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牙皂莢丸

ZHU YA ZAO JI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腎經 18%
大腸經 13%
心經 9%
脾經 9%
膽經 9%
肺經 9%
小腸經 4%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肺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主治功效


整體功效: 清熱涼血,化痰止咳,利水消腫。

主治: 熱勞。或咳嗽氣喘,兩脅脹,不思飲食,大便秘澀,心臟燥熱.恍惚不安。

本方由鱉甲、皂莢、桃仁、鬱李仁、天靈蓋、葶藶子、虎骨、青蒿等組成。鱉甲能清熱涼血,化痰止咳;皂莢能利水消腫;桃仁、鬱李仁能潤肺止咳;天靈蓋能清熱解毒;葶藶子能利水消腫;虎骨能強筋壯骨;青蒿能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化痰止咳,利水消腫之功,適用於熱勞、咳嗽氣喘、兩脅脹、不思飲食、大便秘澀、心臟燥熱.恍惚不安等症。

文獻參考:醫學衷中參西錄》:「鱉甲、皂莢、桃仁、鬱李仁、天靈蓋、葶藶子、虎骨、青蒿,共研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此方清熱涼血,化痰止咳,利水消腫,治熱勞、咳嗽氣喘、兩脅脹、不思飲食、大便秘澀、心臟燥熱.恍惚不安,最為有效。」

傳統服藥法


鱉甲1兩(塗酥或醋炙令黃,去裙襕),豬牙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鬱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尖,微炒),天靈蓋1兩(塗酥炙令黃),甜葶藶1分(隔紙炒令黃或紫色),虎頭骨半兩(塗酥炙令黃),乾青蒿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以麥門冬湯送下,不拘時候。
忌莧菜。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熱勞為主證,故以清熱涼血、化痰止咳、利水消腫為主。鱉甲、皂莢、桃仁、鬱李仁、天靈蓋、葶藶子、虎骨、青蒿等均具有清熱涼血、化痰止咳、利水消腫之功,故為本方主要藥物。其中,鱉甲、皂莢、桃仁、鬱李仁、天靈蓋、葶藶子、虎骨、青蒿等均具有清熱涼血、化痰止咳、利水消腫之功,故為本方主要藥物。其中,鱉甲、皂莢、桃仁、鬱李仁、天靈蓋、葶藶子、虎骨、青蒿等均具有清熱涼血、化痰止咳、利水消腫之功,故為本方主要藥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涼血、化痰止咳、利水消腫之功,適用於熱勞、咳嗽氣喘、兩脅脹、不思飲食、大便秘澀、心臟燥熱.恍惚不安等症。但本方有活血化瘀之功,故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食慾不振咳嗽氣喘肺結核大便秘結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大腸激擾綜合症

相同名稱方劑


豬牙皂莢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一。 組成:鱉甲1兩(塗酥或醋炙令黃,去裙襕),豬牙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鬱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尖,微炒),天靈蓋1兩(塗酥炙令黃),甜葶藶1分(隔紙炒令黃或紫色),虎頭骨半兩(塗酥炙令黃),乾青蒿半兩。 主治:熱勞。或咳嗽氣喘,兩脅脹,不思飲食,大便秘澀,心臟燥熱.恍惚不安。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