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胃苓湯

YIN CHEN WEI L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感證輯要》卷四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肺經 17%
膀胱經 15%
腎經 15%
胃經 13%
肝經 6%
心經 4%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茵陳胃苓湯」以蒼朮、陳皮、白朮、桂枝、澤瀉、豬苓、甘草為主要成分,用於治療陰虛而兼濕熱,以陰虛偏盛,證見多屬腎陰虧損為本,而濕熱又見症狀齊全者。

蒼朮:性溫味苦,歸脾、胃、肝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桂枝:性溫味辛,歸心、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豬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茵陳胃苓湯」在中醫理論中,具有清熱利濕、健脾益氣、調和陰陽的功效,用於治療陰黃證。陰黃證是指中醫體質的一種,陰虛而兼濕熱,以陰虛偏盛,證見多屬腎陰虧損為本,而濕熱又見症狀齊全者。臨牀表現為口乾舌燥、五心煩熱、盜汗、午後潮熱、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小便短赤、大便乾結等。

「茵陳胃苓湯」的組成中,蒼朮、陳皮、白朮健脾益氣,澤瀉、豬苓利水滲濕,桂枝溫經散寒,甘草補氣益氣,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健脾益氣、調和陰陽之效。

「茵陳胃苓湯」在中醫臨牀中,常被用於治療陰黃證,以及濕熱蘊結、脾胃虛弱、水濕內停等病症。

傳統服藥法


杜蒼朮1錢,真川樸1錢,炒廣皮1錢半,浙苓3錢,生曬朮1錢半,川桂枝5分,建澤瀉1錢半,豬苓1錢半,炙甘草5分。
先用西茵陳8錢煎湯代水。

方劑組成解釋


茵陳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膽、脾經,有清熱利濕、退黃的作用。胃苓湯由蒼朮、陳皮、白朮、桂枝、澤瀉、豬苓、甘草組成,具有健脾利濕、和胃化痰的作用。茵陳和胃苓湯合用,可以增強清熱利濕、和胃化痰的作用,緩解陰黃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茵陳胃苓湯性味苦、辛、微寒,有清熱利濕、退黃的作用。陰黃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茵陳胃苓湯。

相關疾病


口乾口渴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茵陳胃苓湯, 出處:《感證輯要》卷四。 組成:杜蒼朮1錢,真川朴1錢,炒廣皮1錢半,浙苓3錢,生曬朮1錢半,川桂枝5分,建澤瀉1錢半,豬苓1錢半,炙甘草5分。 主治:陰黃。黃而晦暗,如熏黃色,而無煩渴熱象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