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散

YI ZH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肺經 16%
心經 15%
肝經 13%
腎經 10%
胃經 10%
大腸經 6%
膽經 5%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益智散

整體功效: 益氣固腎,止遺尿。

主治: 膀胱氣虛,小便數,或遺尿不知。

益智散由牡蠣、人參、厚朴、甘草、天花粉、龍骨、白笈、陳皮、赤芍、益智仁、黃耆、川芎、當歸、熟地黃、山藥、黃芩等中藥組成,具有益氣固腎、止遺尿的功效。

方解: 益智散中的牡蠣、人參、厚朴、甘草、天花粉、龍骨、白笈、陳皮、赤芍、益智仁、黃耆、川芎、當歸、熟地黃、山藥、黃芩等中藥,均具有益氣固腎、止遺尿的功效。其中,牡蠣具有滋陰潛陽、固精止遺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精補血的功效;厚朴具有行氣寬中、燥濕化痰的功效;甘草具有益氣和中、緩急止痛的功效;天花粉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功效;龍骨具有鎮心安神、固精止遺的功效;白笈具有清熱燥濕、利水消腫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益智仁具有益智固腎、止遺尿的功效;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山藥具有補脾益氣、生津止渴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注意事項: 益智散具有益氣固腎、止遺尿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益智散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
  • 《醫學衷中參西錄》
  • 《中醫學大辭典》

傳統服藥法


益智(去殼)、甘草。
上為末。
乾咽下,或沸湯點下。

方劑組成解釋


益智散中的牡蠣、人參、厚朴、甘草、天花粉、龍骨、白笈、陳皮、赤芍、益智仁、黃耆、川芎、當歸、熟地黃、山藥、黃芩等中藥,均具有益氣固腎、止遺尿的功效。其中,牡蠣具有滋陰潛陽、固精止遺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精補血的功效;厚朴具有行氣寬中、燥濕化痰的功效;甘草具有益氣和中、緩急止痛的功效;天花粉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功效;龍骨具有鎮心安神、固精止遺的功效;白笈具有清熱燥濕、利水消腫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益智仁具有益智固腎、止遺尿的功效;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山藥具有補脾益氣、生津止渴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益智散具有益氣固腎、止遺尿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益智散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夜間遺尿尿失禁胃及十二指腸炎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胃下垂口臭腹瀉頻尿夜間頻尿/多尿手腳冰冷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益智散, 出處:《得效》卷十七。 組成:益智(去殼)、甘草。 主治:心氣不足,口臭。

益智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四引《護命》。 組成:益智子(去皮)1兩,甘草(炮)1兩,荊三棱3兩(捶碎,醋1挑煮乾,焙),蓬莪朮2兩,川芎2錢。 主治:一切冷氣,小腸氣,諸般不和之氣。

益智散, 出處:《局方》卷三。 組成:益智仁(去皮)2兩,乾薑(炮)半兩,青皮(去白)3兩,川烏(炮,去皮臍)4兩。 主治:傷寒陰盛,心腹痞滿,嘔吐泄利,手足厥冷;及一切冷氣奔衝,心脅臍腹脹滿絞痛。

益智散,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 組成:牡蠣、人參、厚朴、甘草、花粉、龍骨、白及、陳皮、赤芍、益智仁、黃耆、川芎、當歸、熟地、雄雞膍胵、山藥、黃芩。 主治:補血固腎。主治:膀胱氣虛,小便數,或遺尿不知。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