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汁飲

WU ZHI YI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溫病條辨

寒性指數

28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3%
肺經 27%
心經 16%
脾經 11%
膀胱經 5%
肝經 5%
胃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汁飲」

蘆根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利尿、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解酒毒、透疹、止咳平喘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發熱、口乾、口臭、口苦、煩躁、小便不利、水腫、嘔吐、腹瀉、肺熱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症狀。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陰虛、肺熱咳嗽、心陰虛、心悸、失眠、煩躁、口乾、咽燥等症狀。

蓮藕性寒味甘,入脾、胃、腎三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散瘀、健脾益氣、補血養肝、清熱養胃、生津止渴、健脾開胃、益血補心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傷津、煩渴、口乾、咽燥、胃熱、嘔吐、腹瀉、痢疾、便血、月經不調、崩漏等症狀。

甘蔗具有通經絡、強筋骨、降氣、生津止渴、潤燥、解酒毒、清熱瀉火、健脾胃和解渴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邪痺痛、筋骨痠痛、腹脹、腹痛、生津止渴、口乾舌燥、潤燥、皮膚乾燥、瘙癢、酒後頭痛、噁心、嘔吐、發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健脾胃、便祕等症狀。

荸薺是一種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清熱止渴、化痰止咳、利濕化痰等多種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傷津、煩渴口乾、小便不利、肺熱咳嗽、痰多氣喘、濕熱黃疸、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

五汁飲具有清熱利尿、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解酒毒、透疹、止咳平喘、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清熱涼血、止血散瘀、健脾益氣、補血養肝、清熱養胃、健脾開胃、益血補心、通經絡、強筋骨、降氣、潤燥、解酒毒、清熱瀉火、健脾胃和解渴的多種功效。

五汁飲可用於治療發熱、口乾、口臭、口苦、煩躁、小便不利、水腫、嘔吐、腹瀉、肺熱咳嗽、支氣管炎、肺炎、肺陰虛、肺熱咳嗽、心陰虛、心悸、失眠、煩躁、口乾、咽燥、熱病傷津、煩渴、口乾、咽燥、胃熱、嘔吐、腹瀉、痢疾、便血、月經不調、崩漏、風邪痺痛、筋骨痠痛、腹脹、腹痛、生津止渴、口乾舌燥、潤燥、皮膚乾燥、瘙癢、酒後頭痛、噁心、嘔吐、發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健脾胃、便祕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梨汁、荸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或用蔗漿)。欲清表熱,則加竹葉、連翹;欲瀉陽明獨勝之熱,而保肺之化源,則加知母;欲救陰血,則加生地、元參;欲宣肺氣,則加杏仁;欲行三焦開邪出路,則加滑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牙齦潰爛瘧疾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咳嗽口乾口渴多痰發燒噁心反胃舌苔乾燥(舌乾)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五汁飲, 出處:《證治匯補》卷五。 組成:蘆根汁、生薑汁、韭汁、沉香汁、竹瀝。 主治:噎膈。

五汁飲, 出處:《金鑑》卷四十二。 組成:蘆錐、荸薺、甘蔗、竹瀝、薑汁。 主治:潤燥止吐。主治:嘔吐。

五汁飲, 出處:《濕溫時疫治療法》卷下。 組成:生蘿蔔汁2杯,生薑汁半酒杯,白蜜1酒杯,陳細茶汁1酒杯,生藕汁1酒杯。 主治:清潤滑降。主治:痢後積熱未盡。

五汁飲,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竹瀝2瓢,梨汁2瓢,萊菔汁2瓢,鮮石菖蒲汁1小匙,薄荷油3滴。 主治:辛涼潤肺,生津化痰。主治:外感秋燥傷肺,爍津液而化粘痰,咳嗽痰吐質粘。

五汁飲, 出處:《溫病條辨》卷一。 組成:梨汁、荸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或用蔗漿)。 主治:甘寒救液。主治:太陰溫病,口渴,吐白沫粘滯不快者。癉瘧,陰氣先傷,陽氣獨發,但熱不寒,或微寒多熱,舌乾口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