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調散

ZHI DIA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腎經 15%
脾經 13%
心經 11%
膀胱經 8%
肺經 8%
胃經 8%
大腸經 6%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膽經 3%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脂調散」

脂調散為中藥方劑之一,由蛇牀子、烏頭、花椒、苦參、荊芥、雄黃、硫磺、白礬等八味藥材組成,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疥瘡、膿窠瘡等皮膚疾病。

蛇牀子性微寒,具有止癢、祛風除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血熱妄行、陰虛火旺引起的皮膚瘙癢;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陰癢、疥癬、蟲咬皮炎等;腎虛精冷、遺精滑精、崩漏帶下、小便頻數、尿道刺痛、蟲積腹痛、陰疽疥癬、風濕痹痛等;男子陽痿、女子白淫冷氣、瘕積、咳逆上氣、噦忤嘔吐、心腹痛、小便數等;以及濕熱下注、小便淋瀝、帶下赤白、陰囊濕癢等症狀。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苦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苦參可用於治療各種寄生蟲感染導致的腹痛、腹瀉、便祕、貧血等疾病,以及熱毒血瘀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咯血、便血、子宮出血等。此外,苦參也常被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帶下色黃、陰腫陰癢,以及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硫磺為傳統中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硫磺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此外,硫磺還能治療蟯蟲病,並有補陽散寒之效,可治療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脾虛下白、脾胃虛冷等症。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其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雄黃還可殺滅各種寄生蟲及蟲卵,古人常以其治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等疾病。另外,雄黃外用有消腫解毒、殺菌止癢之效,常治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但須注意用量,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中毒。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止血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清熱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止瀉方面,白礬可以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燥濕方面,白礬可以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外用方面,白礬可以止血、消炎、收斂、抗菌、殺菌,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脂調散」由蛇牀子、烏頭、花椒、苦參、荊芥、雄黃、硫磺、白礬等八味藥材組成,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疥瘡、膿窠瘡等皮膚疾病。各味藥材都有其獨特功效,相互配合,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蛇床子2兩,(艹閭)茹1兩,草烏1兩,花椒1兩,苦參1兩,荊芥1兩,雄黃半兩,硫黃半兩,礬半兩。
上為細末。
豬脂調搽。

方劑組成解釋


脂調散由蛇床子、烏頭、花椒、苦參、荊芥、雄黃、硫磺、白礬等中藥組成。蛇床子具有解毒殺蟲、消腫止癢的功效,烏頭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花椒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苦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功效,荊芥具有疏風解表、透疹止癢的功效,雄黃具有解毒殺蟲、消腫止癢的功效,硫磺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白礬具有收斂止汗、消腫止癢的功效。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解毒殺蟲、消腫止癢的效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腎損害。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疥癬

相同名稱方劑


脂調散, 出處:《雜病治例》。 組成:苦參半兩,荊芥半兩,雄黃半兩,硫黃半兩,礬末半兩,蛇床2兩,草烏尖1兩。 主治:濕熱、濕毒疥瘡。

脂調散, 出處:《玉機微義》卷十五。 組成:蛇床子2兩,(艹閭)茹1兩,草烏1兩,花椒1兩,苦參1兩,荊芥1兩,雄黃半兩,硫黃半兩,礬半兩。 主治:疥瘡,膿窠瘡。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