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火化痰湯

YI HUO HUA T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胃經 16%
脾經 15%
心經 13%
肝經 11%
大腸經 7%
膽經 5%
膀胱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腎經 1%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抑火化痰湯為中藥方劑,具有清熱化痰之效。方中組成藥材如下: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潤肺,止咳化痰。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降氣利水,消腫散結。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

  • 川貝母: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祛痰散結。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燥溼止痛。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茯苓: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毒。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瓜蔞:清熱化痰,潤肺化痰,散結,滑腸,止咳化痰。

抑火化痰湯之作用,旨在清熱化痰,適用於上焦有火,胸膈有痰,吐咯不出等症狀。中醫認為,上焦有火,是指肺、心、膈膜等部位有炎症或其他熱症;胸膈有痰,是指胸部和膈膜部位有痰液積聚;吐咯不出,是指痰液無法排出體外,滯留在肺部或胸膈部位。抑火化痰湯之方劑,旨在清熱化痰,以改善上述症狀。

傳統服藥法


貝母、桔梗、黃芩、陳皮、半夏、川芎、麥冬、防風、枳殼、黃連、甘草、瓜蔞、白茯、香附。
加生薑3片,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抑火化痰湯由川貝母、桔梗、黃芩、陳皮、半夏、川芎、麥門冬、防風、枳殼、黃連、甘草、瓜蔞、茯苓、香附等中藥組成。

川貝母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化痰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麥門冬具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枳殼具有理氣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瓜蔞具有化痰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胃的功效。香附具有理氣和胃、止痛安胎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抑火化痰湯有清熱化痰、利咽消腫的功效,適合用於治療上焦有火、胸膈有痰、吐咯不出等症狀。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多痰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抑火化痰湯, 出處:《何氏濟生論》卷五。 組成:貝母、桔梗、黃芩、陳皮、半夏、川芎、麥冬、防風、枳殼、黃連、甘草、瓜蔞、白茯、香附。 主治:上焦有火,胸膈有痰,吐咯不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