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香砂平胃散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本文目錄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煨薑3片為引,水煎,空心服。
原書規履堂本無麥冬,有麥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相同名稱方劑
香砂平胃散, 出處:《疫疹一得》卷下。 組成:蒼朮1錢半(炒),厚朴1錢(炒),陳皮1錢,木香5分,砂仁8分,甘草5分,生薑1片。 主治:食復。
香砂平胃散, 出處:《片玉痘疹》卷三。 組成:木香、砂仁、蒼朮、厚朴、白茯苓、山楂肉、陳皮、炙草、麥芽、人參、白朮。 主治:痘瘡收靨,兼有食積,腹痛,屎臭,泄瀉。
香砂平胃散, 出處:《症因脈治》卷四。 組成:藿香、蒼朮、厚朴、甘草、熟砂仁。 主治:食積胃家成瘧,胸膈不利,噫氣吞酸,臨發胸前飽悶,嘔吐不寧,多發午後未、申之時。
香砂平胃散, 出處:《回春》卷二。 組成:香附(炒)1錢,砂仁7分,蒼朮(米泔制,炒)1錢,陳皮1錢,甘草5分,枳實(麸炒)8分,木香5分,藿香8分。 主治:傷食。
香砂平胃散, 出處:《濟陽綱目》卷十六。 組成:蒼朮(米泔浸、炒)、厚朴(薑制)、陳皮(去白)、甘草(炙)、香附、砂仁、黃連(炒)、山梔(炒)、川芎、白芍藥、辰砂各等分。 主治:食鬱嘈雜。
香砂平胃散, 出處:《金鑑》卷五十四。 組成:蒼朮(米泔水浸、炒)、陳皮、厚朴(薑炒)、甘草(炙)、縮砂(研)、香附(醋炒)、南山楂、神曲(炒)、麥芽(炒)、枳殼(麸炒)、白芍(炒)。 主治:傷食腹痛。
香砂平胃散, 出處:《片玉痘疹》卷三。 組成:木香、砂仁、蒼朮、厚朴、陳皮、黃芩(酒炒)、甘草、山楂、麥冬、香附、神曲(炒)、黃連(酒炒)、白芍、藿香葉。 主治:痘瘡發熱腹痛者,或吐或瀉,或吐酸臭兼食積者。
香砂平胃散, 出處:《濟陽綱目》卷七十四。 組成:香附1錢,陳皮(去白)1錢,枳實(麸炒)1錢,山楂1錢,麥芽(炒)1錢,砂仁5分,木香5分,乾薑3分,檳榔3分,甘草(炙)3分,青皮(去白)1錢。 主治:食積脅痛。
香砂平胃散, 出處:《回春》卷二。 組成:蒼朮(米泔制)2錢,厚朴(薑汁炒)2錢,陳皮2錢,香附(童便炒)1錢,砂仁5分,枳殼(麸炒)3分,山楂(去子)3分,麥芽(炒)3分,神曲(炒)3分,乾薑3分,木香5分,甘草3分。 主治:食鬱。
香砂平胃散, 出處:《夀世保元》卷三。 組成:蒼朮1錢5分,陳皮2錢,厚朴(薑炒)8分,白朮1錢5分,白茯苓(去皮)3錢,半夏(薑炒)2錢,砂仁1錢,香附(炒)2錢,神曲(炒)3錢,白芍2錢,甘草(炙)8分。 主治:食積泄瀉。腹痛甚而泄瀉,瀉後痛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理脾湯
相似度 81%
加減統旨木香順氣散
相似度 76%
菩提丸
相似度 72%
補脾化食湯
相似度 72%
香砂平胃丸
相似度 70%
理氣散寒湯
相似度 69%
太和散
相似度 69%
薑桂湯
相似度 69%
朮苓調中湯
相似度 69%
寬中養胃湯
相似度 68%
蔣氏肥兒丸
相似度 66%
健脾增力丹
相似度 66%
家傳養脾消積丸
相似度 66%
家秘消積散
相似度 66%
順氣化滯湯
相似度 66%
導滯散
相似度 66%
消導飲
相似度 66%
太和丸
相似度 66%
消平散
相似度 66%
消導平胃散
相似度 66%
消食健脾丸
相似度 66%
半夏曲芽湯
相似度 66%
治痢保和丸
相似度 66%
萬金湯
相似度 64%
香砂養胃丸
相似度 64%
和中理脾丸
相似度 64%
消積飲
相似度 64%
消痞神丸
相似度 64%
胃苓丸
相似度 64%
升消平胃散
相似度 64%
養脾進食丸
相似度 64%
木香順氣散
相似度 64%
參朮健脾湯
相似度 64%
米黃散
相似度 64%
食郁湯
相似度 63%
加味理中丸
相似度 63%
化食丸
相似度 63%
退邪消食飲
相似度 63%
九物飲
相似度 63%
加味和中飲
相似度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