羣等,這些成分協同作用,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脾胃功能,調節氣機,補益中氣,增強體力,緩解情緒問題,提高身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身體的抵抗力,是中藥中常用的一味健脾胃藥。

  • 牡蠣: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牡蠣入腎經,具有滋補腎陰、益精養髓之功,故可用於腎虛精虧所致的陽痿、早泄、不孕不育等症。牡蠣性微寒,味鹹,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牡蠣入胃經,具有健脾益胃、和胃降逆之功,故可用於脾虛胃弱、胃痛嘔吐等症。

  •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傳統服藥法


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所治之類中風,張氏稱之為內中風。其病機為肝腎陰虛,肝陽化風所致。肝為風木之臟,體陰而用陽,肝腎陰虛,肝陽偏亢,陽亢化風,風陽上擾,故見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部熱痛、面紅如醉;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心肝火盛,則心中煩熱;肝陽偏亢,氣血隨之逆亂,遂致卒中。輕則風中經絡,肢體漸覺不利,口眼漸形喁斜;重則風中臟腑,眩暈顛僕,不知人事等,即《素問•調經論》所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本證以肝腎陰虛為本,肝陽上亢,氣血逆亂為標,但以標實為主。治以鎮肝熄風為主,佐以滋養肝腎。方中懷牛膝歸肝腎經,入血分,性善下行,故重用以引血下行,並有補益肝腎之效為君。代赭石之質重沈降,鎮肝降逆,合牛膝以引氣血下行,急治其標;龍骨、牡蠣、龜板、白芍益陰潛陽,鎮肝熄風,共為臣藥。玄參、天冬下走腎經,滋陰清熱,合龜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陰以柔肝;肝為剛臟,性喜條達而惡抑鬱,過用重鎮之晶,勢必影響其條達之性,故又以茵陳、川楝子、生麥芽清泄肝熱,疏肝理氣,以遂其性,以上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合生麥芽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類藥物礙胃為使。全方重用潛鎮諸藥,配伍滋陰、疏肝之品,共成標本兼治,而以治標為主的良方。 方中茵陳,張錫純謂「茵陳為青蒿之嫩者」。為此,後世醫家有的改用青蒿,有的仍用茵陳。從該書「茵陳解」及有關醫案分析,當以茵陳為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若屬氣虛血瘀之風,則不宜使用本方。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