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梅湯

JIAO ME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五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胃經 17%
肝經 14%
肺經 10%
心經 8%
腎經 8%
大腸經 8%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膽經 1%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30

主治功效


椒梅湯

椒梅湯,由烏梅、花椒、檳榔、枳實、木香、香附、砂仁、川楝子、肉桂、厚朴、乾薑、甘草組成。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狀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組成

  • 烏梅: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
  • 花椒: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狀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川楝子:舒肝行氣止痛、驅蟲。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主治

腹痛。腹中有蟲子,有時痛,有時停止,臉色蒼白,嘴脣發紅。

總結

椒梅湯,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狀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可治療腹痛、腹中有蟲子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花椒1錢,烏梅3枚,蔥腦3個,檳榔1錢。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烏梅、花椒、檳榔、枳實、木香、香附、砂仁、川楝子、肉桂、厚朴、乾薑、甘草等十味中藥組成,具有行氣止痛、殺蟲的功效。其中,烏梅、花椒、檳榔具有行氣止痛、殺蟲的功效;枳實、木香、香附、砂仁、川楝子、肉桂、厚朴、乾薑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緩和諸藥的辛燥之性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行氣止痛、殺蟲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腹痛坐骨神經痛胰臟炎糖尿病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下腹部痛腹瀉口乾口渴上腹胃脘痛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椒梅湯, 出處:《一盤珠》卷二。 組成:花椒1錢,烏梅3枚,蔥腦3個,檳榔1錢。 主治:蟲症。腹痛口渴,飲水不已,兼嘔清水。

椒梅湯,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烏梅、花椒、檳榔、枳實、木香(另研)、香附、砂仁、川楝子(去核)、肉桂、厚朴、乾薑、甘草各等分。 主治:蟲痛。心腹痛,胃口有蟲作痛者,時痛時止,面白唇紅。

椒梅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三。 組成:黃連2錢,黃芩2錢,乾薑2錢,白芍(生)3錢,川椒(炒黑)3錢,烏梅(去核)3錢,人參2錢,枳實1錢5分,半夏2錢。 主治:酸苦泄熱,輔正驅邪。主治:暑邪深入厥陰,正虛邪熾,舌灰,消渴,心下闆實,嘔惡吐蛔,寒熱,下利血水,甚至聲音不出,上下格櫃者。暑入肝,四肢麻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