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敗醬湯

YI YI BAI JI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心經 17%
胃經 17%
脾經 14%
肝經 14%
腎經 8%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薏苡敗醬湯 」,主要成分是:牡丹皮,甘草,敗醬草,生薑,茯苓,薏苡仁,桔梗,麥門冬,丹參,白芍,生地黃, 主治功效是:腸癰,又稱腸癰瘡,是中醫病症名,屬外科範疇。是指腸道因熱邪、濕毒、飲食不潔等原因,引起的化膿性炎症。主要症狀有腹痛、發熱、腹瀉、裏急後重、膿血便等。治療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排膿為主。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敗醬草性寒、味苦,入肺經、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排膿、活血化瘀之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中藥方劑「薏苡敗醬湯 」,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排膿的功效,可以治療腸癰。

傳統服藥法


牡丹2兩,甘草2兩,敗醬2兩,生薑2兩,茯苓2兩,薏苡仁3兩,桔梗3兩,麥門冬3兩,丹參4兩,芍藥4兩,生地黃5兩。上(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3升,分3次服,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牡丹皮、敗醬草、丹參、白芍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藥物為主,配以生薑、茯苓、薏苡仁、桔梗、麥門冬等健脾和胃、利水滲濕的藥物,共奏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薏苡敗醬湯, 出處:《千金》卷二十三。 組成:牡丹2兩,甘草2兩,敗醬2兩,生薑2兩,茯苓2兩,薏苡仁3兩,桔梗3兩,麥門冬3兩,丹參4兩,芍藥4兩,生地黃5兩。 主治:腸癰。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