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柔丸

SHI RO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十八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0%
肝經 19%
心經 18%
脾經 15%
肺經 14%
大腸經 4%
心包經 3%
胃經 3%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30

主治功效


十柔丸是一種中藥方劑,由十種中藥材組成,分別是生地黃、當歸、肉蓯蓉、鹿茸、紫菀、補骨脂、鹿角膠、柏子仁、艾葉和茯苓。這些中藥材具有補腎益精、活血化瘀、止咳化痰、補氣養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腎陽虛、氣血不足、月經不調、痛經、失眠、盜汗、腰膝痠軟等症狀。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等症狀。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化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瘀血腹痛等症狀。

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腎陽虛衰、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

鹿茸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腎陽虛衰、陽痿早洩、宮寒不孕等症狀。

紫菀具有止咳化痰、降氣平喘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咳嗽、氣管炎、肺炎等症狀。

補骨脂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補氣止瀉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腎虛腰痛、腎陽不足、遺精滑精等症狀。

鹿角膠具有補腎固精、益氣止血、強筋壯骨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腎陽虛衰、腰膝痠軟、遺精滑精等症狀。

柏子仁具有安神鎮靜、止血固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失眠、多夢、盜汗、遺精等症狀。

艾葉具有溫經散寒、止血化瘀、安胎止咳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瘀血腹痛等症狀。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益氣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脾虛洩瀉等症狀。

十柔丸將這些中藥材組合起來,具有補腎益精、活血化瘀、止咳化痰、補氣養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腎陽虛、氣血不足、月經不調、痛經、失眠、盜汗、腰膝痠軟等症狀。十柔丸是一款療效顯著的中藥方劑,但由於其成分複雜,服用前應諮詢醫生,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熟乾地黃4兩,當歸2兩,桂蓯蓉(酒侵。無,以鹿茸代之)2兩,紫菀2兩,補骨脂2兩,鹿角膠(炒)2兩,柏子仁2兩,熟艾(別碾,酒浸,熬膏)2兩,白茯苓2兩。
補婦人血氣。
上為細末,艾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80丸,溫酒或米飲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十柔丸由十味中藥組成,其中生地黃、當歸、肉蓯蓉、鹿茸、紫菀、補骨脂、鹿角膠、柏子仁、艾葉、茯苓均具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的功效。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涼血止血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肉蓯蓉具有補腎益精、壯陽固精的功效;鹿茸具有補腎壯陽、益精養血的功效;紫菀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補骨脂具有溫腎助陽、固精止遺的功效;鹿角膠具有補腎益精、強筋壯骨的功效;柏子仁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艾葉具有溫經散寒、止血止痛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十柔丸是一味補腎益精、養血潤燥的中藥方劑,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但由於該方中含有生地黃、當歸、肉蓯蓉、鹿茸等補益藥物,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服用十柔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十柔丸, 出處:《百一》卷十八。 組成: 十柔丸(《百一》卷十八。)出處:《百一》卷十八。組成:熟乾地黃4兩,當歸2兩,桂蓯蓉(酒侵。無,以鹿茸代之)2兩,紫菀2兩,補骨脂2兩,鹿角膠(炒)2兩,柏子仁2兩,熟艾(别碾,酒浸,熬膏)2兩,白茯苓2兩。主治:補婦人血氣。 。 主治:補婦人血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