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香膏子

YI XIANG GAO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6%
大腸經 14%
脾經 13%
胃經 13%
腎經 11%
肺經 11%
心經 6%
膀胱經 6%
小腸經 1%
膽經 1%
心包經 0%
肝經
大腸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異香膏子」

異香膏子是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有斑蝥、巴豆、烏頭、天南星、皁莢、麻油、豬脂膏、白膠香、吳茱萸、蛇牀子、檳榔、雄黃、花椒、藜蘆、白芷、黃柏、苦參、白礬。該方劑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止癢、清熱解毒、燥濕、解毒、清熱涼血、化腐生肌、保肝等功效。

白芷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檳榔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它可以殺滅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檳榔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藥效,治療各種疾病。

花椒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苦參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苦參可用於治療各種寄生蟲感染導致的腹痛、腹瀉、便祕、貧血等疾病,以及熱毒血瘀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咯血、便血、子宮出血等。此外,苦參也常被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帶下色黃、陰腫陰癢,以及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

黃柏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蛇牀子

蛇牀子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止癢、祛風除濕、驅蟲殺蟲、壯陽活絡止痛、燥濕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血熱妄行、陰虛火旺引起的皮膚瘙癢;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陰癢、疥癬、蟲咬皮炎等;腎虛精冷、遺精滑精、崩漏帶下、小便頻數、尿道刺痛、蟲積腹痛、陰疽疥癬、風濕痹痛等;男子陽痿、女子白淫冷氣、瘕積、咳逆上氣、噦忤嘔吐、心腹痛、小便數等;以及濕熱下注、小便淋瀝、帶下赤白、陰囊濕癢等症狀。

天南星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但天南星有毒,內服須謹慎,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

吳茱萸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皁莢

中藥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可用於治療寒性咳嗽、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痛、關節炎、痛風、腸燥便祕、蛔蟲性腸梗阻等症。皁莢的主要成分為皁角甙、莢苷,具有溫熱身體、抗炎、鎮痛、抗菌、殺蟲等作用。

烏頭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雄黃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其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雄黃還可殺滅各種寄生蟲及蟲卵,古人常以其治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等疾病。另外,雄黃外用有消腫解毒、殺菌止癢之效,常治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但須注意用量,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中毒。

麻油

中藥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其中麻油具有瀉下、清熱解毒、通便、解毒、化腐生肌、潤肺、清熱瀉火等功效。麻油性溫味甘,潤腸通便,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幫助排便,滋潤腸道,緩解便祕。同時,麻油還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活血化瘀、潤燥通便、促進傷口癒合、潤肺養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巴豆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斑蝥

斑蝥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癓瘕腫塊、積年頑癬、瘰癧、贅疣、癰疽不潰、惡瘡死肌等癥;瘀血腹痛、產後瘀阻、跌打損傷等;風濕痛、神經痛等;牛皮癬、顏面神經麻痹、劇烈頭痛等。斑蝥外用,療效顯著,但應注意其毒性,不可內服。

白礬

中藥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

傳統服藥法


黃臘1兩半,斑整20枚(去頭翅足),巴豆肉49粒,草烏1兩,南星1兩,皂角1兩,麻油1斤(熬淨蠟),豬脂半斤,白膠香半斤(上以麻油先煎斑整、巴豆 草烏、 南星、皂用五味焦黑,濾去滓,次入黃蠟、白膠香、豬脂煎成膏,瓷盒盛貯,旋和後項12味藥末,重湯燉烊丹),吳茱萸3兩,蛇床子3兩,檳榔3兩,雄黃3兩,川椒半兩,藜蘆3兩,白芷3兩,黃柏3兩,剪草3兩,苦參3兩,白礬(枯)3兩,閭茹1兩。
上為細末。
和前膏子敷.乘癢搔動瘡靨,以指蘸藥擦之,不要藥多,只要擦得入肉。
休敷面目、男女前後陰及奶上,休洗熱湯。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斑蝥、巴豆、烏頭、天南星、皂莢、麻油、豬脂膏、白膠香、吳茱萸、蛇床子、檳榔、雄黃、花椒、藜蘆、白芷、黃柏、苦參、白礬等中藥組成。斑蝥、巴豆、烏頭、天南星有毒,有毒性成分能穿透皮膚,直達病灶,殺滅病菌,消除炎症,止癢。皂莢、麻油、豬脂膏、白膠香有潤滑、滋養皮膚的作用。吳茱萸、蛇床子、檳榔、雄黃、花椒、藜蘆、白芷、黃柏、苦參、白礬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解毒、消腫、止癢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毒性較大,使用時應慎重,不可過量。孕婦、小兒禁用。

相關疾病


疥癬痲風 [漢生氏病]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異香膏子,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六九引《新效方》。 組成:黃臘1兩半,斑蝥20枚(去頭翅足),巴豆肉49粒,草烏1兩,南星1兩,皂角1兩,麻油1斤(熬淨蠟),豬脂半斤,白膠香半斤(上以麻油先煎斑蝥、巴豆草烏、南星、皂用五味焦黑,濾去滓,次入黃蠟、白膠香、豬脂煎成膏,瓷盒盛貯,旋和後項12味藥末,重湯炖烊丹),吳茱萸3兩,蛇床子3兩,檳榔3兩,雄黃3兩,川椒半兩,藜蘆3兩,白芷3兩,黃柏3兩,剪草3兩,苦參3兩,白礬(枯)3兩,閭茹1兩。 主治:頑癬疥癩,一切癢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