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停湯

HUN T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二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脾經 22%
胃經 18%
心經 13%
腎經 9%
肝經 4%
大腸經 4%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31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魂停湯」

中藥方劑「魂停湯」是一款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脾臟過度損耗和疲勞。

中藥白芍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清熱涼血、消炎止痛等功效。白芍常與其他中藥配伍,用於治療肝陰不足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產後出血、虛熱盜汗、骨蒸潮熱、陰虛火旺引起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咽喉腫痛、丹毒等症狀。

中藥甘草

甘草性甘、微溫,歸脾、肺、心經。具有補中益氣、和中緩急、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潤肺止渴、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甘草常與其他中藥配伍,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腹痛泄瀉、嘔吐、呃逆、咳嗽、痰多、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中藥丁香

丁香性溫、味辛、苦,歸脾、胃、腎經。具有溫腎壯陽、補氣健脾、止瀉止痛、溫中止嘔、散寒止痛、消炎殺菌、驅蟲止癢等功效。丁香常與其他中藥配伍,用於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膝痠痛、四肢不溫、陽痿、 زود洩、遺精、白帶過多、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噁心、胃寒嘔吐、呃逆、泄瀉、頭痛、牙痛、耳痛等症狀。

中藥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益氣健脾、寧心安神、解毒生肌等功效。茯苓常與其他中藥配伍,用於治療水腫、尿少、小便不利、水腫、腹脹、虛汗、心悸、失眠、多夢、健忘、神經衰弱等症狀。

中藥訶子

訶子性酸澀、微寒,歸脾、肺、肝、大腸經。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訶子常與其他中藥配伍,用於治療久瀉不止、久痢或脫肛、虛寒久瀉、肺虛久咳、失音者、痰熱鬱肺、久咳失音者、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焦慮、健忘等症狀。

中藥桔梗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桔梗常與其他中藥配伍,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中藥人參

人參性微溫、味甘、苦,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安神之功效。人參常與其他中藥配伍,用於治療氣虛、血虛、津液不足、神經衰弱、失眠、心悸、盜汗、面色蒼白、食慾不振、乏力、倦怠、口乾舌燥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魂停湯」由白芍、甘草、丁香、茯苓、訶子、桔梗、人參組成。具有補氣健脾、益氣養血、清熱解毒、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適用於脾臟過度損耗和疲勞。

傳統服藥法


白芍藥1兩,桔梗1兩,人參1兩,茯苓1兩,訶子1兩,丁香1兩,甘草1兩。上為末。
每服2大錢,水1盞,入蜜一匙頭,同煎8分,通口服,不拘時候。每晚食前空心、臨臥服,即一夜中脘溫溫有衝和之氣。
(《醫統》卷四十六)。方中白芍藥,《醫統》作「白藥子」。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白芍、桔梗、人參、茯苓、訶子、丁香、甘草組成。白芍、桔梗、人參補脾益氣;茯苓健脾利水;訶子、丁香理氣止嘔;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補脾益氣,和胃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魂停湯, 出處:《雞峰》卷十二。 組成:白芍藥1兩,桔梗1兩,人參1兩,茯苓1兩,訶子1兩,丁香1兩,甘草1兩。 主治:脾臟勞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