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肝散

ZHI G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五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4%
肝經 23%
心經 12%
腎經 11%
肺經 10%
大腸經 3%
胃經 3%
膽經 2%
脾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制肝散

組成:

  • 白芍:味酸、苦,性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吳茱萸:味辛、苦,性熱。歸肝、腎、脾經。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主治:

肝火旺盛,會剋制胃陰,導致胃熱上逆,飲食進入胃中就會嘔吐。

功效: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茯苓:利水消腫,健脾胃,補血,安神。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三次,一次3-5克。

注意事項:

  • 本方不宜久服,以免傷及脾胃。

  • 孕婦慎用。

  • 服用本方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制肝散是一款中藥方劑,由白芍、茯苓、黃連、吳茱萸四味中藥組成。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利水消腫、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肝火旺盛,會剋制胃陰,導致胃熱上逆,飲食進入胃中就會嘔吐。

傳統服藥法


白芍1兩,吳茱萸5分,黃連1錢,茯苓5錢。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白芍、吳茱萸、黃連、茯苓均有清肝和胃之功,其中白芍、吳茱萸、黃連有止嘔之效,茯苓有健脾和胃之效。本方以白芍、吳茱萸、黃連為主藥,配以茯苓,共奏清肝和胃、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制肝散, 出處:《辨證錄》卷五。 組成:白芍1兩,吳茱萸5分,黃連1錢,茯苓5錢。 主治:肝木克胃土,飲食入胃即吐。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