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養脾湯

YI QI YANG P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點點經》卷二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20%
心經 16%
肝經 10%
胃經 8%
腎經 7%
大腸經 4%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益氣養脾湯」,主要成分是: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地榆: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玉竹:滋陰、補氣、生津止渴、潤燥和除煩等多種傳統功效。

主治功效:酒毒傷害肺臟,導致大腸出血,飲食減少,人漸漸消瘦,肛門後方的肉紅腫,腫塊堅硬。

傳統服藥法


黃耆2錢,白朮1錢,條參1錢半,當歸1錢半,玉竹1錢半,茯苓1錢半,生地1錢半,陳皮1錢半,薄荷1錢半,紅花5分,地榆5分,甘葛2錢,甘草3分。
生薑、大棗為引,小兒胎發1團,燒灰存性,兌服。

方劑組成解釋


益氣養脾湯由黃耆、白朮、人參、當歸、玉竹、茯苓、生地黃、陳皮、薄荷、紅花、地榆、葛根、甘草等中藥組成。黃耆、白朮、人參、當歸、玉竹、茯苓、生地黃等中藥具有益氣養血、健脾補肺的功效,可以緩解酒毒傷肺、大腸下血、飲食減少、人漸消瘦等症狀。陳皮、薄荷、紅花、地榆、葛根、甘草等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緩解後臟紅腫、疙瘩堅硬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益氣養脾湯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的女性以及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益氣養脾湯, 出處:《點點經》卷二。 組成:黃耆2錢,白朮1錢,條參1錢半,當歸1錢半,玉竹1錢半,茯苓1錢半,生地1錢半,陳皮1錢半,薄荷1錢半,紅花5分,地榆5分,甘葛2錢,甘草3分。 主治:酒毒傷肺,大腸下血,飲食減少,人漸消瘦,後臟紅腫,疙瘩堅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