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礬丸

DAN F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七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0%
脾經 20%
膽經 20%
肺經 20%
肝經
脾經
膽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腸痔

傳統服藥法


膽礬1錢(真者,為粗末),綠礬(真者)2兩,大棗14個(去核),好醋1升(上藥同煎,熬令棗爛和後藥),使君子2兩(去殼),枳實(去瓤,炒)3兩,黃連1兩,訶黎勒(去核,並為粗末)1兩,巴豆27枚(去皮,破之。上5味同炒令黑,約3分乾,入後藥),夜明砂1兩,蝦蟆(燒灰存性)1兩,苦楝根皮(末)半兩。
消癖進食,止瀉和胃,追蟲。
後三物再同炒,候乾,同前四物杵羅為末;卻同前膏和,入臼中,杵千下;如未成,更旋入熟棗肉,亦不可多,恐服之難化;太稠即入溫水,可丸即丸,如綠豆大。
每服20-30丸,米飲、溫水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皮膚瘀血斑疹

相同名稱方劑


膽礬丸, 出處:《雞峰》卷十七。 組成:膽礬1斤(泥裹,燒通赤),皂子1升(煮去皮,焙乾),白雞冠花1斤,京三棱4兩。 主治:腸痔。

膽礬丸, 出處:《宣明論》卷十五。 組成:土馬鬃(燒存性)1兩,石馬鬃(燒存性)1兩,半夏1兩,生薑2兩,胡桃10個,真膽礬半兩,川五倍子1兩。 主治:男子年少而鬢發斑白。

膽礬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組成:石膽礬(研)半兩,蘆薈(研)半兩,龍腦(研)1錢,麝香(研)1錢,丹砂(研)1分,胡黃連末1分,黃連末1兩(用豮豬膽1枚,入末在內,以好醋煮10餘沸取出,掛候乾,研爲末)。 主治:小兒脾積氣,肌瘦。

膽礬丸, 出處:《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組成:膽礬1錢(真者,爲粗末),綠礬(真者)2兩,大棗14個(去核),好醋1升(上藥同煎,熬令棗爛和後藥),使君子2兩(去殼),枳實(去瓤,炒)3兩,黃連1兩,訶黎勒(去核,并爲粗末)1兩,巴豆27枚(去皮,破之。上5味同炒令黑,約3分乾,入後藥),夜明砂1兩,蝦蟆(燒灰存性)1兩,苦楝根皮(末)半兩。 主治:消癖進食,止瀉和胃,追蟲。主治:小兒疳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