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涎湯

ZHI XI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九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21%
胃經 21%
腎經 20%
心經 7%
肝經 1%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制涎湯,又名腎臟陽氣不足,不能夠溫暖和滋養脾臟,外感風寒濕邪,或者居住在潮濕的房屋中,內外濕邪相結合,導致濕氣停留在體內形成痰飲。四肢關節痠痛,背後感到疼痛,腹部以下感到悸動等症狀。

方劑組成:茯苓、薏苡仁、白朮、山藥、肉桂、半夏

  1.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1. 薏苡仁

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1. 白朮

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1. 山藥

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有補氣益虛,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的功效。

  1. 肉桂

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1. 半夏

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總結 制涎湯主要用於治療腎臟陽氣不足,不能夠溫暖和滋養脾臟,外感風寒濕邪,或者居住在潮濕的房屋中,內外濕邪相結合,導致濕氣停留在體內形成痰飲。四肢關節痠痛,背後感到疼痛,腹部以下感到悸動等症狀。方劑組成包括茯苓、薏苡仁、白朮、山藥、肉桂、半夏,具有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滋陰補腎、止咳化痰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茯苓5錢,苡仁5錢,白朮5錢,山藥5錢,肉桂1錢,半夏2錢。
補腎火以生土。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薏苡仁、白朮、山藥均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肉桂、半夏具有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燥濕、化痰止咳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二尖瓣狹窄多痰少腹部有跳動的現象

相同名稱方劑


制涎湯, 出處:《辨證錄》卷九。 組成:茯苓5錢,苡仁5錢,白朮5錢,山藥5錢,肉桂1錢,半夏2錢。 主治:補腎火以生土。主治:腎火衰微,不能生脾土,外感雨露之濕,或牆垣土房之濕,兩相感召,致濕變爲痰飲。肢節痠痛,背心作疼,臍下有悸。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