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化毒湯

SHI QUAN HUA D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3%
脾經 21%
腎經 11%
肝經 11%
肺經 11%
胃經 4%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30

主治功效


十全化毒湯,中醫方劑,主治痘瘡已發,血氣不足。

方劑組成: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增強性功能。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牛蒡:散風熱,宣肺通鼻,清熱解毒,止咳平喘,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祕。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十全化毒湯的功效與作用: 痘瘡已發,血氣不足。

總結: 十全化毒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痘瘡已發,血氣不足等症。

傳統服藥法


人參、黃耆、甘草、當歸、川芎、牛蒡、桂枝、防風、荊芥、赤芍。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十全化毒湯由十味中藥組成,其中人參、白朮、熟地黃、當歸、黃耆補氣養血;牛蒡、茯苓、川芎、肉桂、甘草、白芍、木通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方中人參、白朮、熟地黃、當歸、黃耆補氣養血,有助於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痘瘡的消退;牛蒡、茯苓、川芎、肉桂、甘草、白芍、木通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有助於緩解痘瘡的症狀,促進痘瘡的痊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十全化毒湯, 出處:《醫部全錄》卷四九一。 組成:人參、黃耆、甘草、當歸、川芎、牛蒡、桂枝、防風、荊芥、赤芍。 主治:痘疹氣血不足者。

十全化毒湯, 出處:《痘疹全書》卷下。 組成:人參、白朮、熟地、當歸、黃耆、牛蒡、白茯苓、川芎、肉桂、甘草、白芍、木通。 主治:痘瘡已起發,而頁氣血不足者。

十全化毒湯, 出處:《幼幼集成》卷六。 組成:人參、漂白朮、懷熟地、當歸身、炙黃耆、牛蒡子、白茯苓、正川芎、上薄桂、炙甘草、白芍藥、粉乾葛、生薑、大棗。 主治:痘瘡氣血俱虛,窠囊浮腫,中涵清水如水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