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清濕湯

YIN CHEN QING S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三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胃經 20%
肝經 14%
肺經 11%
心經 9%
膀胱經 4%
腎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4%
三焦經 3%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茵陳清濕湯

茵陳清濕湯是一種中醫用來治療濕熱證的方劑,其組成藥物如下: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麥芽:性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等功效。

  •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 豬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 防己:味苦、辛,性微溫,歸脾、肺、腎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主治功效

茵陳清濕湯主治濕熱傷脾,證見四肢睏倦、身體麻木、飲食不化、小便不利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2-3次。

禁忌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項

  1. 本品不宜久服,以免傷及脾胃。

  2.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3. 服藥期間應多喝水,以促進藥效。

  4. 服藥期間應避免勞累,保持充足睡眠。

  5. 如服藥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傳統服藥法


茯苓(去皮)1錢,茵陳1錢,麥芽山梔(炒黑)2錢,蒼朮(炒)2錢,白朮2錢(土炒),黃芩(酒炒)8分,黃連(酒炒)8分,枳實(炒)8分,豬苓8分,陳皮8分,防己8分。
加燈心30莖,水煎,食前服。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豬苓、澤瀉、白朮、蒼朮、防己、陳皮、枳實、梔子、茵陳蒿、麥芽、黃芩、黃連等中藥均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其中,茯苓、豬苓、澤瀉、白朮、蒼朮、防己、陳皮、枳實、梔子、茵陳蒿等中藥還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因此,茵陳清濕湯具有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茵陳清濕湯是一首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方劑,但它不宜長期服用。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排尿困難麻痺神經性厭食症腹瀉無尿及少尿

相同名稱方劑


茵陳清濕湯, 出處:《玉案》卷三。 組成:茯苓(去皮)1錢,茵陳1錢,麥芽2錢,山梔(炒黑)2錢,蒼朮(炒)2錢,白朮2錢(土炒),黃芩(酒炒)8分,黃連(酒炒)8分,枳實(炒)8分,豬苓8分,陳皮8分,防己8分。 主治:濕熱傷脾,四肢困倦,身體麻木,飲食不化,小便不利。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