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蛔理中湯

AN HUI LI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3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腎經 19%
胃經 19%
肺經 12%
肝經 9%
大腸經 7%
心經 6%
膀胱經 0%
心包經 0%
脾經
腎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安蛔理中湯

組成

  •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主治功效

小孩子吐出的蛔蟲,已經死掉不能動了,這是脾臟虛弱不能養育蛔蟲的緣故。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服。

禁忌

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總結

安蛔理中湯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主要用於治療小孩子吐出的蛔蟲,已經死掉不能動了,這是脾臟虛弱不能養育蛔蟲的緣故。該方劑由花椒、乾薑、白朮、人參、附子、丁香、烏梅、砂仁等八味中藥組成,具有溫裡溫中、殺蟲解毒、健脾益氣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半,白朮1錢半,乾薑1錢半,茯苓1錢半,烏梅3個。
如大便閉,加大黃入蜜以利之;口渴,加瓜蔞根。
水煎,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 乾薑、附子溫中散寒,是本方君藥。乾薑辛溫,能溫中散寒,健脾益氣;附子辛熱,能溫中散寒,助陽化氣。二藥相伍,共奏溫中散寒之功。
  • 花椒、砂仁理氣化痰,是本方臣藥。花椒辛溫,能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砂仁辛溫,能行氣和中,化痰止嘔。二藥相伍,共奏理氣化痰之功。
  • 白朮、人參健脾益氣,是本方佐藥。白朮健脾燥濕,益氣健脾;人參大補元氣,益氣健脾。二藥相伍,共奏健脾益氣之功。
  • 丁香溫中止嘔,是本方使藥。丁香辛溫,能溫中散寒,止嘔吐。
  • 烏梅酸斂收澀,是本方佐使藥。烏梅酸收斂,能收澀固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以溫中散寒、化痰止嘔為主,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有辛溫之性,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安蛔理中湯, 出處:《醫宗說約》卷四。 組成:參、朮、烏梅、川椒、炮薑、白茯苓、生薑。 主治:蛔厥,手足冷。

安蛔理中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四。 組成:人參1錢半,白朮1錢半,乾薑1錢半,茯苓1錢半,烏梅3個。 主治:蛔厥。

安蛔理中湯, 出處:《醫鈔類編》卷九。 組成:花椒3分,乾薑1錢,白朮1錢,人參1錢,附子(炮)1錢,炙草1錢,丁香2分,1方有烏梅,砂仁(炒半),無丁香。 主治:小兒吐蛔,蟲死不能動者,脾敗不能養蟲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