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痛丸

YING T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脾經 22%
肝經 22%
小腸經 11%
腎經 11%
肺經 11%
心經
脾經
肝經
小腸經
腎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腳氣痛不可忍。

傳統服藥法


蒼朮(去皮)1兩,當歸1兩,草烏頭(炮)1兩,黑牽牛1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20丸,空心醋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腳氣病腹股溝疝氣癤和癰骨及軟骨之惡性腫瘤(骨癌)慢性多發性(多病灶性)骨髓炎睪丸疼痛腫脹手指緊繃難以伸直腹部筋脈肌肉拘急攣縮

相同名稱方劑


應痛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赤芍藥半兩(煨,去皮),草烏半兩(煨,去皮尖)。 主治:腳氣痛不可忍。

應痛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一八。 組成:甜瓜子2兩,乾木瓜2兩,川烏頭2兩,五靈脂2兩。 主治:寒濕氣,骨頭到處疼痛不止。

應痛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三。 組成:桂(去粗皮)、乾漆(炒煙出)、京三棱(大者,煨,銼)、當歸(切,炒)各等分。 主治:癖氣發歇,疼痛不可忍。

應痛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 組成:五靈脂(黑色者,炒)1兩,草烏頭(去皮臍,生,銼)1兩,地龍(去土,炒)1兩,白芥子1兩,自然銅(煅,醋淬,研)1兩,乳香半兩(研),巴豆7粒(去皮心膜,醋煮黃色,研)。 主治:風毒內攻,走註疼痛不定。

應痛丸, 出處:《三因》卷十四。 組成:阿魏2兩(醋和,用荞麥面作餅,厚3指,裹阿魏,慢火煨熟),檳榔(大者)2個(刮作甕子,滿盛乳香,將刮下末用醫麥面拌作餅子,慢火煨熟),硇砂末1錢,赤芍藥末1兩。 主治:敗精惡物不去,結在陰囊成疝,疼痛不可忍。

應痛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五。 組成:白朮、牛膝(酒浸、切焙)、當歸(切焙)、黃耆(銼)、芍藥、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去粗皮、生薑汁炙)、訶黎勒(煨、去核)、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白茯苓(去黑皮)各等分。 主治:冷氣連腰胯痛,食冷物即加劇。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