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脾丸

ZHUAN P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心經 14%
胃經 14%
肝經 12%
腎經 10%
肺經 8%
大腸經 6%
膀胱經 4%
心包經 4%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轉脾丸,是一種中藥方劑,由桂枝、甘草、花椒、大黃、當歸、附子、厚樸、吳茱萸、乾薑、神麴等十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溫脾、祛濕、止瀉、補氣、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等功效。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厚樸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轉脾丸中的各味中藥材配伍使用,可以起到溫脾、祛濕、止瀉、補氣、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等功效。

總結:轉脾丸是一種溫脾、祛濕、止瀉、補氣、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中藥方劑,由桂枝、甘草、花椒、大黃、當歸、附子、厚樸、吳茱萸、乾薑、神麴等十種中藥材組成。轉脾丸可以治療脾虛、濕盛、腹瀉、便溏、腹痛、嘔吐、四肢痠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小麥曲4兩,蜀椒1兩(去目及閉 口汗),乾薑3兩,吳茱萸3兩,大黃3兩,附子(炮,去皮)2兩,厚朴(炙)2兩,當歸2兩,桂心2兩,甘草(炙)2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酒送下,每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神麴、花椒、乾薑、吳茱萸、大黃、附子、厚朴、當歸、桂枝、甘草組成。

神麴、花椒、乾薑、吳茱萸、大黃,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作用。

附子、厚朴,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

當歸、桂枝、甘草,具有補血和營,溫經通絡的作用。

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轉脾丸, 出處:《千金翼》卷十五。 組成:小麥曲4兩,蜀椒1兩(去目及閉口汗),乾薑3兩,吳茱萸3兩,大黃3兩,附子(炮,去皮)2兩,厚朴(炙)2兩,當歸2兩,桂心2兩,甘草(炙)2兩。 主治:大病後,至虛羸瘦,不能食,食不消化。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