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補黃耆湯

NEI BU HUANG Q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心經 20%
肺經 18%
腎經 9%
肝經 6%
三焦經 4%
大腸經 4%
胃經 4%
膽經 2%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內補黃耆湯

組成: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酸棗仁: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功效:

  • 化膿性潰瘍膿液分泌過多,或過量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導致氣虛血弱,發熱、失眠,或伴有盜汗和內熱,或傷口不癒合。

用法:

  • 口服,每日2次,每次10-15克,或遵醫囑。

禁忌:

  • 孕婦,兒童,有出血傾曏者禁用。

注意事項:

  • 服藥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如果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和服用其他藥物。

總結:

內補黃耆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安神、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化膿性潰瘍膿液分泌過多,或過量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導致氣虛血弱,發熱、失眠,或伴有盜汗和內熱,或傷口不癒合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耆(炒)2錢,人參1錢半,白朮(炒)1錢半,茯苓1錢半,陳皮1錢半,當歸1錢半,酸棗仁(炒)1錢,五味(桿)5分,甘草(炒)5分。
水煎,徐徐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黃耆、人參為君藥,具有益氣固表、生津止渴的功效。白朮、茯苓為臣藥,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陳皮、當歸為佐藥,具有理氣和胃、活血調經的功效。酸棗仁、五味子為使藥,具有養心安神、斂汗固表的功效。甘草為調和諸藥之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嗜眠症(嗜睡症)背部膿瘡夜間盜汗身體容易出汗口乾口渴呼吸氣短言語無力身體發低熱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內補黃耆湯, 出處:《鬼遺》卷三。 組成:黃耆3兩,茯苓3兩,芍藥2兩,麥門冬3兩(去心),甘草2兩(炙),厚朴1兩(炙),人參3兩,生薑4兩,乾地黃3兩。 主治:婦人客熱,乳結腫,或潰,或作癰。

內補黃耆湯, 出處:《千金翼》卷二十二。 組成:黃耆2兩,當歸2兩,乾地黃3兩,麥門冬3兩,生薑5兩(切),大棗14枚(擘),芍藥1兩,川芎1兩,人參1兩,甘草(炙)1兩。 主治:男子背上發腫,時覺牽痛。

內補黃耆湯, 出處:《鬼遺》卷三。 組成:黃耆2兩,茯苓2兩,桂心2兩,人參2兩,麥門冬3兩(去心),甘草6分(炙),生薑4兩,遠志2兩(去心),當歸2兩,五味子4兩,大棗20枚。 主治:發癰疽,腫潰去膿多,裏有虛熱。

內補黃耆湯,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五。 組成:黃耆(炒)2錢,人參1錢半,白朮(炒)1錢半,茯苓1錢半,陳皮1錢半,當歸1錢半,酸棗仁(炒)1錢,五味(杆)5分,甘草(炒)5分。 主治:潰瘍膿水出多,或過服敗毒之劑,致氣虛血弱,發熱無寐,或兼盜汗內熱,或不生肌。

內補黃耆湯, 出處:《鬼遺》卷三。 組成:黃耆3兩,乾地黃2兩,人參2兩,茯苓2兩,當歸1兩,芍藥1兩,川芎1兩,桂心1兩,遠志(去心)1兩,甘草1兩半,麥門冬(去心)3兩,生薑5兩,大棗14枚。 主治:發背已潰,大膿汁,虛惙少氣力。潰瘍作痛,倦怠少食,無睡自汗,口乾或發熱,久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