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川芎茶調散
方劑名稱:川芎茶調散 更多圖表
拼音名稱:Chuan Qiong Cha Tiao San
出處典籍: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寒熱分析:
由於您尚未登入,或是系統中沒有您的經絡體質數據,所以無法呈現分析訊息,了解如何取得經絡體質...
複方歸經比例:
主治功效:
疏散風邪,清熱止痛外感風邪頭痛。症見頭痛久而不止,其痛或偏或正,或巔頂作痛,或見惡寒發熱,鼻塞痰盛,頭暈目眩、衝風淚出,時流清涕,舌苔薄白、脈浮。
外感風邪頭痛。偏正頭痛,或巔頂作痛,目眩鼻塞,或惡風發熱,舌苔薄白,脈浮。
現代運用於感冒頭痛、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慢性鼻炎頭痛等屬於風邪所致者。
外感風邪頭痛。偏正頭痛,或巔頂作痛,目眩鼻塞,或惡風發熱,舌苔薄白,脈浮。
現代運用於感冒頭痛、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慢性鼻炎頭痛等屬於風邪所致者。
傳統服藥法:
上藥研為細末。每服6克,食後用茶清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所治之頭痛,為外感風邪所致。風為陽邪,頭為諸陽之會,清空之府。風邪外襲,循經上犯頭目,阻遏清陽之氣,故頭痛、目眩;鼻為肺竅,風邪侵襲,肺氣不利,故鼻塞;風邪犯表,則見惡風發熱、舌苔薄白、脈浮等表證;若風邪稽留不去,頭痛日久不愈,風邪入絡,其痛或偏或正,時發時止,休作無時,即為頭風。外風宜散,故當疏散風邪以止頭痛。方中川芎辛溫香竄,為血中氣藥,上行頭目,為治諸經頭痛之要藥,善於祛風活血而止頭痛,長於治少陽、厥陰經頭痛(頭頂或兩側頭痛),故為方中君藥。薄荷、荊芥辛散上行,以助君藥疏風止痛之功,並能清利頭目,共為臣藥。
其中薄荷用量獨重,以其之涼,可制諸風藥之溫燥,又能兼顧風為陽邪,易於化熱化燥之特點。羌活、白芷疏風止痛,其中羌活長於治太陽經頭痛(後腦連項痛),白芷長於治陽明經頭痛(前額及眉稜骨痛),李東垣謂「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太陽羌活,陽明白芷」 (《本草綱目》卷 14);細辛祛風止痛,善治少陰經頭痛(腦痛連齒),並能宣通鼻竅;防風辛散上部風邪。上述諸藥,協助君、臣藥以增強疏風止痛之功,共為方中佐藥。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為使。服時以茶清調下,取其苦涼輕清,清上降下,既可清利頭目,又能制諸風藥之過於溫燥與升散,使升中有降,亦為佐藥之用。綜合本方,集眾多辛散疏風藥於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具有疏風止痛而不溫燥的特點,共奏疏風止痛之功。
其中薄荷用量獨重,以其之涼,可制諸風藥之溫燥,又能兼顧風為陽邪,易於化熱化燥之特點。羌活、白芷疏風止痛,其中羌活長於治太陽經頭痛(後腦連項痛),白芷長於治陽明經頭痛(前額及眉稜骨痛),李東垣謂「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太陽羌活,陽明白芷」 (《本草綱目》卷 14);細辛祛風止痛,善治少陰經頭痛(腦痛連齒),並能宣通鼻竅;防風辛散上部風邪。上述諸藥,協助君、臣藥以增強疏風止痛之功,共為方中佐藥。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為使。服時以茶清調下,取其苦涼輕清,清上降下,既可清利頭目,又能制諸風藥之過於溫燥與升散,使升中有降,亦為佐藥之用。綜合本方,集眾多辛散疏風藥於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具有疏風止痛而不溫燥的特點,共奏疏風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導致頭痛的原因很多,有外感與內傷的不同,對於氣虛、血虛、或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等引起的頭痛,均不宜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川芎茶調散, 出處:《銀海精微》卷上。 組成:川芎1兩,防風1兩,羌活1兩,甘草1兩,石決明1兩,木賊1兩,石膏1兩,炒荊芥1兩,菊花1兩,薄荷葉1兩。 主治:一切熱淚,眼弦濕爛。
川芎茶調散, 出處:《醫學心悟》卷四。 組成:川芎(酒拌)1兩,荊芥1兩,白芷1兩,桔梗(炒)1兩,甘草1兩,黃芩(酒炒)1兩,川貝母(去心)1兩,黑山梔2兩。 主治:通竅清熱。主治:鼻淵,鼻中常出濁涕,源源不斷。
川芎茶調散, 出處:《局方》卷二(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組成:薄荷葉(不見火)8兩,川芎4兩,荊芥(去梗)4兩,香附子(炒)8兩(别本作細辛去蘆1兩),防風(去蘆)1兩半,白芷2兩,羌活2兩,甘草(爁)2兩。 主治:清頭目。主治:偏正頭痛,傷風壯熱,肢體煩疼,風熱隱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四物茶調散
相似度 100%
芎辛菊花散
相似度 94%
芎菊條調散
相似度 94%
茶煎散
相似度 88%
衝和丹
相似度 84%
菊花茶調散
相似度 84%
癒風餅子
相似度 84%
芎菊茶調散
相似度 82%
徹清湯
相似度 80%
生犀香芎丸
相似度 80%
臘茶飲
相似度 80%
防風荊芥散
相似度 80%
袪風上清散
相似度 80%
川芎羌活散
相似度 80%
大辰砂丸
相似度 75%
川芎防風散
相似度 75%
芎防湯
相似度 75%
芎辛散
相似度 75%
祛風清上散
相似度 75%
驅風上清散
相似度 75%
清上防風散
相似度 73%
定痛羌活湯
相似度 73%
荊防靈仙散
相似度 73%
川芎香附湯
相似度 73%
羌活白芷湯
相似度 73%
加減芎辛湯
相似度 72%
芎辛湯
相似度 71%
芎菊散
相似度 71%
菊芎散
相似度 71%
辛芎散
相似度 70%
九味羌活湯
相似度 70%
神清散
相似度 70%
防風衝和湯
相似度 70%
甘羌麻附飲
相似度 70%
芎辛丸
相似度 70%
祛風清熱散
相似度 70%
洗眼散
相似度 66%
換金丹
相似度 66%
當歸連翹飲
相似度 66%
定疼追風散
相似度 66%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