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湯

WEI B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21%
肺經 15%
腎經 10%
心經 9%
肝經 2%
大腸經 2%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胃病湯」

組成:白朮(15克)、木通(10克)、茯苓(15克)、人參(10克)、神麴(10克)、陳皮(10克)、砂仁(10克)、山藥(15克)、麥芽(10克)、山楂(10克)、肉荳蔻(10克)。

主治:脾胃不和、脾虛、胃火、胃寒、胃陰虛、胃陽虛、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腎脾不和、心脾不和等。

功效:健脾益氣、理氣化痰、止瀉止嘔、消食化積、補氣養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等。

用法:將上述藥材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 30 ~ 60 分鐘,去渣取汁,分 2 ~ 3 次服用。

注意事項

  1. 服用胃病湯時,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黏滯的食物。

  2. 胃病湯中有人參,故服用期間應忌食蘿蔔、茶葉、咖啡等。

  3. 胃病湯中的白朮、茯苓、木通均有利水作用,故服用期間應注意多喝水,避免脫水。

  4. 胃病湯中的肉荳蔻性辛溫,故服用期間應忌食辛辣、燥熱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狀。

  5. 胃病湯中的山楂性酸,故服用期間應忌食酸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酸。

  6. 胃病湯中的神麴性溫,故服用期間應忌食寒涼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虛寒。

中醫介紹

胃病湯是由白朮、木通、茯苓、人參、神麴、陳皮、砂仁、山藥、麥芽、山楂、肉荳蔻等中藥材組成。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化痰、止瀉止嘔、消食化積、補氣養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等功效。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肉荳蔻: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總結

胃病湯是一種中醫方劑,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化痰、止瀉止嘔、消食化積、補氣養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等功效。適用於脾胃不和、脾虛、胃火、胃寒、胃陰虛、胃陽虛、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腎脾不和、心脾不和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2錢5分,木通7分5釐,酒連7分5釐,炙草7分5釐,茯苓1錢,人參1錢5分,神曲1錢,陳皮1錢,砂仁1錢,山藥1錢,麥芽1錢,山楂1錢,肉果1錢。
餅丸,日2服。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胃病丸」。

方劑組成解釋


白朮、茯苓、山藥、山楂等藥具有健脾益氣、消食化積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積不化;木通、神麴、陳皮、砂仁等藥具有行氣和胃、消食導滯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脘腹脹痛、噯氣、嘔吐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胃病湯, 出處:《嵩崖尊生》卷九。 組成:白朮2錢5分,木通7分5厘,酒連7分5厘,炙草7分5厘,茯苓1錢,人參1錢5分,神曲1錢,陳皮1錢,砂仁1錢,山藥1錢,麥芽1錢,山楂1錢,肉果1錢。 主治:脾胃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