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補黃耆丸

NEI BU HUANG Q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六十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脾經 15%
胃經 13%
心經 12%
腎經 12%
大腸經 12%
肺經 10%
三焦經 2%
膽經 2%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肺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內補黃耆丸

組成: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沉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鹿茸: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主治功效:

腸子裡面有風,導致痔瘡疾病,排便時出血過多,身體虛弱、沒有力氣。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2.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3.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4.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5.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6.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7.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8.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的功效。

  9.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內補黃耆丸」的組成,包括了黃耆、白蒺藜、烏梢蛇、槐角、鹿茸、附子、枳殼、當歸、沉香、檳榔、厚朴、生薑等,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多種功效,可以治療腸子裡面有風,導致痔瘡疾病、排便時出血過多、身體虛弱、沒有力氣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耆2兩(銼),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烏蛇肉1兩(酒浸,炙微黃),槐子仁2兩(微炒),鹿茸1兩(去毛,塗酥,炙微黃),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蝟皮1兩(炙微黃),枳殼2兩(麩炒微黃,去瓤),當歸1兩(銼,微炒),沈香1兩,檳榔1兩,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前煎桑枝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黃耆、白蒺藜、烏梢蛇、槐角、鹿茸、附子、枳殼、當歸、沉香、檳榔、厚朴、生薑等十三味中藥組成。黃耆、白蒺藜、烏梢蛇、槐角、鹿茸、附子、枳殼、當歸、沉香、檳榔、厚朴、生薑等中藥均具有補氣、固脫、止血、止痛的功效。黃耆、白蒺藜、烏梢蛇、槐角、鹿茸、附子、枳殼、當歸、沉香、檳榔、厚朴、生薑等中藥合用,可起到補氣固脫、止血止痛的功效,從而治療腸風痔疾,下血太多,虛羸無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固脫、止血止痛的功效,但由於其中含有附子、烏梢蛇等有毒中藥,因此在使用時應遵醫囑,切勿擅自服用。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內補黃耆丸, 出處:《聖惠》卷六十。 組成:黃耆2兩(銼),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烏蛇肉1兩(酒浸,炙微黃),槐子仁2兩(微炒),鹿茸1兩(去毛,塗酥,炙微黃),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蝟皮1兩(炙微黃),枳殼2兩(麸炒微黃,去瓤),當歸1兩(銼,微炒),沉香1兩,檳榔1兩,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主治:腸風痔疾,下血太多,虛羸無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